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长胜散文欣赏|访常遇春墓
南京是六朝古都,是名胜古迹颇多的城市。闲遐时随意在南京城走走转转,不小心就能邂逅一个惊喜!
年初三,我和金羽实在不想在家憋得慌,就骑上自行车出来溜达。一来消化一下饱吃了几日美食的身体,二来也想亲近古城风光景色。
过中央门,经火车站,沿环湖路,走情侣园,到太阳宫。一路上喜迎着冬日洒下的暖融融的阳光,呼吸着从玄武湖吹来的清新的湖风,快乐地与金羽进行自行车比赛。心情放松,其乐融融,本性张驰,自然天成。虽是暮冬时节,景物萧条,满目苍黄,但是婉蜒逶迤的钟山,依然雄浑地诱人走近它?金羽说,老爸,我们去钟山脚下看看常遇春吧!
一念成行,我们又向钟山进发。
我住在后宰门多年,上下班都要乘车穿过后宰门隧道。出隧道口,每每从车窗一闪而过能看见常遇春墓碑,常常想去瞻拜这位朱元璋手下能征惯战的为大明朝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的陵墓,但是都未能成行。如果从上个世纪1989年我居住后宰门算起,这一恍就是十多个年头了。岁月悠悠,世事纷扰,一个人的心愿常常在既能轻易得到的时候被忽略被搁置而不能实现,窃以为日子长着呢?其实不然,任何事物并不是确定无疑地属于你,越是眼前可以轻易得到的东西,越是不那么经心和珍惜。当真正失去了的时候,才深深感到那份不再属于自己的心痛。人生的偶然太多了,抓住眼前才是最为重要的!如果不及时抓住就留下了遗憾。我记得我在辽阳当了六年的兵,离辽宁的名山千山相当的近,也时常念叨要去看看。一直到我离开辽阳都没能去成。游历千山那是在我到了距离千山有二千多公里路程的南京以后,因为出差辽阳,才了却登千山心愿。
推着自行车,从山坡缓步上来,沿着弯曲的林间小道,走不多远,就见一片绿意盎然的葱笼的竹林。竹林掩映的路口,立着一块石碑,上书常遇春之墓。踏上陵园的台阶,迎头就见一根石望柱在左侧兀立着。按照建筑规格,右侧应该也有一根同样的石望柱,但是不知道何年何月,那呈对称的石望柱只剩了一根对世事苍桑作着无语的述说。在中国,人们已经习惯于欣赏残酷的历史给遗迹造成的残缺美。中国的历史是一部斗争史,胜利者往往在胜利之后,为了加强政权统治,必定要彻夜消灭对立面的一切,无视对立面有多么有价值的以及美好的存在。呜呼哀哉,美,不能作为中性存在,这是曾经的国粹
再往前走,看见左右两侧各立有一石人牵着石马的石雕。石雕虽然历经了五百多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斑斑驳驳,凹凸不平,但是看上去依然神威英武,栩栩如生。甬道两旁立着石羊石虎石兽石人,依然突显着昔日的威严。圆圆的墓丘,被一圈砖石垒砌而成,大英雄常遇春的遗骸安息于此。墓丘壁上嵌入两块石碑,一块为光绪年间所立,一块为常遇春后人所立。
常遇春的墓前,有新烧过的纸钱纸灰烬,说明常遇春这里有人来过,是他的后人也可能是仰慕者留下的?金羽站在墓前,恭恭敬敬给常遇春墓鞠了三个躬。然后对我说,这是大英雄,我敬佩他。站一旁,我不由得为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儿子自主的行为惊讶和激动。金羽平时爱读书,与我讨论过朱元璋,也议论常遇春、刘伯温、徐达。他嘴上没有说过他心目中的英雄。现在站在常遇春墓前,他男子汉地表达了他的敬仰。我和金羽也多次游玩过明孝陵,我没有见过他象这次弯下腰来,这回可是三次鞠躬,可见他的心目中的英雄是谁!
暮冬时节,树木凋零。常遇春墓的周围生长着高大挺拔的楠竹翠绿盎然,与周围的景象形成反差对比。在这个季节看到满眼的翠绿,那个感觉真是说不出来的舒畅。我登过莫干山,曾对那里的竹林似海赞叹不已。竹林给人以绿色的感觉是激情的充满活力的无限的。常逢春是员武将,死后与四季常青的竹子相伴,正象古时一位文人向往的:不可居无竹。他确实可以笑傲九泉了。
绿竹,遇春,相携相孕,常春常绿。这是后人的特别的感觉,还是遇春命里该然的拥有。
在常遇春陵园的右侧不远处,有一偌大的湖面,象一块巨大的翡翠镶嵌在山坳里。坐在水边,晒着暖融融的太阳,看着不远处的竹林,那个感受用文字是无法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