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力变化曲线再看如何安排自己的一天

2022-04-26  本文已影响0人  班_

这篇内容是在读《认知觉醒》时记录的笔记,包括图片也是来源于这本书。

之所以要在读过书后记录笔记,因为它帮我重新认识了「为什么要把困难的事情尽可能安排到一天的清早/上午去做」这个理念。

有效学习的关键是保持极度专注,保持极度专注需要花费精力,而精力是极为有限的,并且,这有限的东西一定是用一点少一点,所以从一天来讲,如果没有采用必要的办法关注、留意、弥补精力,精力曲线成一个逐渐降低的形态。

5f50e91e81bea9d335fd51a24ae4e8d4.jpg

同时,做事情(困难的事情)会消耗精力。比如,看书、学习、运动,想要开始做这些事,(相比吃喝玩乐)多数情况下需要给自己做心理建设,需要花费精力来调动自己。

那么,很显然,在我们有精力,精力水平尚且充裕的状态下,做这些事就会比起在精力水平降至低点的时候容易。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清早我们往往神采奕奕,充满斗志,而到了晚上就会无精打采,只想休息(或只想做一些轻松的事)。

这么看,众多时间管理类书籍中所提出的「把困难的事情放到早上来做」,不仅仅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在了解事物发展规律后的自然而然的选择。这种策略,以省时省力为考量原则,旨在让人在高精力水平下花少量的时间把事做完,而不是让自己在低精力水平下花大量的时间把事情做完。

接着说,精力虽然越用越少,但也有办法让它下降的速度慢一些,那就是一边使用精力,一边去补充精力。怎么个补法?在做事的过程中穿插适当的休息,利用休息的时间让精力水平得到修复。也就是说把「主动专注+主动休息」作为一个整体的单元,在工作中或学习中,完成一个单元再开启下一个单元。下图展示了在这种模式下精力水平的变化方式。

640.png

所以,在做事的时候,不要盲目地追求时长,而是当感觉自己有些分心,难以集中注意力时,就应该停下手中在做的事,去主动休息。看似主动休息,花费了时间,但最终它能让你的精力值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高水平运行。真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呀。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休息一定不是刷手机,看视频,因为这样的“休息”依旧是消耗精力的,只是它是一种被动消耗精力的事。正确的休息方式可以是活动身体、起身喝水、做做冥想等。总之要尽可能避开互联网上杂乱信息的干扰。


640 (1).png

另外,如果担心自己暂时无法适应「主动专注+主动休息」的模式,不妨用一个工具帮助自己:番茄钟(在手机的应用商店里搜索“番茄”,就能看到各种番茄钟工具,我用的是番茄ToDo)。你可以根据自己能够专注的时长,将它设置为单次专注时长,比如25分钟,然后在25分钟内让自己摒弃一切干扰,只专注于手头的事,当25分钟结束后,它会给你一个5分钟(也可自己设置)的休息时间,提醒你去休息,这样就能轻松做到专注+休息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