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歌,只有用家乡话唱才对味。
你说梦话的时候,用的是普通话,还是家乡话?
别告诉我是英语:)
汉语可不只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一门语言哦。它像一颗参天大树一样枝叶繁茂,生长至今日,方言谱系庞杂,多变音调、丰富的表述方式,为音乐提供了无数种可能性。
了解华语流行音乐中的方言歌曲,打开音乐世界的另一片天地。
南京话
挤公交 刷月票 挤不上的要迟到
包看好 钱抓牢 角子掉了满地找
我挤了2年半你猜他讲句什么话
刷卡太快请重刷 刷卡太快请重刷
——《挤公交》
《喝馄饨》、《挤公交》这两首歌,随便拉一个南京人都能唱上两句。说到它们的创作者,可能就知者寥寥了。这两首歌的创作、演唱者,是南京饶舌团体D-Evil。
D-Evil成立于2003年夏天,成立之初有6个成员:老王、光光、Lil D3vil、ScRaTcH_P、李民、舒文。当年的成员如今都已大学毕业,各自展开自己的精彩人生。而他们创作的这些经典歌曲,让各地的人更了解南京,也让南京人更加热爱自己的城市。
上海话
今朝阿拉两家头拿起一把木琴
来唱唱阿拉一道经历过额童年
男小歪请侬点好打火机
小姑娘准备卫生巾擦眼泪
——《上海童年》
提到沪上的知名乐队,不可不谈“顶楼的马戏团”。这支上海朋克乐队于2001年10月,由陆晨(海关公务员)、梅二(电视台职工)成立于上海的石库门弄堂里。
乐队的名字来自于卡夫卡的小说《马戏团顶层楼座上》。他们的歌以上海话为主,尽显搞怪风格,也蕴藏着上海话的深厚韵味。今年2月,“顶马”宣布解散。
长沙话
月亮粑粑,肚里坐个爹爹
爹爹出来买菜,肚里坐个奶奶
奶奶出来绣花,绣杂糍粑
糍粑跌得井里,变杂蛤蟆
——《月亮粑粑》
《月亮粑粑》是钟志刚创作于1995年秋天的第一首单曲。前奏中的小调是长沙人尽皆知的一首童谣。歌词“月亮月亮我问你 你今年多大年纪 是否我已长大了 你却依然很年轻”有着《春江花月夜》般的古意的惆怅,使人闻之落泪。
东北话
我落人中然自在
本是天上逍遥的仙
不为俗尘洒一物
只为美酒动心弦
——《仙儿》
扳着指头数中国摇滚青年们的心头好,一定少不了“二手玫瑰”。对“二手”的评价,只需要一个字——骚。
‘本是天上逍遥的仙’、‘不为俗尘洒一物’,满是潇洒睥睨之情。来自黑龙江的主唱梁龙继承了东北二人转的表现方式,浓妆艳抹、挥洒豪情,现场如行云流水,充满感染力。
宜宾话
所以那些可能都不是真的 董小姐
你才不是一个没得故事的女同学嘞
爱上一匹野马 但我嘞屋头没得草原
这让我感到恼火 董小姐
——《宜宾的董小姐》
说到方言歌曲,一定不能落下来自四川宜宾的“衣湿乐队”。自出道以来,“衣湿”不断翻唱各类流行的民谣歌曲,结合宜宾话重新填词编曲,产生了奇特的效果。代表作有:《旅行去宜宾的意义》、《宜宾人の特异功能之奇妙能力歌》、《宜宾的董小姐》等等。
虽然他们也正经创作一些正经的歌曲,但在现场呼声不高。因为大家都更愿意听他们的翻唱。
宁夏话
是谁曾经握着谁的手
是谁曾经为谁把泪流
无助的双手端起一碗酒
让烈酒浇心头
——《侠客行》
赵牧阳,宁夏中卫人,曾加入“鲍家街 43 号”等多支赫赫有名的乐队,被称作「鼓王」。在 91 年发布专辑《流浪》之后,又被称作「中国流行民谣第一人」。
可惜这么一位乐坛重量级的人物,却销声匿迹了近 20 年,背着三弦游唱四方,最惨的时候 3 天才挣了 29 块钱。正是这样寒心凄凉的经历,催生出了悲壮的《侠客行》。
陕西话
有天一个女娃要到我的屋里去耍
我说屋里乱很你去了可不要笑话
女娃说男人嘛,屋里乱些喔耶莫啥
我奏骑着车子带着女娃回到我家
——《我能Chua》
马飞自高中时期开始学习音乐。大学毕业后,进入摄制组担任美术指导。工作之余,马飞创作了7、8首歌,慢慢以音乐人身份被人们知道。
《我能Chua》是用关中方言创作,“我能Chua”是西安话“我没用”的意思,歌词幽默诙谐,调侃底层人员的辛酸生活,被张亚东称之为“真正的中国风”。
北京话
巡逻的警车东北的皮条客
女大学生很多学生证儿不能打折
北京还在建设但是人已经变了
这所有的一切究竟谁应该来负责
——《北京晚报》
去年,文化部公布了“120首网络歌曲黑名单”,“阴三儿”在占17席,被全面封禁。
这支北京的嘻哈乐队,歌词粗糙、有趣,非常具有“老北京味儿”,真实有力地表达了年轻一代对社会变化的困惑。2009年,他们以“中国第一代本土Hip-Hop歌手”的身份登上《纽约时报》。
希望你有机会听到那首《北京晚报》。
贵州话
秋天的蝉在叫
我在亭子边
刚刚下过雨
我难在们我喝不倒酒
——《瞎子》
中国新一代民谣歌手中的翘楚——尧十三,曾经用贵州话创作、演唱过多首歌曲。《寡妇王二嬢》具有市井气,充满荒诞色彩。《瞎子》以贵州方言将北宋柳永的《雨霖铃》进行了现代演绎,凄美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