《里仁篇》梳理(一)
一、《里仁篇》大义
《里仁篇》共26章,685字,其中“子曰”二十四章,孔子与曾子问答一章、子游曰一章。本篇紧承《八佾篇》,前者论礼,本篇论仁,正与《八佾篇》孔子所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相应,昭示了前后之间的密切联系。全篇主要围绕“仁”加以论述,讲如何修德修身。
《论语注疏》正义曰:“此篇明仁。仁者,善行之大名也。君子体仁,必能行礼乐,故以次前也。”《注疏》认为:仁是善行的大名,也就是善行的统称、概称,说所有的善行,都是仁。
钱穆先生曰:“孔子论学论政,皆重礼乐,仁则为礼乐之本。孔子言礼乐本于周公,其言仁,则好古敏求而自得之。礼必随时而变,仁则古今通道。故《论语》编者以《里仁》次《八佾》之后。”钱老先生认为,仁是礼乐的根本,仁从好古而敏以求之,自得于心,是古今贯通之道。
唐文治先生曰:“前半篇为求仁之要,后半篇为学道之基。”
杨朝明先生认为:“《里仁》全篇实际上就是在谈人道与仁德,谈人的生命及其价值,关于为人之道,关于如何树立仁德,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仁”是内在的一种心性的追求,希望我们心怀仁德,学成仁人!”
关于“仁”的注解,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从人从二”“相人偶”等等。另外,以“人”“亲”“爱”等解“仁”也有道理,然而这种理解未必全面、准确。
儒学是“修己安人”之学,关注的是社会治乱问题,有其自成体系的思想。其中,“仁”的思想十分重要,与“礼”“义”“智”“孝”“悌”“忠”“信”等其他思想概念相互关联。与西方哲学家用逻辑严密的概念下定义不同的是,孔子等早期儒家代表阐释思想概念,往往用描述性的语言。《论语》中论“仁”的地方很多,仅“仁”字就出现109次之多,本篇前七章,就有18个“仁”字。然而“仁”的确切概念是什么?《论语》中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答案,颜渊问仁,孔子说“克己”,樊迟问仁,孔子说“爱人”,司马牛问仁,孔子说“其言也訒”,我们只能结合孔子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结合他论述的具体对象和具体时空,来体会考察当下的“仁”的含义。
上周,郑州的王小莉老师在讲解“仁”时候,用了一个比喻,我觉得妙不可言。她说,“仁”就像《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法器——金箍棒,首先是一个人“定海神针”,人必须把它安放在自己的内心,就是“里仁”,就是孟子所谓“仁宅”,同时,“仁”又是时刻变化的,可大可小,可有影也可无踪。
所以,“仁”字,我们应当理解为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动态性的动名词,表示一种过程。考古资料显示,战国时候“仁”字的写法为从身从心,上下结构,表示应时常反省自身,与曾子所说“吾日三省吾身”意思相近。从这一点看,“仁”的本义应与“修己”“修身”“求诸己”紧密相关。“仁”的实现是一种把仁爱外推的动态过程——即:首先,自身应具有德行和爱人之心,即仁心,然后“亲亲”(《中庸》),再将这一仁心外推就是“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孔子家语·礼运》),也就是“泛爱众”(《学而》),最后乃至“仁厚及于鸟兽昆虫”(《孔子家语·五帝德》),以至于自然万物。
所以,“为仁”的过程,就是在己与人、己与社会的关系中,来体现并实现的一个动态过程。
明确了“仁”具有这种多层次、动态性的内涵,就有助于我们认识《里仁篇》各章以及《论语》其他篇章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而也有助于正确理解儒家的思想特质。
《孔子家语·儒行解第五》中,孔子说:“夫温良者仁之本也,慎敬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逊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儒皆兼此而有之,犹且不敢言仁也。”意思是:温和善良是仁的根本,恭敬谨慎是仁的基础,宽宏大量是仁的开始,谦逊待人是仁的功能,礼节是仁的外表,言谈是仁的文采,歌舞音乐是仁的和谐,分散财物是仁的施与。儒者兼有这几种美德,还不敢说已经做到仁了。可见,仁的概念在孔老夫子那里是多么高的标准,又是多么丰富的一个概念。
《里仁篇》是《论语》中记载孔子论“仁”最集中的一篇,对本篇的准确诠解有助于正确认识孔子“仁”的思想。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能摘取一些主要的内容来串解一下,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