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姐复盘Day89―得到.第五项修炼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我们要解读的是一本管理学领域的经典,名字叫《第五项修炼》。作者彼得·圣吉在这本书里指出,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主动学习的天性,但传统的管理模式却压抑了这种天性,把一个个有潜力的人变成了平庸的螺丝钉,进而也让整个组织丧失了自主进化的能力。而一个组织能够拥有长期竞争力的关键,就在于他们有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好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自主进化能力。由此,他提出了“学习型组织”这个概念。
乍一听,你可能觉得这是个稀松平常的观点,不就是强调学习吗?但是请注意,这里的学习型组织可不是各种形式上的培训,而是指组织中的每个人都充满了学习的热情和能力,而这帮人在一起又能不断地相互激发,在创新和试错中促使整个组织不断进化。那如何才能打造出一个这样的组织呢?彼得·圣吉指出,关键在于从局部回归到整体,要在组织内部培养出一种全局观和系统观。为什么这么说呢?你听我给你解释。
你可能对拆解目标这个说法很熟悉,从小我们就被教导要把问题进行分解,这显然能让复杂的问题变得容易处理,但是无形中我们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就是失去了与整体的连属感,也不了解自身行动所带来的一连串后果。当我们想一窥全貌时,就得努力重整心中那些零散的片段,试着拼凑出一个整体,但这就像重新粘好一面破镜子一样,我们努力想要看清镜中的真相,但最后发现总也看不清,经过一阵子努力,干脆就放弃了。
彼得·圣吉在20多年前研究管理学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在这本书里所提出的构想与工具,就是要打破这个世界是由个别、不相关的力量所创造的幻觉。只有打破了这个老模式,才能让自己所在的组织,从一个貌合神离的僵硬团体进化成一个活的、健康的智慧体。没错,我们今天要说的《第五项修炼》,其实是一本1990年出版的老书,但它至今还依然是管理学领域的经典,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很多当今的企业家都认为书里的观点切中要害,直抵痛处,尤其是在充满变数的互联网时代,作者提出的理念依然能够有效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顽疾和弊病,对于重新塑造并激活组织的活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那些一直到今天还困扰着企业发展的顽疾和弊病是什么呢?作者在一开始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并且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如果让你去描述下身边大部分企业的管理方式,可能多少都有些类似,在这本书里,作者就归纳出了几个基本特征,你可以对比一下,自己所在的组织有没有同样的问题。
第一,就是目标导向,同时特别依赖测量考评,排斥无形指标,特别关注短期业绩考核质量,说白了,就是只看 KPI。管理层负责制定目标,下面的人就逐级承担目标责任。
第二,特别强调服从,认为管理就是控制。管理者经常用简单的协议纪律来压制各种潜在的冲突,把多样性视为问题,而结果,就是组织变得同质化。
第三是讲究对错。管理者重视解决具体的技术问题,这种问题往往非对即错,而对于模糊的系统问题往往视而不见,或者说确实是看不见。
第四,组织中的个体过度竞争,互不信任。在管理者看来,没有竞争就不会有突破和创新。
第五就是整体的缺失,整个组织都被肢解分离。这个问题,也可以理解为是上面四个问题共同导致的。
怎么样?你所在的组织是不是多多少少也有这些问题呢?这其实就是一度流行的管理体系所导致的。质量管理革命的先驱爱德华·戴明就曾反思说,他创造的这种管理体系其实很摧残人。自重、尊严、好奇心和学习的快乐,这些都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内在动机,就像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所说的一样,每个人都有寻求尊重和自我实现的动力,有超越自己的终极追求,但遗憾的是,摧毁这些内在动机的外力,在我们蹒跚学步的时候就出现了。
从幼儿园的小红花,到学校的分数名次,甚至到了职场,还是有各种各种的评比和分级,表现好的有奖励,差的就被惩罚。随着质量管理体系被滥用,目标管理、配额奖金和商业计划这些加在一起,几乎把组织里的每个人都变成了一个螺丝钉,同时也重重地消磨了人们内心的学习动力。可以说,这种流行的管理体系的核心问题,就是让一切都变得平庸了。因为集体智慧和活力的缺失,人们不得不越来越辛苦地工作。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很多组织以及组织中的个人,都在用行为上的努力来掩饰思维上的懒惰。
那如果长期处在这样的组织里受摧残,一个人的工作状态会受到什么影响呢?目光短浅,执着于短期事件,对系统的变化反应迟钝,觉察不到细小的危险,不敢试错也不敢犯错,满足于重复同样的工作,变得老练无能,甘于平庸,等等,这些都算是老生常谈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问题可能是你没想到的,我来跟你重点说说。
首先,最直接的一个后果,就是这种企业里的员工往往会习惯于“自扫门前雪”,这是因为他们只关注自己的职位,对不同岗位之间的因果联系缺乏感知和责任感。其次,对一个企业发展来说更致命的是员工经常会从外部找原因,认为对手在外部。这其实也是前一个问题的副产品,因为缺乏对整个组织的系统理解,他们就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在自己职位范围外产生的影响,而当这些行为产生了系统性的后果,反过来又伤害了他们时,他们就会错误地认为这些新问题都是外部造成的,是别人导致的。那你以为这个问题仅仅会导致组织内部的相互指责和扯皮吗?并不是。同一个行业的不同竞争对手之间,甚至于不同的行业之间,其实都是一个系统,都会相互影响。如果我们无法从内部找到关键的杠杆作用点,就永远无法有效解决外部与内部的系统性问题。不仅如此,作者还指出,缺乏全局视角还会让员工产生主动积极的幻觉,这还是承接着上面的问题来说的。如果我们总认为敌人在外部,那么很多积极行为本质上就都是针对外部敌人的攻击性战斗,是一种被动反应,只有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是问题的始作俑者之一,才能发起真正积极的回应。这种主动是我们理性思考的结果,而不是情绪的产物。
到这里,我们就了解了传统组织中直到今天仍然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哪些,以及处于这种问题企业中的员工会受到什么不良的影响。你发现没有,其实所有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缺乏系统观。那这个管理体系塑造的思维困境有没有可能被打破呢?当然有。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让一个僵硬的组织“活”起来,成为一个能够自主学习的“人工智能”,彼得·圣吉提出了五项修炼。他认为,要打破旧的管理模式带给人们的思维局限,就得要做五项修炼,它们分别是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这些词听起来可能有点陌生,接下来我就逐个给你解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