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小学数学教学中“必备品格”及其培养途径
引子:2022版课程标准要求,要以加强正确价值观引导、重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育为目标。那么小学数学需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必备品格呢?特此转载下文,共同学习一下。
小学数学教学中“必备品格”及其培养途径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订阅 2019年8期 收藏
汪华
摘 要: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核心素养中的必备品格容易受到忽视。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必备品格的培养,可以为数学知识的学习提供动力。必备品格通常包括自律品格、合作品格、责任品格等。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必备品格;培养途径
自从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被提出以后,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以及解读可谓是汗牛充栋,在众多研究当中我们发现,研究者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关键能力上,而对必备品格的研究显得有一些淡化。这里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应试的需要,使得老师更多关注学生的能力,尤其是解题能力(与思维能力密切相关);二是品格的形成,需要依赖于具体的知识学习,而当人们研究知识学习的时候,重心自然就会偏向到关键能力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作为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对必备品格的理解及其培养不可忽视。从这一理解出发,笔者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对必备品格进行了浅显的研究。
一、数学学习自律品格
我们国家将核心素养表述为“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亦即不但重视能力,还要重视品格,品格与能力同时成为核心素养的内涵。其实这样的认识非常符合中国教育的传统,就算是像数学这样理性的学科,强调品格也是一直以来的教育观念。只是作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当我们强调数学学科中的必备品格培养,首先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自律品格培养时,显然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品格之品,在于品质,也在于品位。数学研究的对象是数与形,数与形对实际生活中的事物抽象的结果,也有可能是数学学习与研究者大脑当中构建出来的结果,但无论如何有一点需要肯定的是:在数学的严格逻辑的作用之下,数与形的构建过程并非天马行空的过程,而是遵循数学逻辑进行演绎的过程。这个过程当中应当具有鲜明的自律品格。
比如说,在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学生得到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通常情况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都是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演绎得来的,因此这个演绎的过程就是教学中的一个核心过程。笔者在教学中,先创设一个情境,跟学生一起回顾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以让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得到清晰的重现;其次就是进行一个演绎与变化的过程:借助于现代教学手段,利用flash这一软件,给学生呈现一个长方形被拉斜之后,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其后提出问题:在这一变化过程中,长方形的面积会发生变化吗?长方形被变成了平行四边形之后,如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而在后续的思考中,学生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会想到此前的长方形的面积及其计算公式。因此,思维的重点就在于:变化后的长方形也就是平行四边形,其面积可否用原来的长方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如果不能,又应当如何计算?
在这样的逻辑推理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可能偏离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轨道,无意当中,他们走在了一个思维自律的探究道路上,数学所固有的严谨逻辑,会让他们形成数学推理必须严谨的默会知识。而这一认识如果迁移到生活中,就会让他们形成自律的品格。
二、数学学习合作品格
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一直倡导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在核心素养培育的视角下,我们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既要关注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有效地建构数学知识,同时也要关注合作学习本身,即学生具有什么样的品格,才能让他们更好地进行合作。基于对实践的总结,我们发现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品格是:对合作对象的尊重。
合作学习通常采用同组异质的组合方式,同一个小组中,通常是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搭配组合。那在合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指导学优生站在中等生和学困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理解他们知识的不足与思维方式的缺陷,这样学优生的智慧才能为中等生和学困生所用;后两者对前者的尊重也是必需的,因为在小组之内,他们就是“小老师”,不能因为他们讲的没有老师那么清晰,也不能因为他们在本组不如其他组的“小老师”,而对他们有所轻视。这是宏观层面的合作品格的教育与培养。
从另一个角度讲,数学自有其必备品格,但就小学数学而言,其必备品格必须既具有数学的特性,又必须拥有教育的品格。也就是说,它应该能够培养学生“关联地想象”,以促进其学习;引导学生“数学地思维”,以发展其思维。这样的观点实际上是提醒我们,在合作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学生合作品格的时候,离不开数学学习这个关键任务。
例如,在教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的时候,一个有效的抓手,就是学生曾学习过的乘法分配律、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以及一些具体的问题,等等。强化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这些数量关系的认识,最佳选择之一就是合作学习。在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统一要求由中等生或者学困生去写相应的字母表达式,而让学优生去判断、评价,基于上面的合作品格教育的要求,紧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的数学学习要求,可以实现数学知识与合作品格的有效融合,从而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形成合作品格。
三、數学学习责任品格
从宏观的教育角度来看,发现今天好多小学生无论是在数学学科,还是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都缺少一种责任担当。他们认为学习是被迫的,而这一认识背后就是责任品格的缺失。那么在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能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责任品格呢?这是一个看起来容易回答,但是到了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却难以下手的问题。因为责任品格的培养是必须的,但是与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联系起来却是困难的。对此,笔者做出了这样的努力,现仍然通过“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这一知识的学习来说明。
在创设情境的时候,笔者借助于磁性积木,在黑板上依次吸上了1个、2个、3个等三角形,并且每一次都提出问题:现在要用几根小棒?随着三角形的一个个增多,学生的答案也从3,变成6,变成9……等到三角形的数量比较多的时候,笔者提出的问题是:如果我想摆x个三角形,那需要多少根小棒呢?
如果不出意外,此时学生的思维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有些学生会这么想、这么说(常常是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在小组内说):x个三角形是几个三角形?——这类学生虽然是极少数,但是暴露出来的问题是他们完全缺乏用字母表示数的意识;应该是x个3吧——这里学生有字母表示数的意识,但没有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的意识;应该是3x吧——这类学生已经形成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的认识,但没有足够的自信。
遇到这些问题怎么办,笔者的选择是:一是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以及与他人的交流去解决问题;二是学习的结果必须接受老师的检查。强调自主与合作,是让他们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强调接受老师的检查,是让他们认识到,必须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负责。提出这两个要求,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学生的学习过程都是认真有效的,自己对自己所选择的学习方式负责,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负责,这就是责任品格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