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文库理事会点赞汇总简书伯乐推文汇总

轻舟已过万重山

2022-10-31  本文已影响0人  水亦宽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馨主题】第七期主题写作


周博正蹲在操场上,用油漆画着圆点,以备学生做课间操时站在点上。漫天的晚霞已经悄悄地走了,画完最后一个点,周博正慢慢地站起来,腿脚僵直,肩颈酸痛。此时,昏暗的天际现出靛蓝色,一轮明亮的上弦月高悬,柔和的月光混合着周边住宅透射出窗户的灯光,洒满了安宁的校园。

周博正经常在这样宁静的夜色中离校回家。然而这一次,他想起零七年的暑假,自己一直在思考如何平衡学校工作与教学工作,教学成绩可以起落,但不能这样沉下去。没想到八月底,突然接到了通知:升职并调到另一所学校。

一晃竟然过去了十五年,周博正的目光像一把尺子,一寸寸地测量着远去的、久远的时光。在月色浮动和树叶轻摇中,他感觉自己坐在了教室里。

1.从教的宿命

放下了手中的笔,高考最后一个科目的考试结束了。周博正看着考室外面漆黑的天和倾盆而下的雨,不知道自己接下来的路该何去何从。回首读一年级时,每天从家里搬着桌子到学校上课,周博正也没想过自己会有参加高考的这一天。

周博正想取得较好的成绩,可是自己愚钝,收获甚微。他微仰着头轻呼一口气,心里想:一切已成定局,顺其自然吧!

不久,高考成绩出来了,没有奇迹,市里的教育学院肯定可以去,但这不是周博正的选择,他在等几百公里外的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因为有自知自明,周博正没有填报名牌院校,但跟着流行趋势填报了热门的计算机专业,好像读了这个专业就能前途无量。

经过一段时间的煎熬,周博正终于等到了录取通知书,但报名须知中的“八千三百元的学杂费”让他倒吸了一口气。周博正那大字不识几个的父母也没说什么,一切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到学校报名注册前,学杂费已经如数寄出去了。周博正的户口本变成了“农转非”,他完成了很多农村学子追求的目标之一。

秋末,周博正背着行囊,带着少许生活费,坐了近十小时的大巴车,来到学校所在的城市。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下车后,人站在陌生的路边,却觉得脚下的路在往后退。

走进校园的那一刻,看着简陋的校园,周博正心中暗想:是不是来错了地方?不过,他马上调整心态,既来之则安之,做好自己,不负韶华,更不负父母那攒了不知多久,借了不知多少人家的八千多元。

在学校,周博正积极参加班级和学生会的活动,并很快成为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因为各方面表现都很出色,很多荣誉榜上都有他的名字。

时光荏苒,流着泪的毕业聚餐会上,在老校长的示意下,周博正跟到场的不少老师和领导喝了交杯酒。第二天,在校园里又遇到了这位老校长。两个人边走边聊,相谈甚欢,最后干脆坐在宿舍走廊的台阶上。

老校长问:“科学院来学校招人,你为什么没报名申请?”

周博正说:“我还不是党员。”

老校长马上拿出手机:“王书记,周博正还不是党员?”通完话后放下手机,“你入党申请书交迟了?”

周博正说:“是的,我虽然一到学校就写了申请,但没人通知什么时候上交,我就一直拖到第二年才交。”

老校长说:“你真蠢!科学院招人的条件是班干部、学生会干部、计算机专业、党员,你与这个机会就这样擦肩而过了?你们这批应届毕业生,就再没有一个符合条件的。”

“那也没办法。”周博正说。

老校长说:“太可惜了。”

不管有多么遗憾,毕业时间如期而至。拿到毕业证书的当天,周博正就去了海口,入职一家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后,公司的低配置电脑已经不适合周博正的工作需要,他要使用毕业前与几位同学合作设计的一个程序,但电脑没有程序的运行软件环境。

公司的其他人员还不懂这些,周博正在这里也不认识懂电脑的人,又没有网络可以发送,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周博正把电脑硬盘拆下来,利用周末的时间,自掏往返车费,回学校找老师添加安装软件。

第二年七月,周博正接到家里的电话,原来人事局已经给他分配工作了。对于这事周博正一点都不上心,毕业时的相关档案还是同学帮忙拿去人事局存档的。

周博正知道家里很希望他回家,毕竟这是份正儿八经的工作。他犹豫、纠结了很久,公司的领导也劝他接受分配,至少得个安稳。

9月1日就要到岗,8月31日周博正才从准备大展宏图的海口,带着一丝不甘回到家里。因为是在自己的家乡工作,周博正的父亲要求很简单:别给他丢脸。

好吧,周博正心想,那就认真干一年,然后再出去。

2.留下的理由

家人催促周博正回家吃晚饭的电话打断了他的思绪,收拾好东西,回家,用餐,直到端起工夫茶杯,周博正还在想:如果自己的入党申请书早一年交,人生的轨迹肯定不一样。此时,房间里传来女儿弹钢琴的声音,周博正觉得今晚的钢琴声格外悦耳,他的耳边似乎传来一段梵音:岁月若静好,就浅浅喜乐;人间若凉薄,就淡淡释怀。

当年村里有四所小学,周博正要去任职的学校不是他就读过的学校,当晚他骑自行车找到几公里外的校长家里。

校长家里除了他的家人,还有一位是他的朋友,在另一所学校当主任。他们仨就在校长家聊起了天,主要是了解一下周博正的情况。

这位主任朋友听完周博正的自我介绍,问校长:“你准备安排小周教什么科目?”

校长说:“教四年级两个班的数学。”

一听是这样的安排,周博正有点小失望,有点不被信任的感觉。

那位主任朋友直截了当地说:“这样的人才安排去教四年级,太可惜了!”

周博正微笑着没有接话,校长看着周博正笑了笑,问:“如果任教六年级数学,就得兼任班主任,你愿意吗?”

周博正说:“校长您安排就行,我没问题。”

9月1日一早,周博正来到学校,带着一丝忐忑的心情来到行政办公室,跟在场的人打了个招呼,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校长告诉周博正,任教六年级数学科兼当班主任,然后就让李主任带他去办公室。在一间破旧却宽敞的办公室里,周博正开始了自己的教学生涯。

但是,第一次全体教师会议却使他有点灰心。开会时间到了,当周博正走到门口时,有点被吓到了:人不少啊!

纵观全场,除了几位年纪稍大的男女教师,其他的都是年轻女教师,而他自己还是学校里唯一的男班主任。他想起读小学时老师说过的那句话——现在的学校,就只有白头发和长头发。

周博正有点尴尬地坐在离门口最近的椅子上,这一刻,“呆一年就离开”的想法愈发强烈,他甚至怀疑自己能否在这里呆满一年。

周博正看了看会议室四壁,没有任何一幅荣誉奖状。虽然不是师范院校毕业的,但对于刚毕业不久,又曾获得不少荣誉的他来说,还是比较在意这些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学校的情况也逐渐了解,周博正明白了为什么学校没有荣誉奖状。教师看起来是不少,但大部分人文化水平偏低,加上工作量繁重,能勉强完成教学任务就不错了,追求自然也无从谈起。

开学后不久,学校唯一的体育老师在抓紧训练学生,准备参加镇级小学生运动会。运动会的成绩出来了,全镇倒数第一名,整个学校很平静,好像都习惯了。当然,成绩不佳也怪不得体育老师,他并不是专业的,全校也就只有他上体育课,除了上课,放学后他还要去耕田,连最基本的队形队列都不懂。

这个结果让周博正心里特别不爽快,这时他似乎找到了留下来的理由,就是要改变和唤醒学校里的人。

一个学期转眼就结束了,周博正任教的班级语文成绩比隔壁班差,但数学成绩比隔壁班好。当时学校的老师,特别是同年级的老师还是比较看重这个期末考试成绩的。期末考试后,集中评卷、计分总会有一些不愉快的争论发生,周博正在旁边静静听着、看着,觉得没什么意思。

寒假时,周博正被安排到学校值班。轮到他值班时并没什么事可做,他用学校的固定电话,把所有家里有电话的学生都打了电话。可以肯定的是,所有接到电话的家长,都没想到孩子的老师,会在假期里打电话关心学生在家的情况!

3.美妙的安排

春节后,回到学校准备新学期工作时,周博正接到了一个意料不到的通知:新学期去教四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安排,甚至对校长的安排有点意见,因为这样换老师对学生是很不利的,但周博正还是接受了。

办公室从二楼换到了三楼,四年级有三个班,一班的数学是李主任教的,周博正要教二班和三班的数学。有意思的是,这三个班,上学期的数学成绩就是按班号顺序排的,周博正接的两个班成绩较差。

周博正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在三楼与几位老前辈同一办公室,得到了他们很大的鼓励和支持。尽管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教学水平都比较有限,但还是希望周博正能给学校带来好的改变,他们都是本村的人,对学校有更深的感情。

周博正了解到,多年来,学校六年级学生联考成绩排名靠后,症结就是在数学学科上。连年来,任教六年级数学的一直都是两位中年男教师,其中一位就是这学期与他互换的师范毕业生。

按说他这个年纪是师范毕业生,说明他中考的成绩应该是特别好的。可坏就坏在这个特别好上,来到学校上班,他怀才不遇的情结解不开,导致“三观”只存“一观”正,那就是“价值观”太正,对于自己的利益过于追求最大化,如何去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基本不考虑。另一位六年级数学老师虽然年轻点,但稍缺创造性。

两个星期后,周博正明白了校长的用心良苦和高瞻远瞩。原来,四年三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要请产假。这样,就剩下四年二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和周博正两人包两班了。

师资紧缺,没有别的老师可以来帮忙。四年二班的语文老师满脸苦瓜样,问周博正怎么办?这局面,只能凉拌。

现在回头想想,都觉得好奇怪,这样的事情学校领导都束手无策,就让他们俩包班了。泪奔啊!两人包两班那岂不是真成疯子了,那一刻周博正就在想那位师范生会不会在偷着笑。可以肯定的是,校长如果不早做安排,这事没完,就他那斤斤计较的劲必定会哭死哭活的,所以校长真老道啊!

周博正就真不信“活人还能被尿憋死”。站在二班的后门和三班的前门看了又看,“合二为一”的想法豁然出现。

二班的老师问:“你真敢这样做?”

周博正肯定地说:“没事的,我们分头跟学生说明一下,马上合并,有什么事我来顶。”

就这样,三班的教室成为了空教室,二班教室中间只有一条小小的通道。学生坐定后,周博正站在讲台上当着语文老师的面,对着一百多位学生做了说明和保证:“老师这样做实在是没办法,谁敢捣乱我对谁都不客气。如果大家能克服一下困难,好好跟着老师一起努力,我们两位老师保证期末考试,不管是语文还是数学,你们这两个班的成绩都超过一班。”孩子们听他这么说都高兴了,这点荣誉感他们还是有的。

事情就这样解决了,教室没有了多余的空间,学生进出教室都得小心翼翼,自然也不再肆意玩耍,而是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

语文老师可就开心了,每周需要上的课时少了,有更多时间批改作业。不算其他的课,以前每周语文老师是16节,数学各8节,体育1节,现在是语文数学各12节和1节体育。两个班三位主科老师和一个大班两位主科老师还是不一样的,要不然周博正也不敢说要带他们赶上一班的成绩。

期末了,考试成绩真的如周博正说的那样,语文、数学都进了一个名次,原来第一名的一班成为了第三名。周博正心想:“不好意思啊李主任,这不是我的错,是孩子们努力的结果。”

因为这个学期过得挺有成就感,最后周博正在给学生填写《学生手册》时,每个学生都是56个字的打油诗。估计学生家长看到后,一定会猜测:“这老师一定是个老头。”

4.难得的荣誉

时间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停止流逝的脚步,跨世纪年的九月如期而至。周博正还是任教六年级数学兼班主任,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学生没有按成绩均衡分班,周博正知道副校长已经是分好了的,但不知道什么原因被作废了。

周博正接的是个不好的班,一下子也想不开了,就去质问郑校长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但校长也没能给他一个满意的说法。周博正闹了一肚子气,当然他不可能拿工作开玩笑,也不是不可以接这个班,就是那感觉很不爽而已。

这一年又有全镇运动会的任务,周博正虽然有不满,但不会那么小气,他还没有忘记要把学校整活的志向。学生不是纪律性差吗?不是想捣蛋吗?周博正心想着你们千万别让人失望。

周博正当时是带着情绪的,他跟体育老师说:“今年参加镇级运动会,运动员的挑选与训练我都帮你。当然,你还是学校唯一的教练,需要耕田你尽管放心去。”

体育老师很高兴,却被周博正接下来说的“今年要拿第一名”吓得差点掉了眼珠。

周博正选了男女各五位学生,参加比赛的是男女各四人,多选的当替补。周博正在自己班上选了五位男生和三位女生,这明显带着点私心了。

刚开始训练时,周博正就跟他们说今年要拿第一名,他就是要让孩子们把拳头握紧。在当时,周博正真的没有想什么退路,高调张扬,他就是要让学校的所有人都“沸沸扬扬和指指点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整体的活力。

不均衡分班的事情过后,周博正与郑校长还是有说有笑的。周博正帮体育老师训练学生参加运动会这件事,体育老师跟校长说了,校长估计也认为周博正是在吹牛,就许诺:如果能得第一名,奖励体育老师五百元。五百元在二十几年前可不少啊。

当体育老师跟周博正说校长的承诺时,周博正说:“这五百元是你的了。”周博正就是这么狂。

很快,也就一个来月的时间,镇级小学生运动会总分第一名的荣誉奖状就挂到了会议室的墙壁上。

当然,运动会赛场并不像说的这么波澜不惊,有径赛时孩子们因失误被取消成绩而泪洒赛场,也有田赛时的“孤掷一推”而创造了奇迹。说是奇迹也是幸运,总分第一名比第二名只多一分,但这已经足够了。

现在,这面运动会第一名的奖状,只是学校众多荣誉奖状中最不起眼的一张。而这张奖状对于当时的学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不管是对学校领导、老师,还是对在校学生都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学校终于有了点活力和朝气。真不枉周博正冒着被打脸的风险,假如当时没能拿到第一,估计周博正也抬不起头。幸好后面没有再举办运动会了,他真没把握能永远第一。

这次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第一名,对于默默无闻的周博正来说是风平浪静的,但郑校长就处于“风口浪尖”了,经常会听到城区其他学校领导不和谐声音,说农村的孩子只会玩,但读书不行,成绩不好。郑校长多次跟周博正说起他所听到的这些质疑声。

周博正能说什么呢?外面的质疑声也没有错啊!要打破这个质疑声就只能在被质疑的方面做好。

周博正知道当时郑校长,是希望学校的教学成绩也能提升起来的。运动会的成绩郑校长是绝对不敢想的,但周博正相信校长不会心疼那五百元。运动会后校长常会跟周博正说一些心里话,周博正能感觉到郑校长对他寄予厚望。当然,周博正所做的一切努力也是希望学校有质的改变。

只可惜,运动会过后几个月,郑校长身体抱恙,治疗未果,没有亲眼目睹他任职学校后来的辉煌就离开了。

郑校长走了之后,学校由原来的肖副校长任校长。肖校长是睿智的,对六年级的老师几经调换,唯独周博正不变,还跟周博正解释没推荐他为区优秀教师是因为教龄不足。

周博正心想:“好吧,这些都无所谓,该是我的就会是我的。”

5.极大的鼓舞

零一年九月,新的一年的教学工作又开始了。有一天午饭后,周博正跟几个同事在办公室喝茶聊天,肖校长也跟周博正说起了那个不和谐的质疑声。肖校长擅于分析问题,周博正就更加详细地分析了农村与城区的内外条件因素所存在的差距,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不过,周博正还是说出几个月前跟郑校长说过的话,尽力把这声音打碎。

其实郑校长在时,周博正就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农村孩子,没有很高的眼界,平时能玩的节目也不多,山上跑、水里游、掏鸟窝、做家务就经常有。喜欢读书的孩子特别少,严格来说是家里有书看的就不多,很多家长都是文盲或半文盲,物质生活贫瘠,精神生活更加谈不上。“读几年书,认识几个字,出去能认得地名”几乎成为很多人的最高目标。

都已经二十一世纪了,这不应该是孩子们的命运,应该给他们指出一条更宽更远的路让他们去走。

对于一所学习成绩长期排在后面的农村学校,想要改变现状实在不容易,靠周博正一个人肯定不行,靠几位老师的努力也不现实,必须全体师生一起跑起来才能追得上去。

要让大家跑起来需要有个带头人,周博正没资格当带头人,但他年轻,就多吃点亏,先跑吧!

开学伊始,周博正就跟学生们说起学校的现状:“学校连年来,六年级的联考成绩都很不理想,你们的哥哥姐姐们没有赢过其他学校,现在轮到你们了,是要继续输下去还是努力去赢一回?你们有一年的时间去准备,给学校、给我答案!”

这次周博正可不敢说要第一,只要有进步就算赢。

要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还不能有较大偏科,要尽量均衡发展。因为语文科的成绩差距不大,最多与最少平均分也就相差十分左右。关键还是看数学,得数学者得天下,就是肖校长与周博正共同的看法。所以老师们的共识是保持语文水平,努力提高数学层次。

周博正没有把握对学生多加鼓励能起多大的作用,但肯定要比“你们是我带过学生中最差的”这样的话有用。接着就是要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打成一片,把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用更能让学生喜欢的方式给学生讲明白,再加以适当的练习。

如果能让学生喜欢上你的科目就好了;假如因为喜欢你教的科目而喜欢上了这个学科那就更好;倘若能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那就好上加好。这还是当时的一个想法。

当时,学校所有老师都知道六年级的几位老师特别努力,也跟着认真了起来,这可为后面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有两三位本地的老教师,很让周博正感动,“你努力,我们帮不上什么忙,就陪着你。”他们的话掷地有声。

课间时,办公室里人头攒动是经常的事,因为每个六年级的老师身边都有不少学生在请教问题。每天放学后,周博正都会留下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加强辅导,几位老教师也没有回家,留在办公室批改作业。

零二年七月初,联考就要进行了。“你们这一年的努力,所有人都看在眼里,也都为你们而感到高兴,现在什么都不用想,认真去考就行,如果时间够用的话就把题目再做一遍。”周博正在考前动员时是这样说的。

集中三个考场进行考试,集中流水线评卷,专人负责成绩登记,成绩评比结果是组织方进行统计的,没公布谁都不知道结果。

没有等很久,他们就知道结果了,居然名列榜首!暑期里有到学校的老师都喜笑颜开,周博正感觉肖校长走路快了很多,这可是他任校长第一年。更高兴的是那几位老教师,都手舞足蹈了,他们在学校几十年了,这是头一回。居委会干部也知道了,他们都说现在有底气了。

6.师生的合力

由于特殊原因,零三年七月没有组织联考。零三年九月,迎来了新一届的学生,简称为04届。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知道这一届肯定会再进行联考的。现在的学校已经跟以前有点不一样了,毕竟“文武双全”了。放眼整个镇,让一所以前一直在后面的农村学校“挤到”了第一位,还真有点难看,谁都想争口气,他们做为“守擂”者也不愿意相让的。

一场竞技赛在静悄悄中拉开了序幕。

这一年的六年级数学老师有所调整,一位五年级数学科教学成绩比较好的老师跟班继续当他们的数学老师,周博正教另一个班。这位新任六年级数学老师算是比较年轻的女老师,很有耐心也有爱心,特别有战斗力。肖校长眼光独到,他们联手创造了区域内的一次“史无前例”。

说起来还真是妙啊,学校有了好成绩,学生都会兴奋起来。不管是哪位老师去上课,都会很认真地听。就像盼着快点上台比赛一样。周博正心想:“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悠着点孩子们,我会给你们机会的,但得让我知道你们的底。”

通过两三个星期的接触和了解,经过第一单元的测试,周博正给他们提出了一个小目标:消灭不及格,争取考一百。

整个年级学生的学习氛围都很好。周博正课余时间更多的是对他们“找茬”和给他们“难受”,针对他们的薄弱环节,编制试卷,让孩子们以考试的形式进行练习。结果反而把自己给弄“残”了,几周后每星期至少考两次,多的可能考三次。

周博正对他们的测试形式是非常独特的,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他都会先给他们以平均成绩进行排列,当孩子们看到老师拿试卷进教室就会自动调座位。平时是一高一低同桌,考试时是高与高、低与低同桌;平时是高帮低,考试就谁都不帮谁。不同的成绩层次考的内容也不同,有时是同一次考试有四个版本,反正都是周博正设计的,非常方便操作。

同学们在做练习时,周博正都不管成绩优秀的学生,他关注的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特别是注意他们的解题思路。一旦有错马上轻声给予讲解。周博正对学生的测试不是为了为难学生,也不是实施题海战术,而是让他们通过多次练习以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没有正确的思路,做千遍万遍也没用,那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不管每次测试有多少版本,周博正当晚都会完成批改和做好试卷分析,第二天进行评讲。孩子们都把老师当神了,周博正要的就是让孩子们“信其师”,因为他有更高的目标要让他们去完成。

第一学期结束,六年级的数学平均成绩全校排第一,语文和英语也不错的。因为各科成绩都很不错,所以第二学期周博正给同学们的目标是一半进入七年级的重点班。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当时,能进七年级重点班的平均一个班都没有十个人,要实现一半人进重点班那得至少35人。

为了巩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周博正利用课余时间把所有小学阶段的重要知识点和有关概念都整理印制成册,包括另一班都是人手一册,很好地进行资源共享,因此,周博正对另一个班的成绩也很了解。

联考如期而至。到了这个时候,周博正已经不在意成绩了,第一是肯定的,他在乎的是有多少人能达到进七年级重点班的成绩。成绩出来后,学校总成绩高于第二名20多分,数学全级平均分85.4分。周博正的班70人平均89.5分。成绩登记表按高到低排列用A4纸打印出来,左右两边各35人,左边的35人都高于进重点班的最低分数线。

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孩子们做到了!

周博正去参加区优秀教师表彰大会了,得到了个人荣誉奖状。对他来说,记忆犹深的是回来的路上雨特别大。至于奖状,好像也就是多了一张纸而已。

7.职务的调动

新学期开始了,整个学校似乎还在“眉开眼笑”中,连续两次榜首,特别是上年度压倒性优势,让不少人都觉得第一名轻轻松松就能拿到。这时的周博正却有点“胆怯”了,因为他知道事实不是这样的,不管从生源质量还是教学环境以及家庭重视程度,农村与城区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周博正跟肖校长说:“我们赢不是理所当然,别人输却是不以为然。”肖校长虽然还是新任校长,但没有被学校连续的优异成绩冲晕头脑,也很认同他的说法,当然,他们依然很努力。

时间一天天过去,十个月真的很快就过去了。零五年七月,他们的成绩名列第三,知道结果的那一刻,周博正呼出了一口气,感觉轻松了很多。肖校长也觉得这样的成绩是正常的,已经很不错了。

不管成绩好不好,他们的工作一样认真做,日子也一样一天一天地过。九月,周博正雷打不动的还是任教六年级数学科,但班主任换成教务主任。这样就是多了很多学校工作要做,这一年的一年级人数忽然增加到360人,但也只能安排为三个班,教室和老师都缺,看着坐满了教室的孩子周博正真有点心疼。

开学初工作检查,周博正陪着领导一起到各班巡看。有领导问:“学校有多少学生?”周博正说:“如果再来一个学生,平均每班就是90人。现在是21个班,学生人数是1889人。”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那时谁都有很大的工作量。

也许是上一届联考成绩的后退又激发了大家继续进取的决心,又或者是为了慰籍大家辛辛苦苦的努力,这一年又不小心获得了第一名。

周博正这两年由于分心忙学校的工作,性格上又不会得过且过,总想做到更好。每个星期到班级上课的时间少了很多,尽管挤时间去跟别的老师要课来上还是觉得不够。有时他老是想不通为什么有个别人为了能够上少一节课而做出那么厚脸皮的行为。

零七年七月,他们名列第七,前后各六,真正的中游水平。没当班主任的这两年,周博正都记不起班里多少学生的姓名和模样。班主任的责任太重了,所以,周博正还是觉得要当一名好老师首先应该是能做好班主任工作,或者说你必须是当过班主任并且做好了班主任工作才算是一位完整的老师。

零二年到零七年,正好六年时间,刚好是完整的一个小学阶段。五次联考,三次第一,一次第三,一次第七,这对于一所农村学校来说,已经很不错了,但周博正还是不满意的。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平衡学校工作与教学工作,但八月底,周博正接到了通知:升职并调到另一所学校。

从个人角度来说,升职调离是最有利于周博正事业发展的,有人花了不少心思、付出不少代价都不一定有这样的机会。但说走就走还是有点留恋,毕竟这里是周博正成长的地方,这里有他太多奋斗的青春和挥洒的激情。

有一次周末,周博正去学校,遇到了以前的学生家长,也是位村居干部,他说了一句话:“是我们对不起你,没办法留住你。”周博正一时无语,却有点暖暖的感觉。

周博正离开任教第一所学校后,还有几次联考,学校有过第一,也有过第十三名。

已经有很多年没有组织联考了,但周博正跟肖校长一直保持联系,在电话里聊上一个小时是经常的事。

离开了第一所任职的学校,周博正也就离开了常规意义上的讲台,也没有了常规意义上的学生。九个年头算是教了十个班的学生,完整地带了八届毕业生,现在回头看看感觉还算是完成了任务的。

本来想一年就走,没想到呆了二十多年,并且还会继续下去。他觉得自己如同一叶轻舟,有激情的力量做橹,无惧风浪险滩,可以在江面上畅行,也能笑看岸边的山峦起伏。顺水溯洄之间,终不负年华不负自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