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创业圈科技讯息

年轻人,如果2018你还是这么创业的话,可是会死的哦~

2017-12-23  本文已影响1106人  企创网

企创网:先和各位读者道个歉,今天的文章又推送的比较晚。原因是临近年尾,工作方面的事情非常多,每日能够挤出来写文的时间比平日里更紧张,虽然小创的写文速度相较多数人已经算是快的。今天出差工作,刚刚回到家收拾得当,就赶紧来完成这篇推送。

事实上,关于本文的这个主题,如果小创要敞开了探讨的话,写出一篇万字长文并不困难。但是考虑到时间因素,本文尽可能言简意赅,这样小创可以节省时间,各位读者也可以节约时间。本文是小创总结和思考在即将过去的2017年,接触和观察过的百余家创业公司和创业者的得失后,对于2018年中国创业人的几点分享。

当然,秉持着成功的创业者各有各成功的原因,而失败的创业者往往都是相似的准则。本文所提炼的以下几个观点,是提醒正在创业和将要创业的年轻人,在2018年的创业过程中,尽可能避免以下几个坑:

一、平台梦真的该醒醒了

小创不得不感叹两件事:中国部分成功的互联网企业家的鸡血和鸡汤,对于后来的年轻创业者们,树立了十分负面的导向。在2017年小创接触过的创业者中,仍有差不多一半左右的人,表达了他们的“平台梦”。哪怕他们的现在的团队,只有两三个人,甚至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团队”。但是他们的理想,同样是一定要成为中国XXX的平台。

如果你和他们深聊,就会发现一件事:他们之所以想要成为平台,并不是他们对于平台的玩法十分熟稔,而只是被中国互联网十年间最成功的创业企业(主要以市值判断成功与否和大小),基本上都是平台型企业。比如阿里,比如腾讯。

然而,年轻的创业者,只记住了平台型企业的成功与光鲜,但却忘记了另外两件事:第一是这些平台型创业公司的诞生时间,无论阿里还是腾讯或者百度,基本上都是二十年前。那个时候,中国互联网的客观情况还是一片荒芜;而二十年后的今天,早已是山头林立。能够形成平台的产业,别说超大型市场,连垂直再垂直的细分市场都已经形成了各自的垄断巨头。

第二是这些平台型企业最终能够得以称之为“平台”,其必要前提是,形成对于某一行业和领域的绝对垄断。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要成为平台型企业,基本有且只有两条路:要么成为行业的垄断性第一名,要么就失败出局。这样的竞争强度,小创个人认为,连万里挑一的成功率都远远不够。更何况,是在垄断已经完全形成的今天。

二、得屌丝者得天下的思路要变变了

在中国互联网的草莽阶段,对于各家互联网公司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断争夺用户。为了用户数量,可以为期几年不盈利,甚至烧着风投的钱不断倒贴。这种商业思维的背后,其本质是在某一行业高速成长的阶段,如何能够最大程度地享受到趋势的红利,最为重要。只要乘势而起成功,未来再在合适的时机将护城河修好,赚钱就将是水到渠成事情。

在中国十亿的互联网用户中,屌丝用户占据了绝大比例。所以如果一家互联网企业追求用户数量上的成功,那就必须尽最大可能拉拢屌丝用户。哪怕企业本身心知肚明,这些屌丝用户,并不能为企业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利润。但就和网络游戏一样,人民币玩家虽然贡献利润,但是你总得让他们玩得爽,玩得开心不是?如何才能让他们玩得爽,自然就是要无数的非人民币屌丝玩家前仆后继当“陪玩”才行。

另一角度说,中国的互联网历程,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在行业发展的初期,多数用户普遍并没有付费的意识和概念。加之一些互联网企业为了营销不断推出“免费”甚至“补贴”,这也进一步助长了用户的不付费思维。所以在这一阶段,很多没有为企业创造利润的用户,并不是因为他们没钱,只是他们的意识还没有达到。但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国互联网早已告别了免费阶段,进入了付费阶段。如果在当下阶段仍然没有付费意识的用户,那多半就是真正没钱的屌丝用户了。

如今的市场环境,不会再允许初创企业长达数年不盈利。甚至很多创业公司在创办之初,就已经把盈利作为最最重要的目标。此时,如果你依旧抱有“得屌丝者得天下”的想法,可能等不到你得天下那天,你就已经被你的屌丝用户,活活给饿死了。更何况,如今的互联网屌丝用户,显然早已被喂养得更为饕餮。没有羊毛可以撸,他们可能都不会陪你玩。

三、沉迷“商业模式创业”的思维很危险

我们不得不承认,互联网行业的诞生,为一种新的“创业思维”,创造了不小的生存土壤。在互联网时代之前,我们很少听到某一行业某一成功企业家,每天在公开场合宣扬“我们要彻底改变XX行业的商业模式”的。哪怕,他已经成功到是这一行业的佼佼者。

但是你看过去的两年,所有之前哭着喊着“今天你不电子商务,明天你就无商可务”的互联网企业,都开始大手笔不断对线下布局,对实体商业买买买。曾经嚷嚷着要“改变商业模式”的互联网巨头都开始重新重视既有的商业模式的大背景下,初创型企业还有几分的资格和能力,试图再凭空创造和“全新的商业模式”?

在漫长的人类商业史中,无数的行业历经千年,甚至数千年延续至今。它们不断被一代又一代的商业参与者改进,才有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模样。一句现在已经是“互联网时代”了,这些“老黄历”还有什么意义,是否就能够彻底“颠覆行业”?

四、跟随型创业方式,成功率会越来越低

什么叫做“跟随型创业”呢?小创这里举个例子,大家就可以马上理解。在即将过去的2017年中国互联网创业圈中,有一个垂直行业空前热闹。这就是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领域,这一年挂掉了多少家二三线共享单车品牌呢?小创只举几个叫得上名号的:

悟空单车、町町单车、小蓝单车、3VBike、酷骑单车、小鸣单车、小鹿单车…

以上这些单车品牌,或许你听说过,或许你未听说过,或许你非常不幸地正巧踩雷其中一家或几家,押金打了水漂儿。但是这些单车品牌,从诞生到停运,长的不过一年多,短的甚至只有数月。为什么如此多的共享单车品牌,在过去一年扎堆死亡?其本质原因,正是小创所说的“跟随型创业”。

相比共享单车领域的两大巨头ofo和摩拜,以上单车的上线平均晚了一年以上。在ofo和摩拜过去两年间频繁、多轮、大体量融资的时候,以上单车品牌中为数不少的企业,甚至从未融到过资,仅凭创始人的自有资金便一腔热血闯入了这一市场。而在赢家通吃的互联网行业,结果自然是难逃一死。

如果你看懂了2017年的中国互联网共享单车之殇,你就应该深刻明白一件事:在接下来的2018年,跟随型创业的成功率,将会进一步降低,直至完全没有希望。

五、“创业表演艺术家”未来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让我们一起为梦想窒息”。

这样的口号,或许未来将被永远记录在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历程史上。它显然绝不是一种正面的形象,而更多是为了警醒后人:在任何一个行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总是难免有个别头脑发热的个人和企业,妄图以“大跃进”的方式,用一年时间完成本该十年才能完成的事情。而惨痛的结局教育我们,违背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必然不会成功。

创业作为所有商业活动中难度最高,过程最苦,成功率最低的事件,原本应该是无比严肃和冷静的事情。但是在过去几年的互联网行业中,却出现了正好相反的氛围:创业成为一种时髦,一种潮流,甚至是一种游戏。

为了炒作概念,媒体曾经一度将“90后创业者”炒上了天。但是这些“90后创业者”,往往如流星一般,绚烂只是瞬间,之后便是形象的迅速陨落。年轻人朝气蓬勃,有旺盛的精力和表现欲望,这原本无可厚非。但是这样的心思,是否应该通过以创业这样的形式,甚至是“表演型创业”的方式释放,这十分值得商榷。

我们不得不说,走过了2017年的中国互联网行业,似乎人们对于“情怀”和“梦想”这样的词儿,越来越麻木,甚至反感起来。

六、不To B,不To C,而是To VC的想法最好彻底断掉

商业表现形式虽然有千万种,但是却万变不离其宗,要么是服务于商家,要么是服务于个体。无论这种服务是实物,还是虚拟,但服务对象始终都需要非常清楚。

但是在中国的互联网创业潮中,一度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就是创业者和创业团队,一点都不在意他们的产品服务对象。他们每天的工作只有一件事:如何哄投资人和投资机构开心。投资机构希望看到什么,团队都会倾尽全力完成,哪怕是通过造假的方式。

目的也很简单,因为这样的团队从创立之初,其真正的盈利方式,就是从投资机构搞到钱。什么项目,什么产品,什么市场,统统都并不重要。只要能够哄得金主开心,钱自然就可以骗到手。相比苦哈哈地做产品,做营销,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显然哄骗某一特定对象更为轻松。

这一怪象的巅峰期,甚至达到了部分投资机构也顺水推舟,帮助“创业公司”一起造假,骗下一轮的投资机构入局,然后自己就能套现离场。

热钱涌动的时候,这样的玩法或许还有一定的生存空间。但市场转冷了,谁在裸泳,大家看的一清二楚。投资机构只会越来与成熟,越来越完善。留给To VC“创业团队”的时间,显然不多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