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亲子成长迹散文特辑谈天说地

养娃策略

2023-06-06  本文已影响0人  九九归一啾啾

以孩子为导向,还是以成绩为导向?不得不说,遵从自己,不顺应主流需要莫大的勇气。

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们的智力发展,不了解他们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的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 苏霍姆林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给教师的一百封信》

苏霍姆林斯基为什么能取得教育事业的成功?因为他热爱教育事业,在教育方面有超强的洞察能力。高兴、高效、成就感,每天生活在巨大的幸福和成功之中。

中国教育先驱-陶行知《自勉并勉同志》:

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

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多少白发翁,蹉跎悔岐路。

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

姚明和韩寒,两个不同领域的成功人物,他们没有走高考之路,但姚明出生于篮球世家,很早就在身高上超出同龄人。

韩寒在高中时两次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却挂科而退学,最终在文学上取得巨大成功。

普通人是否有明显的禀赋倾向?答案是有,观察身边人,李同学擅长做生意,而我同理心强,喜欢探究事物的本质规律。

每个人生来就有求知欲和好奇心,每个人都想做更好的自己。孩子的好奇心被禁止,包办、管控、死记硬背,只要求学习和听话,孩子无法做自己,有点时间只能刷手机和短视频。

毋庸置疑,发展自己和学习要求取得平衡的孩子最有可能成功。

有梦想才有目标,有目标才有计划,有计划才有行动,有行动才有成效,有成效才有奖励,有奖励就更想做,这是自驱的闭环,是永动机。

帮助孩子找到梦想,成为她想成为的那个人。

禀赋就是一个人求知欲和好奇心的方向。

一个人总是看到自己的不足,容易生命价值低。经常被批评、指责、打骂的孩子很难有自信。

如何判断孩子的禀赋倾向?

1、喜欢做,学得快,学得好。

2、带孩子去各种地方,多元的地方,才有机会让孩子呈现,创造机会,给他自由,给他资源,发现禀赋,沿着禀赋培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