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庭篇教育亲子教育

学生择校,家长应当弄清楚哪些问题才是真为孩子好

2018-06-07  本文已影响41人  琴岛家长家

亲爱的家长们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我是祁祁喵,今天是2018年6月3号,是我们的第108讲家长素养提升及家庭教育问题解析课堂。

昨天有个家长专程来拜访,说起中考虽未开始但孩子成绩已经可预见,很有可能上不了一中,对接下来的择校问题特别焦虑和愁肠。当时聊了不少,都是平常思考的沉定,索性系统整理出来,以供面临同样问题的家长们参考。

本期主题:学生择校,家长应当弄清楚哪些问题才是真为孩子好

家长给孩子择校,不论是小学入学、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都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家长要对孩子的情况了如指掌,包括孩子的学习成绩、品格素养及优势特长三项指标;第二个基本原则,是拟选学校和孩子的匹配度,不见得要选知名的学校,真正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才是最好的。糟糕的家长在孩子择校方面自己不用心、盲目跟风,常常做出糟糕的决定;好的家长是基于对孩子未来发展走向清楚明白的基础上,理性选择能够让孩子获得“更有效”教育的学校。

那么,如何才能选出让孩子获得“更有效”教育的学校呢?至少需要深入了解以下五个方面。

一、学校是真的关心学生吗?有多关心?

学校是真的关心学生吗?这个问题乍看起来像废话一样,但细究的话,里头曲里拐弯甚是有琢磨处。如果一个学校领导者是真真切切的“生本位”指导思想,那么这个学校的大环境、大氛围以及教师就会真的发自内心把学生当学生看,当一株将开未开有着美丽未来的花朵去用心关注、用心培育、用心尊重,则该校孩子有福啦。

如果一个学校的领导者以三年后的考试成绩为第一硬指标,以“名利双收”为终极目的,那么,家长就要好好掂量掂量了。掂量什么呢?至少要掂量清楚三个问题。

问题一:你家特别有人脉吗?是教育系统的直接人脉?或者虽是其他系统但能在教育系统有话语权的人脉?如果有的话,您家择校就可以很任性了,想上哪个就上哪个。不过,孩子成绩响当当,那自然没二话,上最好的那个呗;如果孩子成绩一般,就得往深里掂量掂量了,凭着你家的教育系统资源优势,孩子入校之后就算成绩一般,教师们也会比较客气不会给他找事,但这不意味着孩子的择校就正确了。班级里常见的现象是,有这样背景的孩子如果自身成绩不够硬气的话,很容易被同龄人排斥,他就会游离在班集体之外成为一座孤岛,找不见在集体里的存在感和荣誉感那是很悲催的一件事,而这种心理阴影如果是1平方厘米面积那么大的话,在孩子未来成长过程中及成年后为人处事方面,这1平方厘米的面积会随之大到整个平凉城那么大,会笼罩、跟随并固化成为他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实在得不偿失。

问题二、你家没有教育系统人脉但你家特别有钱吗?这个很有必要好好考虑清楚。前几年的话,钱在择校方面还是蛮管用的,最近这几年有点难说,还不如直接去上私立学校,去上最好的私立学校。咱们这小地方的公立学校实质上也就相当于基本医疗保险,只解决基本温饱问题;而发达城市好的私立学校相当于花样繁多的商业保险,可以基于每一个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私人定制的、个性化的、多元化的尊贵服务。

问题三、你家既没教育系统人脉又没很多钱怎么办?这事儿倒简单,根据孩子成绩定。成绩倍儿棒自然没话说,任何一个学校都是打通关的;可如果你家孩子成绩中等,而这个学校对学生的关心也只停留在“做给别人看”的层面,内里的真实诉求是考试成绩、是“名利双收”,那么,孩子最好去选个二流学校里头最好的班级,不然去了那所谓的“名校”也是处处垫底,特别不划算。二流学校里最好的班级,那是倾全校最好的师资力量全力打造的,你孩子中等的成绩进去,在那里就是宝贝里的宝贝,会备受学校和教师的关心,也会倍受同龄人的尊敬和喜爱,孩子在那里会特别有成就感,能找到自我实现感,简直是如鱼得水有木有?好品格和好成绩几何级数飙升。

二、学校学科教学标准中对学生人格完善的重视程度如何?

家长们挤破头去选好学校,实质上选的是什么呢?选的是教育环境和学习环境。这两个环境确实对学生的学习会起一定作用,但作用并没有家长们想像的那样大。

真正起作用的是什么呢?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受同龄人的影响与带动,在同龄人之间的认同度和接纳度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高,反之亦然;二是家庭教育的好与坏,家庭氛围很好且家长素养很高,且又能够长期在孩子身边,当然选择就近入学了,没必要劳师动众跑老远去上名校,弄得家里每个人都不得安稳,孩子反倒背了心理负担。

所以,家长在择校时候最不应当忽略的硬指标应当是:该学校对学生人格完善的重视程度,以及学校学科教学标准中对学生人格完善方面教育质量的实现程度。一个只关心学生学习成绩的学校,家长一定要慎重了再慎重。其实现在所谓的一流学校和二流学校,其师资力量有差别吗?是有一定差别,但差别确实没有家长想象的那么大。反倒是一些不是名校的学校,对学生品格的培养特别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也做得特别到位。学生的小学成绩、中学成绩只是长长生命轴线上一截儿小线段,小学的相当于1米那么长,中学的相当于10米那么长,仅此而已。真正影响孩子以后成长指数、幸福感实现等生命要素的,是孩子人格的健全。尤其是家庭教育方面欠缺、对孩子品格筑基教育明显力不从心的家长,孩子即便成绩很不错,也最好选个能把人当人、把孩子当孩子的学校,不要去选那种把孩子当考试机器、只要求好成绩的学校。

三、学校提供给学生的课程与同类学校相比有什么特色?

“你走过的路,你看过的风景,你读过的书,你遇见的人,最终都会成为你身体和思想的一部分。”这句话,对有明显优势特长的学生而言,可以作为择校的指南针。比如孩子在书法方面特别有天赋,或在音乐方面特别有灵气,或在绘画方面才冠三梁,那就千万别浪费了,把格局放大一些、把眼光放远一些,去选择类似艺术氛围特别深厚的特色学校吧。平凉毕竟是很小的城市,即使是特别有名的那个名校,与孩子的匹配度也比不上类似特色教学的四五流学校。

为什么?咱们本地名校与那个四五流学校的价值取向完全是两码事,就像祁祁喵做的寿司与9岁入行历经75年粹练的小野二郎做出的寿司完全是两码事一样,一个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一个是和敬清寂、细腻动人、傲视全球的精神消费和民族象征。

上天既然赐予了孩子如此卓绝的禀赋,那么就千万不要浪费啊!孩子在艺术氛围那样纯粹那样浓郁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天天向上,眼睛与灵魂将同时到达凡俗如我等永不可想象的某种高度。家长千万别被“年龄小小要异地求学会困难重重”之类的细事、碎事给困住了,最终像鸵鸟似的把头埋起来选了个当地学校让去上,有意思吗?就算是当地的名校将来出来考个一流大学,出来就一定是个有一流出息的人了吗?用个不中听的比喻,把这两者同时搁在称上去称,是一流大学出来的值钱?还是你家孩子带几个学生、画一张画、写一张字值钱?更何况,这是钱的事么?这是孩子一生的自我实现感与幸福感啊,无价。

四、学校与家长的合作好吗?有多好?

学校与家长的合作好不好,有多好?这个择校指标相当重要,家长最好高度重视。为什么呢?原因有三:

一是学校不可能单方面包办学生教育有关的一切事宜。有些家长把孩子往学校里一放就万事大吉,这是最要不得的。一个班主任要同时关注到40名左右的学生,这可能吗?更甚者有些大班学生数量有六七十个之多。班主任不是三头六臂,学生在校的时间也极其有限,至于其他任课教师那就更不可能了,每个教师至少带三个班以上的课,三年结束连学生名字都叫不全的多了去了。再比对比对咱们自己,几个大人都教育不好、照顾不好一个孩子,凭什么要求一个班主任教育好六七十名学生?这就需要学校提供足够多的机会,让家长与班主任、与各科教师高频率、多角度的主动沟通和通力合作,补足学校教育上欠缺的部分。

二是学生的成长是个动态变化过程。如果学校和家长完全两张皮,彼此不经常联系、不经常通气,孩子在学校是一个人,在校外完全成了另一个人,这种极端的不一致性中很可能潜藏了某些风险和危险,家校双方却都没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等一旦真出事了,问谁谁不知道,怎么办?所以说,学生在学校内是什么样的表现?在学校外及家庭中是个什么表现?这些表现是否具有一致性?如果不一致的话,哪些不一致?为什么不一致?诸如此类学生成长过程随时有可能发生的状况,只能通过学校与家长的密切合作才能发现,只有发现了,才具备了解决的可能性。

三是学生的成长是个连续的过程。孩子们小学上完了是初中,初中上完了是高中,高中上完了去上大学,更何况小学期间、初中期间、高中期间,中途都有可能会换班主任、换任课教师,就导致了本该连续进行、无缝衔接的教育过程有了许多个空档和间断,谁去填补和完善这些空档和间断呢?当然得是家长啊。问题是,如果学校与家长合作的不够紧密,家长完全不知道这些变化,麻烦就大了——生命成长是个连续的过程,你不去关注不去引带不去填补,自会有其他的信息、渠道或人群去填满这些空白。这些有可能出现的信息、渠道和人群,变数是不是太高了点?风险是不是太大了点?

可见,学校有没有较好的家访制度、定期召开家长会制度、家长班会和家长年级会制度、家长参与学校教学及管理的开放日制度等,能不能给家长提供多途径、多元化的沟通渠道及参与方式,使家长足够多地了解自家孩子,并学习其他家长好的教育经验,彼此取长补短,让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更加个性化,更具有补足学校教育短板的效用,就显得尤其重要;家校双方的高密度交叉和通力配合,才能足够好地实现一个动态的、持续的、无缝衔接的教育过程。

五、学校对教师的问责制度完善吗?

学校对教师的问责制度是否完善?诚然,好教师还是很多的。但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咱们不妨恶意揣测一下,万一咱们孩子偏就倒霉催的,遇着了个教师队伍中的败类呢?遇着了个披着人皮的禽兽呢?这就需要学校严格的问责制度来保驾护航了。

有严格的问责制度,对抑制人性中的恶因子,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一是可以保证咱家孩子的精神不被伤害,二是可以保证咱家孩子的身体不被伤害。平凉家长之家第105讲“今生母女一场,最好的关系是相处不累”专题中,祁祁喵有提到过:砖头打断的是人的骨头,语言刺伤的却是人的灵魂。有些教师对学生精神上造成的隐形创伤是无法治愈,且有可能持续终生的。

比如有些教师或者长期习惯性的、或者偶尔心情不好发了神经病,会变相体罚、随意停课,甚至在课堂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某一个孩子行讽刺、挖苦、歧视、侮辱之能事;有些师德差些的,上课敷衍了事,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胡乱收费等等;还有些教师职责履行不到位,导致了学生出现伤害事故,甚至使得这伤害事故引发了学生出现某种心理应激疾病……总之,教师的安全责任、工作作风、教学任务、班主任工作职责、管理学生过程中出现重大失误等等方面严格的问责制度,是人性之恶的最后一道枷锁,是必须的。

总之,那些一出事就往家长、往学生身上推卸责任,推卸不过去了就处理一半个教师以给公众和官方交待的学校,还是敬而远之的好。对学校而言,一个孩子出事不过是六七千个孩子中的一个而已,是六七千分之一罢了,可对一个家庭而言,那就是100%,甚至是1000%、10000%,是全世界的所有和全部。咱何必拿自家这个唯一,去给不良记录的学校提供实验材料呢?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合,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愿家长和同学们,有希望,有光明!

这里是平凉家长之家在线课堂,我是祁祁喵,我们下期再见哦!


祁祁喵:资深媒体人,心理咨询师,专栏作者,华夏国语文教学探索者。一手孩子一手文字,不很成功却绝然用心的70后妈妈。(微信号plqiyun)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