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总结59】不战而屈人之兵——《华杉讲透孙子兵法》20200
一、选书原因
想看懂《孙子兵法》,但全文仅有6000多字,以我的阅读能力,我不相信自己能看到多少深度的东西。所以找到这本书一起看,拓展自己的知识。
这本书内容有点多,所以计划用两周时间看。这本书共十三篇,406页,41万字。第一周看到第七篇,210页。第二周看完。
二、读书感想
这本书挺烧脑的,本来就是古文,很多看不懂的,而作者又通过十一家注孙子来解释,也就是以古文解释古文。而且举了很多历史中的战争作为案例,对我这历史相当于没学的人来说,实在是...看的时候心里是特别抗拒的,因为真的是太难看懂,太难跟实际结合,太难贯穿前后,但已经在读书群放话两周看完,所以只能硬着头皮看,毕竟押金100元啊。但看完后觉得挺爽的,我无知的脑袋里又收获了新知识,也刚好跟我前一阵看的《中国通史》有些关联,巩固了一些历史知识。
看了这本书和电视剧《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后,发现我之前看的万玮写的《班主任兵法》其实更偏向于三十六计。孙子兵法其实没有三十六计的故事那么吸引人。但华杉讲解的孙子兵法还是不错的,适合入门的我。华杉讲解中的很多想法确实让我挺惊讶的,但细细思考,确实很有道理。在B站找了一个讲解《孙子兵法》的视频,59集,每集半个钟,打算有空再看看。
孙子兵法说:五事七计,但这个计不是计谋,而是计算。打仗之前要先计算五事和七计,了解自己和敌国之间的对比。华杉认为做什么事之前,都应该计算一下自己离目标相距多远,在那些方面是相差很远,需要多努力的。
孙子兵法推崇先胜后战。即使孙子兵法中提到了十二诡道,但华杉认为通读全文,孙子其实是赞同通过各方面的计算,觉得自己能胜,才开战。而不是开战后,再想各种计谋来赢取战争的胜利。十二诡道只是作为辅助的方法。
孙子兵法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我前面读《班主任兵法》时也说过“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这是源于孙子兵法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战争的最高境界是通过破坏对方的计谋,不用出兵就能赢。第二是破坏外交,也可以不费一兵一卒。第三,迫不得已只能出兵迎战。最不好的办法,就是直接攻城,用人堆的方法去打仗,死的人多,赢的机会小。
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华杉认为最重要的不是知彼,而是知己。不要整天去想着对手怎么样,而应该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缺点,知道自己再做一件事情时的虚实之处。
孙子兵法说:训练、行军和宿营是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关于这三方面,历史中很少有故事,因为“善战者,无智名,无勇攻。”
孙子兵法说将有五危:必死,必生,忿速,廉洁,爱民。不怕死,贪生拍死,急躁易怒,不贪污,爱民如子。前面三条都很容易理解,可是为什么廉洁爱民也是将之五危呢?如果将太廉洁,爱名誉,则敌人造谣侮辱他,他就受不了,忘记了兵法和本谋。那爱民呢?华杉举了正反两个例子,刘备爱民,曹操打来的时候,刘备带着人民走,走得慢,被曹操追上。刘邦不爱民,甚至不爱子女,项羽追击的时候,他带着儿女坐马车逃,嫌人多,马车跑不快,把儿女蹬下车不要了,车夫夏候婴舍不得,又捡回来,如此反复三次,把刘邦起的想杀了车夫。华杉总结了一句,像刘邦这样“不必死,不必生,不忿速,不廉洁,不爱民”,就是人至贱,则无敌了。
孙子兵法说: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士兵们还不亲近你就罚他,他们就不服气,难以为你所用。士兵们已经和你亲近,但是你却不罚,他们就不好用了。这里华杉讲到驯养是人和人之间关系最深刻的本质,本来没有关系的两个人,因为思想上的驯养,成为了互相依赖的两个人。我觉得孙子这句话也适合于治班,治班虽然没有治兵那么难,不至于那么残忍,那么有心计,但是万物相通,治班也是要和学生亲疏有度,既要亲密,也要赏罚分明,才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孙子兵法说: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爱兵如子,他们才能和你一起赴深溪,俱死。吴起和士兵一起吃、一起睡、士兵长冻疮,用嘴巴为他们吸脓,士兵们为他打仗时都不要命。
孙子兵法说:深则专,浅则散。深入种地则专心打仗,如果离家近则心散,总想着回家。我在想学生学习是不是也一样,内宿则更专注于学习,外宿虽然条件好,但不那么专心。但也不能只一个量来衡量,比如内宿的学生可能会经常和同学玩,而无心学习。
孙子兵法说: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所以要慎战,最好不战而胜。我也经常忍不住对学生说狠话,其实这不是最好的方法,但这是最快的方法,有时学生不听话,又恰巧我很忙,我就会用最快的方法——生气来平息战乱。但其实恰是因为我没有又温和又快速的解决方法,才生气的,我不是生孩子们的气,而是生自己的气。虽然不至于亡国和死人,但说出去的话,如“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多少会伤人吧。这几年,我一直在修炼自己的脾气,也一直在学习不生气却能很好解决问题的方法。
孙子兵法最后一篇是《用间篇》,以前一直以为孙子兵法就是讲诡道、讲用间的,可是读完才知,用间是最后的。孙子主张的是不战而胜,先胜后战,而不是用诡道和间来赢得机会渺茫的胜利。
三、《孙子兵法》的九条思想精要
1.《孙子兵法》是讲以强胜弱,不是讲以弱胜强。
2.打得赢,也要算代价。
3.先胜后战,赢了再打。
4.要能等待,能忍耐。
5.一战而定。百战百胜,但胜而不定并无意义。
6.以正合,以奇胜,分战法是基本战术原则。
7.诡道不重要。
8.知己知彼,关键是知己。
9.孙子兵法不是教你打赢,首先是教你认输。
四、精彩摘抄
1.中国读书人的最高追求,宋儒张载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找靠山,是小人之心,也就只能是小人的命了。
3.不能等待,是巨大的性格缺陷。
4.小心你的焦虑性动作,那是最能毁你的。
5.“夫天下者有三戒:毋贪,母忿、毋急。贪则多失,忿则多难,急则多。夫审大小面图之,鸟用贪?衡彼己而施之,乌鸟用念?酌缓急而布之、乌用一急?君能戒此三者,于霸也近矣。”
霸天下的人有三戒:戒贪,戒忿,戒急。贪心,就会失去越多;忿怒,就容易有难;急躁,就会摔跟头。审查利害大小而图之,哪需要贪呢?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衡量彼己,哪需要生对方的气呢?斟酌事情的缓急,从容计划安排,哪需要急躁呢?您能持这三条戒,霸业就近了。
6.忘了本谋,这是我们每个人常犯的毛病,不仅仅是因为愤怒,任何的干扰都会令我们越来越远离本质的目的,而自己完全意识不到,追求枝节,而忘了本质。
7.“拙速”,曾国藩把它体会为“不疾而速”。从战略上来说,从人生道路来说,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实积累,每天进步一点点,二十年你就超过所有人。功夫都在平时,都在基本面。
8.为什么我们的趋利意识总是百倍于避害意识?主要是侥幸心理,赌一把。
9.记者是“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
10.做任何事之前,一是先考虑风险,二是考虑代价,第三才考虑利益。但有两样东西能使人犯错,一是利益诱惑,二是焦虑。
11.他首先假设干不成,只有他已经干成的那件事,他才认为能继续干成,最后他就成了集大成者。
12.人性的特点是要赢,但现实是很可能要输,要懂得认输。
13.皇上可以不懂军事,将军不能不懂政治。(校长和班主任)
14.判断力是创造力的前提,只有在判断中创造,才是真正的创造。
15.人性的弱点是一厢情愿。西谚云:我们相信一些事情,不过是因为我们希望他是真的。
16.成功是偶然的,失败是必然的。
17.“我白准备了,白浪费了。”这个观念就是兵法要反对的。
18.“以虞待不虞者胜”,还有一个理解,就是“机会是属于有准备的人”。人生就是不断地埋下伏笔,机会来的时候,你都准备好了。
19.知己知彼,我们关注的往往是知彼,因为认为知己是理所当然的。现实往往不是这样,现实是往往问题出在不知己。
20.先规划自己,让自己成为不可战胜的,然后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时机。不可战胜,在于你自己,能否战胜敌人,在于对方有没有给你可胜之机。
21.形胜,是在等待中积累,让自己不可胜,越来越强。势胜,是胜机出现,抓住机会,一战而定。
22.从个人来讲,行行出状元,就是专注、坚持。任何一个人只要专注一个领域,五年成为专家,十年成为权威,十五年成为世界顶尖。
23.一旦你想去跟某某争,你已经输了。动于“九天之上”的人,根本没觉得自己在跟谁争,只是被他带起的风刮倒的人,自己觉得自己的东西被他争走了。
24.当你在“九地之下”的时候,你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别人比自己风光。当你厚积薄发、横空出世,人人看你都是“动于九天之上”,别人想学你,得坐时光机器回到十年前去学,甚至回到你的幼儿园去跟你一起学起。
25.大智不彰,大功不扬,见微胜易,何勇何智?
26.气势是什么,首先是你内心强大,然后别人也认为你强大。
27.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28.每一个成功人士,都能体会到自己气势的变化,那真不是虚的,越成功,社会越认可你,你气势越大,所向披靡,做事越顺。
29.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30.山有多高,石头有多重,速度就有多快,谁能抵挡。(希望我能成为高山,推不动的学生,只要够重,就可以顺势而动,比谁都勇猛。)
31.不要试图解决所有问题,而是永远在问题中前进。
32.儒家说:圣人因为不知,所以知之;小人因为知之,所以不知。
33.兵法要反着学,要多往坏处想,别想得太美。首先不是学怎么算计别人,而是要学会不被人算计。
34.水无常形,遇到方,水就方,遇到圆,水就圆。
35.人生之路,成长之路,本来就是弯弯曲曲,进进退退,没有一帆风顺的。所以要有一个基本认识:弯路也是路,冤枉钱也是钱。不走弯路,就没有路,不花冤枉钱,就花不了对的钱。
36.功夫都是在没有故事的地方。(有点像: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孤独和寂寞,不抱怨不诉苦,日后说起时,连自己都能被感动的日子。)
37.不能做到有利才行动,使我们最大的弱点。我们行动的原因,往往是因为焦虑、压力、贪欲或愤怒,而不是真正的有利。
38.赵括纸上谈兵葬送40万大军,就如看到书上的猪,他也不知道猪肉什么味道。老师一讲,你就听懂了,一做习题,又不会了,这就有点像纸上谈兵。
39.读书之病,在于有胜心。不专注于我有什么体会,学到了什么,而是想着胜过他。胜心是读书学习的大病,跟同学谈论,要压倒同学;上老师的课,想挑战老师;读古人的书,还想胜过古人。一有胜心,读书就不是怀着学习的虔诚,而是抱着纠错的快感,不是“学习型读书”,而是“纠错型读书”。
40.什么叫学会,没法说。只有会的人才知道什么叫会。而且每过一阵子又发现自己不会了。这时候就是又要进步了,功力又要增长了。
41.莫贪小利,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不必可惜。看到利就想取,反而耽误正事,坏了大局。
42.“军有所不击”,这句话看起来简单,一听就懂。但对照一下自己,就发现没有做到事有所不干,没有做到应酬有所不去。
43.如果你每天忙的要死,恨不得抓住所有机会,最后是猴子掰包谷,没有多大成效,也没有真正的积累,不如停下来,好好计划一下,到底要什么。
44.人与人之间关系最深刻的本质,就是相互驯养。驯养,就是爱与责任,期待与依赖。
45.作为领导者,不是风风火火,忙忙碌碌,咋咋呼呼,而是镇静平和,不紧不慢,有充分的时间思考,有条有理,举止适度,一切尽在掌握。
46.曾国藩说读书,讲两条。一是每日坚持,坚持读一页一行都行,只要每天每日都读,精进就快,这就叫不疾而速。二是一本没读完,不动下一本。这样就不会留下一大堆半途而废没读完的书。
47.所有的疑心,都是怀疑自己。
48.在所有事物发展起作用的因素里,有一个终级因素,叫时间。要懂得等待,善于忍耐,并能够观察和利用时间带来的变化,并且能利用时间制造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