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更文800字点赞简友广场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设计与实施评价标准

2022-11-24  本文已影响0人  钱小溪

知识点,框架体系,学科体系。按学科本质学习,才能更有效率。拆解的缘由。组合效应的表达效果,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明确创作过程。只有创作的体验,才能总结出来。理解是从实践中来的。多角度感悟,并且记录下来自己的心理轨迹。

培养写过诗的人,就是要学生掌握一般规律。不是由天分决定,而是由写作技术决定。那么教师真得能够讲解清楚这种技术吗?

一方面以课文为例子,一方面有一定的实践巩固。不需要教师讲的知识有哪些?哪些是需要教师专业点拨的内容?建构概念形成的理解过程,新思想新观念。

把程序讲清楚。也就是能够跟着课文学习写作。学习作家看世界和表达世界的方式。有一定的套路,也就是有一定的一般规律。一方面来自实践,一方面来自观察。讲得透彻是因为思考得透彻。因何想起,相关资料,等表单类指导学生思考的工具。引导性思考和强制性思考。实际上写作也应该走向放飞性思考。因为创意写作告诉我们,先放下包袱,大胆地去写,能够养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文字。当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之后,技巧性的东西会变成一种自然状态。但是如果先从技巧入手,完全强调仿写,就有点本末倒置,因为固型化剥夺了孩子们书写的乐趣。写作的本质是我手写我心的过程。

曾经看过这样的一个故事,我想也可以用在今天的作文教学思路上。有一次,匠人们要设计一条花园里的小路。设计图画了一遍又一遍,但总是有点差强人意。路还没修起来,可是迫不及待的游人就已经用脚在绿色草坪上踩出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设计者一看,这就是最好的安排吧。

写作是内心语言的表达。青春期的孩子处于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借助写作的方式表达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与思考,即是对思维的训练,也是对认知的提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练习到一定程度,教师的点拨就是一把灵巧的钥匙。

教师教的比较飘,是因为教师本身没有深刻的思考联结过程。因为教师不会写,或者只会在文字的技巧上高于常人,可是缺失于情节设计。因此,也许能写文质兼美的散文,但不能把握小说的创作规律。或者说基本的记叙文能力也是不足的。就像经常告诉学生你要有“作者意识”,可是学生没有创作过,体验力就会弱很多。因此,最高的水准也就是依葫芦画瓢的赏析,缺乏对本质的理解。

一边看讲座,一边吸收,一边批判。教学设计的核心在于设计“支架”,也就是例子,在共建例子的过程中进行实践。先学着看看有什么类型的支架,然后在这样的基础上创作发挥。符合对知识的升级认知。只要学起来,就能在不经意之间获得进步。发现的过程就是考古寻宝的过程。忽然之间的觉悟才是最美妙的回馈。

为什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呢?我觉得这恰好印证着孔子的那句教育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对有兴趣的事,可能会整天朝思暮想,萦绕在脑海中,不断追问遇到的问题,这种沉浸式的追问恐怕类似于倾心的热恋。在这种追问下,大多问题都可以寻找得到答案。人生为什么无聊,往往是因为错失热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