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想法萌宠

高峰体验@国画中的芦雁图

2019-03-21  本文已影响9人  Liukui00

晚景寒鸦集,秋声旅雁归。

水光浮日去,霞彩映江飞。

洲白芦花吐,园红柿叶稀。

长沙卑湿地,九月未成衣。

——唐·张籍 《岳州晚景》

芦雁在中国被称之为“阳鸟”或“知时鸟”,日本则称之为“冬鸟”。文献记载,早在东晋时期的顾恺之就曾绘有芦雁图,五代至宋亦有芦雁的专门画家。

杜牧《雁》:“万里衔芦别故乡,雪飞雨宿向潇湘。”

中国的画家总爱随季节而作。秋末初冬,芦花开,雁归来,芦雁成为中国画的传统题材,历朝历代的画家们都留下了许多表现芦雁飞、鸣、食、宿的作品。

五代 徐熙《芦雁图》 北宋 崔白《芦雁图》 北宋  赵佶    《柳鸦芦雁图》 元 吴镇 《芦花寒雁图》 元 何大昌《芦雁图》
明 林良 《芦雁图》 明 汪肇《芦雁图》
清 八大山人 《芙蓉芦雁图》 清 边寿民 《芦雁图 》 清 薛怀《芦雁图》 清末 于桢培《芦雁图》四屛 现代 林凤眠《芦雁图》

现代 吴青霞 《芦雁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