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你为什么没有特长”引发的思考
最近在求职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形形色色的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有个国企的人力问我:你怎么没有特长?其实呢,这个问题说起来,真的不是一句两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我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可以说是因为,我的家乡确实是一个特别特别小的小县城。也许你会说,再怎么说也是个县城吧,不会是农村啊,那你又怎么没有培养你的特长呢?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回答起来很简单,又很复杂。
说简单是因为国内每个县城的发展状况都不平衡,而我就恰恰生活在了一个宛若农村的县城。就拿我读高中的县城和我出生的县城来比,就存在着悬殊的差距。具体来说,同样是县城,在我读高中之前,我几乎没有见过七层及其以上的楼房,不仅如此,绝大多数见到的都还只是些平房,而且都是八九十年代的老房子,甚至都不如新农村的瓦房;而在我读高中的那个县城,却是一个高楼林立,马路宽敞,车辆众多的地方,在我初次来这里的时候,我才感觉到原来我一直生活的县城是个“假”县城。然而令人唏嘘的是,我出生的那个县城恰恰又是一个徒有小康县之名的极其贫困的县城。造成这种尴尬境地的原因,有很多很多,或为部分官员为了应付国家政策,完成指标,以便为今后升迁打下基础,虚报申请小康县;或者是由于县城没有实业,经济基础差,二三十年几乎没有发展和建设;又或者是由于长期生活在县城里的老百姓,哦,对了,确切的说是像当时的我一样几乎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的老百姓因为没有见识过,所以安于现状,并不觉得自己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状态有多差,也就无所诉求。这不禁又让我想起了曾经有一年,某上级领导在亲眼目睹了坐落在我家乡附近的某矿区居民的生存状态后,立即决定划片盖棚户区大楼,解决矿区居民的生活居住条件的事情。那个时候我只有十几岁,我只记得,在那早些,我也去过一两次矿区,那里的人们大多生活在大山上,也可以说是矿山上吧,他们生活的区域不必说没有像样的厕所,甚至连生活吃水都得去山上的水井里挑水。难以想象这是二十一世纪我的家乡周围的地方。
说复杂,是因为我还有过这么一段经历,给我的人生带来了一些变化。读高中之前,我只去过周边的几个更加贫困的县区,所以在那之前,我安于这种生活,我无所追求。而这又不得不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说,在我看来,整个城市是一个城市生态,是一个循环体系,经济 教育和建设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拿教育来说,我的家乡一直在响应国家号召,努力提高教育水平,我的家乡确实不乏知识层面上相当出色的教师,但是为什么每年考上本科的学生就永远那么少。在这个问题上,我更愿意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去追寻为什么在这个县里,愿意努力学习的孩子那么少。绝大多数孩子和我一样,眼里的世界只有身边的方寸间,大家彼此都几乎零差距的生活着,因而心里很难产生学习的欲望和激情。即便你会说,在二十一世纪几乎每个家庭都有电视机,即便他们眼界再窄,他们也总归看过电视吧,看过大城市的繁华吧,为什么我会说他们缺乏激励他们自己的动力呢呢?其实,这缘于在寻求比较时,人们总会选择自己所认为的和自己处于相同水平的人。举个例子来说,长期处于全班倒数十名的学生几乎不会在意全班前十名的学生的人选发生了什么变动,他们只会在乎和自己同样长期处于全班倒数十名的学生,一旦这其中有人在学习上大幅度进步,就会激起他们内心的涟漪,他们才会提醒自己警惕起来,也要努力一点点。我家乡里的小孩,很多都如同我一样,不乏去过市区的,然而很少有见识过处于同一行政级别的县城的发展状况,因而也就应了那句“没有对比,也就没有伤害”这句话。在我见识了我读高中的那个县城之后,我更是深深地感受到发展这个词意味着什么。在这个经济发展很不错的县城里,学生几乎都有一些特长,有学过美声的,有学过钢琴的,有写剧本好的,有知识面广的。。。而我呢,我没有特长。或者说,过去的十五年里,我从来都不曾去培养特长,也不曾去寻找自己身上的特质,我甚至觉得我都不了解我自己,我只是一个每天按时上学按部就班的学生,我没有什么梦想,只是老师教,我觉得好玩,我就学,这可能是最没有功利心的一种学习状态了吧。这所高中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些震撼和思考。除此之外,在这里,我被班里的同学发掘了自己身上的特质,比方说,声音很好听,甚至在班里有一个音质更好的男生——学过美声的男生的前提下,班里推选了我去参加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而且获得了一个名次。其实,在我人生的前十五年里,我一直是一个比较羞涩的孩子,可是在这里,在大家的支持和肯定下,我在台上可以毫无心理负担的洒脱的去表现自己。然而现在,我却又觉得自己没有了特长。我发现,越是在环境很优越的情况下,我越是容易被感染,被熏陶,被鼓舞,越能让自己表现得很出色;但是,从那以后我又仿佛再也没有遇到过当年那么好的环境了,因为大学里的同学,还有很多像我家乡那样的环境中出生的孩子,而且他们长期处于那个环境之中,不曾像我这么幸运的有过这般的美好经历,甚至他们很多都没有察觉到这些,深入其中却不自知。而我,也在大学时开始怀念那个人才济济的高中生活,然而一切都已经逝去。我经历了短暂而又深刻的三年的美好生活,在那之后的几年里,我开始慢慢的沉寂起来,我不想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即便在参加集体活动里,大家还是推举我在节目中站在最中间的位置。
因此,在我看来,脱贫,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真的很重要,而难度又是那么的大。国内有太多贫困的地区,不止是经济的贫困,更多的是思想的贫困。人们并不觉得自己贫困,只是想要的是更多的钱,以至于贫困家庭在脱贫路上经常出现返贫现象。而我认为脱贫要的是发展,是经济 教育和建设等全方位的发展。口袋里有了钱,没有看到建设,眼里就没有动力,不利于激发学生发自内心去追逐梦想,从而拖慢教育发展的进程,让这座城中一代又一代的人淹没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成为时代的孤岛。别让“逃离”,成为仅有的几个曾经离开过孤岛的人心中唯一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