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密码》读书笔记——美国小说史(三)
由于一战及战后庞大的作家群的诞生,让美国在以后的三四十年里面一直不能有非常大的突破。很难在(二三十年代)那个黄金年代之后,找到比那批作家更了不起的、更有影响的新作家。四十年代里最重要的小说家还是二三十年就成名并且已经取得巨大成功的那批作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一批新的作家才在他们前辈大师们的重压之下,终于缓慢地拱出来。这一批后来同样统领文坛二三十年之久的作家,以诺曼·梅勒和欧文·肖为代表。梅勒的著名战争小说《裸者与死者》,欧文·肖的战争小说《幼狮》,在二战以后使这两个作家崭露头角。在二战以后使这两个作家崭露头角。后来他们走的路是完全不一样的,欧文·肖是个审时度势的作家,他可能较早预见到了二战之后会有一个长时间的和平期,所以他的小说逐渐转向了消遣,他变成了著名的畅销书作家。而梅勒的小说在相当长时间里还是传统文学的主流,依然是主流的纯文学。
有趣的是,二战后美国最著名的作家有一大群都是犹太人,有六个在世界文坛上鼎鼎大名的作家:菲力普·罗斯,他的代表作是五十年代出版的《再会哥伦布》;马拉默德,代表作是《伙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两位犹太小说家索尔·贝娄,和用古意第绪语写作的辛格;还有梅勒。这五个作家的创作形成美国文学当时的主流,美国文学的主流作家也是世界上被阅读最多的作家,而这个群体悉数是犹太作家。这个时候美国还出现一个作者认为是美国小说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或者是世界小说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上帝知道》、《出了毛病》的作者。他也是一个犹太人。这六个小说家统领了世界的小说。
美国二十世纪中后期有一个比较特异的现象,辛格是一个波兰人,移居美国,成为一个美国作家,还有一个鼎鼎大名的博纳科夫,比绝大多数诺贝尔获奖作家名气还要大得多,原是俄国人,年轻时就用俄文写出了《黑暗中的笑声》等名著,到了美国以后该用英文写作,写出了让世界瞠目结舌的《洛丽塔》,成了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一个用两种语言写作都取得巨大成功的小说家。
二战以后,全球都有一个新的现代主义风潮。在欧洲最著名的是法国的新小说派,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出现了一批新的形形色色的现代主义小说。有冯尼格特,有巴思,有巴塞尔姆。他们的创作后来有的被定为黑色幽默,也有的被称之为后现代主义。他们的小说已经与我们传统阅读的小说有很大不同,带有强烈的现代主义色彩,或者是后现代主义色彩。他们是一批光怪陆离的小说家,他们和形形色色的充满实验色彩的美国电影形成非常好的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