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津梁写作

写小说的秘密(三)

2021-07-18  本文已影响0人  青衣茶馆001

我经常问自己,什么人物和情节适合于小说?

从写作教科书上说,任何人物和情节都可以写成小说。

真是这样吗?

我反复思考,也在不断地练习,从理论到实践的体会中,我以为不是那么回事。

首先应该确认,小说是杜撰的人生,既然钟情于杜撰,杜撰什么,值不值得杜撰,就有分别心了,就有个值得不值得杜撰的考量。

也就是说,不是任何人物和情节都可以写小说的,而应该说是任何人物和情节都可以变化成小说的素材,但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经过取舍,经过拼接,经过蒸馏。

人物和情节,既然经过取舍拼接蒸馏过了,就一定不是原来的样子,一定是改头换面,东拼西凑的人物和情节,绝不是真实人物真实生活的记录。而是个性中喻含着共性,小说中讲述着大哲理。

不然就不会有《药》,不会有《围城》更不会有《岁寒三友》和《项链》以及《麦琪的礼物》。

鲁迅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恐怕依然是写小说的金科玉律。

简书上的小说,即便是简书贝上千上万的小说,大都做不到。

看简书上的小说——恋爱 题材,就是自己大学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总结,社会生活题材,就是哥们之间职场里那些事,农村题材,就是老婆跟别人好了,婆婆打骂儿媳,儿媳不孝敬老人等等。

不是说这些不该写进小说,而是说,没有经过提炼拼接蒸馏过的,都不是小说,充其量是小说的转基因,变种成了文体文。

有的小说人物连名字都没有,同篇只用她或他代称,还有的大有一气呵成之气魄,没有气口,没有停顿,有的抒情与叙述分不开,骨骼与血肉模糊不清,说不清道不明,华丽的词藻满篇都是,有读者在评论区里弱弱地问一句,这也是小说?我也不怕得罪人,问一句,这也算小说?

在这种氛围里面,小说被阉割成无所不能的文体,任谁也不敢指出,恐怕影响作者的情绪,只好你好我好地互相点赞。

表面上看是缺乏选材的严格和写小说的技巧,往深处说是思想觉悟的匮乏和任何事情都可以写小说的误导所致,拟或看作是简书的包容性使然。

简言之,小说,是经过深思熟虑,提炼蒸馏过的生活,是公开的悄悄话,是情趣盎然离生活远近合适的别人的私密,是给人以希望和美感的艺术化的生活,更是人性人心人格善恶的评说,不然何以面对《红楼梦》《子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何以孕育新时代的文学家?何以毕业走出简书这个文学的“黄埔”?

没有这样的准备,没有这样的认识,没有这样的觉悟,没有这样的境界,还是先不要写小说,否则,误人误己。

请喝茶!

根深叶茂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