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品创联-人间烟火更文800字点赞星空会员点赞专题

冤海录·终章

2025-04-23  本文已影响0人  白头江南

灰驴离开即墨县半月后,蓟州卫的石匣营外,一名老兵在巡夜时听到急促的蹄声。

月光下,一头灰驴立于营门,浑身湿透,鬃毛间还缠着几缕海草。更诡异的是,它口中衔着一本被海水浸湿的账册,封皮上赫然是杨化的名字。

"这……这不是守宗大人派去即墨收军饷的杨化吗?"老兵认出了账册,脸色骤变。

消息很快传到于守宗耳中。这位素来威严的卫所千户,听闻灰驴送账之事,竟失手打翻了茶盏。

"杨化……果然阴魂不散!"他低声喃喃,眼中闪过一丝慌乱。

当夜,于守宗独自来到马厩,盯着那头灰驴。驴眼漆黑如墨,竟似能看透人心。

"杨化,"他咬牙低语,"你既已死,何必纠缠?"

灰驴突然嘶鸣一声,前蹄猛踏地面,泥泞中竟浮现出几个血字——

"军仓有鬼。"

三日后,石匣营的士兵在灰驴带领下,掘开了营外一处废弃的军仓。

腐臭扑面而来。

仓底赫然堆着十几具白骨,皆着军服,腰牌犹在——全是近两年"逃营"的士兵。而更令人心惊的是,仓库角落堆满了本该发放的军饷,银两上的官印已被刮去,显然是要私吞。

"这是……杀良冒饷!"副千户倒吸一口凉气。

按大明律,克扣军饷已是死罪,而杀害士兵、伪报逃营,更是诛九族的大罪!

于守宗闻讯,当夜便带着亲信潜逃。然而,他刚出城门,便见官道中央立着一道灰影——

那头灰驴静静站着,身后雾气弥漫,隐约可见一个浑身湿透的军汉身影。

"杨……杨化?!"于守宗骇然勒马。

雾气中,军汉缓缓抬头,脖颈上一道紫黑色的勒痕触目惊心。

"大人,"鬼魂的声音低沉如海潮,"军饷,该还了。"

蓟州按察使连夜提审于守宗。公堂上,这位昔日的千户面如死灰,却仍咬死不认。

直到那头灰驴被牵上堂。

驴蹄踏地,竟在青砖上刻出深深血痕,组成一行字:
"石匣营军仓,白骨为证。"

堂外狂风骤起,吹灭所有灯烛。黑暗中,响起沉重的脚步声——

"咚、咚、咚。"

仿佛有人拖着镣铐而行。

烛火再亮时,堂上多了一道湿淋淋的身影。杨化立于灯影下,海水从他衣角滴落,在地面汇成一片小小的血泊。

"于守宗,"他开口,声音如同锈刀刮骨,"你让我去即墨收军饷,却暗中指使于大郊杀我灭口——只因我发现了你私吞军饷、活埋士兵的罪证!"

于守宗终于崩溃,伏地大哭:"我认罪!我认罪!"

案件上达天听,朝廷震怒。于守宗被判凌迟,其党羽皆斩。而被克扣的军饷,终得发还。

行刑那日,即墨县的海边,李氏忽有所感,独自来到杨化当初抛尸之处。

潮水退去,沙滩上静静躺着一枚军牌——正是杨化生前所佩。

她弯腰拾起,军牌竟无半点锈蚀,反而泛着淡淡的光。

"杨兄弟,"她轻声道,"你的冤屈,已经洗清了。"

海浪声中,似有一声叹息随风散去。

当晚,于得水梦见杨化立于海边,衣衫干爽,颈上再无勒痕。

"多谢贤伉俪。"他拱手一笑,身影渐渐淡去,"吾债已偿,当归沧海。"

次日清晨,他们发现院中的灰驴已不知所踪,只留下驴厩泥地上几个渐渐消散的水字:

"恩怨已了,珍重。"

一年后,李氏诞下一子,婴孩手腕内侧,竟有一道淡红色的胎记,形如绳痕。

而每逢阴雨之夜,即墨县的海边仍有人看见一头灰驴立于潮水中,似在等待什么,又似在守护什么。

(全文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