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日报》:许志安出轨新闻背后的最大赢家
昨天的微博真热闹,从一大早“巴黎圣母院着火”的刷屏,到下午香港《苹果日报》爆出“许志安出轨黄新颖”,从上午微博热搜前十中6个与“巴黎圣母院”相关到下午6点前终于演变成如下画面,明星的出轨新闻迅速登上头条,新闻的两位男女主角毫无疑问成为众矢之的,男主角召开发布会表示“暂停工作”,女主角则被公司封杀,唯一的赢家是爆出出轨明星背后的这家媒体——《苹果日报》,唯一的信息来源、刷屏的转载,一天之内新增200万+新注册用户。今天的文章不谈出轨,纯粹从媒体研究的角度来解析下《苹果日报》。
苹果日报是谁?
《苹果日报》在香港又俗称“水果日报”,是香港第一家用彩色印刷报纸的媒体。由黎智英于1995年创办,区别于金庸创办的《明报》走知识分子路线,林行止创办的《信报》走财经新闻,《苹果日报》的创办则标志着香港报纸高度市场化、竞争激烈的新阶段。一方面,代表着主流泛民主派政治立场。另一方面,又代表着狗仔队文化,低俗,色情。政治立场偏向支持民主及自由意志思想,经济立场偏向利伯维尔场主义。《苹果日报》鼓吹创新及「出位」。它透过读者会去掌握读者的喜好,在最快的时间内满足读者的需要,总之是由消费者(即读者)决定一切。
以读者喜好来决定新闻,而不是向读者去报导新闻,是苹果日报最独特的地方。
商业成功因素: 市场、编采、运营方面的突破
01 市场策略
创办初期,打破当年香港报界一致定价5元的共识,通过赠送优惠券将报纸单价定为2元,以低价迅速抢夺市场份额。在全天候宣传攻势配合下,报纸创刊当天,销量即达20万份,成为当天全港销量第二高的报纸。
02 创意采编
1. 彩色、精美设计吸引读者。针对当时报章大部分以黑白为主,单调乏味的传统编排,《苹果日报》效仿当时的《今日美国USA Today》,采用全彩色印刷、大量图片、精美的设计排版,吸引读者。
2. 内容:不同于依靠记者挖掘新闻的传统做法,《苹果日报》鼓励读者爆料,类似今天繁荣的自媒体,“让每个人都成为信息源”,这种方式一方面帮助了解读者口味,同时又以低廉的成本获得独家消息。
3. 引入“狗仔”。为了迎合读者的八卦心理,苹果日报引入“狗仔队”,跟踪偷拍艺人的独家新闻,并曝光获取销量。这种方式沿用至今。某种程度上,虽然帮助报纸获得了销量,但也是苹果饱受争议的一个方面。
03 动新闻
2009年,随着互联网视频技术普及,苹果日报启动了“动新闻”项目。所谓“动新闻”,即是除了传统的文字、图片意外,以創新剪接手法,幽默旁白,配合動畫,將新聞變成生動有趣影片。2009年,动新闻率先在台湾《苹果日报》网站播放,不久见于香港版。“动新闻”的编辑会运用想象力,以计算机动画“重组”事件,让观众身临其境。不过,新闻内容颇多争议。
04 会员制
就在上周,苹果日报宣布从2019年4月10日下午3时起正式实施会员订阅制,成为会员后,可于4月10日下午3时后继续观看《苹果新闻网》全部新闻及精彩内容;如不是会员,则每日只可在「实时焦点」看到一段由编辑部精选的「编辑推介」文章。在当前大多数媒体以“内容免费”吸引流量的背景下,苹果日报的这一做法当时流失了很多读者。
谁知道今天下午苹果独家爆出的“出轨”新闻则在今天一下子吸引了180万新增注册用户,其中爆出的视频新闻获得了200万点击量,5.6万的like,对比下香港700万的总人口,这个浏览量相当可观了。而且这还没算上微博上的热门话题浏览量。也不得不感叹一声:信息泛滥的今天,“内容为王”,“独家报道”才是最大的流量吸引力。
争议
苹果的营销策略帮助它取得了商业的成功,但所谓一体两面,同时也为它带来了争议,一个普遍的标签是“无节操”“毒苹果”。反映在新闻娱乐化、不客观报道、报道失实。2008年四川大地震,长实集团主席李嘉诚捐出1.5亿港元救灾,但《苹果日报》公然讥讽,同时用“天谴”诅咒地震罹难者。2012年2月,《壹周刊》就李嘉诚的健康捏造谣言,称其心脏不好,长实集团迅速澄清。Facebook专页也曾指出苹果日报是连续于2016年及2017年间被找出最多错处的香港媒体。
备注:本篇部分内容参考了由Gary Tang2014年发表在《国际新闻界》上的文章《报人、报业与香港社会变迁:明报、信报和苹果日报的个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