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青春心情随笔

已是曲中人

2018-06-29  本文已影响32人  我的鹿掌柜
已是曲中人

路回差点没读上,可把自己牛逼坏了的一中究竟是何种模样呢?

一中座落在马鞍岭下,占地面积只能用大来形容。最南边是一个小型的垃圾集和地,草坪将垃圾场和男生宿舍隔开,下晚自习去倒垃圾的时候,你能听到男生大嗓门的歌声和他们洗澡兜头淋水的哗啦声,也有吹口哨,调戏路过的妹子,有的还会恶作剧玩高空抛物。

路回有一次倒完垃圾返回寝室的时候,被莫名其妙得砸中过。草坪上散落着蘑菇圆的水塔,垃圾场的左边边是水泥地,有十来个乒乓球桌,不过很少有人玩。

乒乓球的北边是一大块空地,有它的三分之二,立的都是篮球架,玩篮球的人很多,上半年的晚上,也就是下晚自习后,你能听到咚咚的密集声响。

篮球场地一直延伸至女生宿舍楼栋前,女生宿舍在男生宿舍的正北方,两栋之间隔有七八个路灯杆那么长,有一些无聊的男生,会买望远镜观察对面的女生,有的时候,男生女生会就着中间一大块荒地,隔空喊话。路回每回听到他们同班男女,或者好友男女之间的互动,打心眼里羡慕他们的快活恣意。

女生宿舍的北面是食堂,宿舍底下是栀子花丛。它们之间又隔着小道,草坪,草坪上种有低矮灌木丛和树木。

食堂有三楼,路回最喜欢去三楼吃,倒不只是和三楼工作人员熟悉,论熟的话,她和三楼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熟悉,最重要是三楼不仅伙食味道好,那里的厨师,和一个阿姨对她都是善意的好。她的菜总会多打,有时去的晚的话,有些特价菜会少很多,路回就可以捡个大便宜,或者厨师心情好,正碰上他们小酌,还可以顺便沾沾光,吃个小灶。

食堂东边,也可以说对面,是一个体育馆,县级别的。路回高二那年,正赶上“七城会”路回当了一会志愿者,女子篮球就是在这个体育馆举行的。

她和她的同学们,爱惨了那帮来自江苏的运动员,确实是个新鲜事物。比赛结束的时候,高中生们争先恐后求合影,有些实在太重感情,竟然哭了。路回送了一本旧书给自己喜欢的运动员,她心里有不舍,也有难过。送的书是台湾作家三毛的《雨季不再来》,她特别喜欢。

体育馆一般不开放,由铁网围着。同样由铁网围着的还有红色的塑胶跑道,它就在体育馆的右边,被篮球场和体育馆∟直角夹着,应该是学校自己的,因为它对学生开放,每周一升国旗时,学生们就在那里排成排。

体育馆的左边是教学楼,教学楼有三栋。从体育馆朝马路数过去,分别是高一,高二,高三——易班主任是这样解释:象征着一年一年把你们送出去。停车棚靠着教学楼,高一楼栋的一层是小卖部,小卖部光临人群主要是高一新生。

三栋教学由走廊串联为一体,楼与楼之间隔得并不算远。路回读高一那年的冬天,南方难得下了一次厚雪。

高一高二楼栋之间雪球飞来飞去,有些男生手臂劲大竟然能将雪球扔到对楼高二的走廊上,教室里。那天,两个楼栋人都热血沸腾,手脸冻得发红,他们的笑容灿若冬阳。旁观的路回光是看着也燃,更何况他们置身事内玩的人。

每年都会有人从外面进来,也会有人从里面出去,这是一座围城,有期徒刑只有三年。

每年高三楼层都不会缺撕碎的纸片雪花,更有甚者还会在楼层里放鞭炮,高三的学子,一旦临近高考,便意味着临近解放,抑不住内心的亢奋。真心也好,随波起哄也罢,那都是既青葱又无机的少年啊,像每日清晨的太阳,热烈却不伤人。

其实,他们不知道,正如当下的路回自己不自知一样。不管你是上大学了,还是步入社会了,当时欣喜若狂的解绑是从今以后最放不下的唏嘘怀念。当明白时,已经是过去式了。

原来的路回,总被时间越甩越远,现在回望以前的自己,如山洪的途经之处,有股斗转星移的悲凉。她不知道这种伤感具体来自哪里,或许已是断壁残垣从而四处漏风。

时光里的路回永远年轻,那时的人们有种孩子气的青春,有着如昙花一现的纯真明媚。永远有人经历年轻,但路回那一帮子的人不会永远年轻,即使她那么不愿承认。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