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经济学(29):从微观出不清市场到宏观周期性运行
全书PDF下载:https://pan.baidu.com/s/1VfHsY6R0D7BgH7y_O8jr4g
|张明 著|二十九、在理论之车上巡视目前的结论
看起来,经济周期现象应该是市场经济内在病症。但是,直到目前为止,透过理论之车上的逻辑之窗,我们还看不见到济运行可以产生周期波动的迹象,即使,加进了出不清市场的作用。这说明,我们的理论推导中还忽略了极为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我们忽略了什么?
仔细浏览检点理论之车行驶路途拍摄留档的照片:
有过各个行业产品的最终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处从而决定价格的结论。(本文逻辑分析的起点。)
有过各个行业产品,扣除了自身行业从业者(包括生产要素提供者)所消费部分,其余部分拿出用于与其他行业产品进行纯交换的分析。
有过行业之间产品由于纯交换而导致微观市场出不清的结论。
为了抹平微观市场产品交换出不清的矛盾,分析了货币转移、借贷转移、强制转移三类在最终产品层面上的解决机制,还有讨论过最重要的方式,即通过生产过程的投资转移来解决市场出不清的机制。
分析生产过程的投资转移循环中,生产要素持有者,因收支不同分成三类人,即入大于出、入等于出、入不敷出者,他们所起的不同作用和形成的储蓄、投资、折旧循环。
以上循环有两种效应,一是通过生产要素在不同行业之间的转移,这是一个暂态过程,最终使得各个行业产品得以完成纯交换,市场由出不清变为出清。二是入大于出者的储蓄,进入下一循环的生产过程,形成折旧投资。在得以维持原有生产规模的同时,入大于出者重新获得先前投入的储蓄,而入不敷出者则获得折旧项目下的成本开支,即得到了投资转移的最终消费品。这是常态过程。
把以上“照片”拼成照片墙的话,就是萨伊所描绘的富有田园牧歌情趣的古典经济学世界:供给自行创造需求,而货币仅是披在商品身上的面纱。
然后,我们记录了某个行业扩大再生产的动态过程。
行业扩大再生产离不开投资,投资可细分两种,一种是行业为维持简单再生产的折旧投资,另一种是真正用于扩大行业再生产的净投资。扩大再生产当然导致就业增加,消费扩大。
扩大再生产后,产品的支出一般可分为:折旧、净投资、新增消费、利息,以及入等于出者们的消费。并且折旧和利息形成两条刚性的“夹河大堤”,使得扩大再生产的可行驶“河道”仅为两条“夹河大堤”所夹水域。
扩大再生产的极限是折旧曲线与利息曲线的交点E。当生产规模处于E点处,产品的支出只剩有折旧、利息和消费三项。并且,交点E是渐近平衡的吸引子,能够把它周围的各点均拉至E点处。
正因为各个行业之间产品纯交换是为出清市场,从货币角度观察,可认为各个行业产品的简单再生产的静态过程,以及扩大再生产的动态过程,可与其他行业“绝缘”,所以上述的折旧和利息形成两条“夹河大堤”以及夹于它们之间的水域,对所有行业的扩大再生产都可应用,并且每一个行业都有折旧曲线与利息曲线的渐近平衡交点E。
当把所有行业的产出均加总,我们获得了称为GDP或GNP的国民总收入。由于是线性叠加,上面针对某个行业的分析过程和推导结论,对于总和性的国民总收入同样成立和适用。
从此处岔开,我们深入到经济学从未涉及过的一片原始丛林中探险,并开垦名为“负熵”的处女地。
从鲁滨逊和孙彬禄两人之间对粮种借还过程的分析,和对借还粮种净负熵的计算,得出:净负熵在借还两个时刻的保值,必然要求归还的粮种数量大于借出的粮种数量。而这就是利息的来源。
由所有权保障,从前的一次性的投资可以获得永续的利息收入流量。反之,永续的利息收入流量也可变换成现时的一次性回报。这两者之间从负熵角度衡量是保值的。(注意,这是本文逻辑分析的另一个起点。)
为加深对“消费”、“利息”、“折旧”,“净投资”等经济学概念的理解,我们指出人类社会是自组织的耗散系统概念,在人类存续其间,总从自然界的无机界和有机界摄入负熵,并扬弃自身产生的正熵。
人类具有不同于地球任何生物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即“裸体”的人类本身,加上“披坚执锐”的劳动手段。人类总是透过劳动手段从自然界中摄入负熵,但劳动手段却是他组织的耗散系统。
于是,人类的延续过程中不仅要保证自身生存繁衍,还要创造和维护劳动手段。在“裸体”的人类和“披坚执锐”的劳动手段的分界界面上,可以发现四股负熵流,可用四条曲线表示。它们分别是:消费负熵流和劳动负熵流,投资负熵流和利息负熵流。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均可用货币予以测量,并且两两对应的需求供给曲线的交点表示经济体系的最佳运行状态。
但是,就是在此时我们沮丧地发现,大家正在研究和阐发的经济学模型,它所描述的经济运行状况,仍然“不但是平衡的,并且是平静的”,只是它不像凯恩斯所指出的那样“相对过剩的”,而是可以“撑满”到充分就业的极致——渐近平衡点E处。
透过理论之车上的逻辑之窗,至今我们仍无法找出导致经济周期运行的蛛丝马迹。
再回过头,仔细审视经济模型的两个逻辑起点和推导过程。似乎总有那么一丝不妥帖的感觉。认真追究这丝不妥帖的感觉源于何处?循着忽隐忽现的不妥帖之丝,穿越曲曲折折的推导迷宫,最终,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终于发现不妥帖之丝的尽头粘于两处:
一、最终消费品的需求弹性性质;
二、折旧投资索要利息的绝对要求。
作者联系方式:
QQ:1103797371
微信:zhangming1954
电子邮箱:zhangming195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