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童年

菌子味的夏天

2020-08-16  本文已影响0人  缤纷涂鸦墙

细雨、森林、草地、野兔、松鼠、菌子…这就是我们家的夏天。

清晨五点,一家的大门开了,又一家的大门开了,出门的人大都身披雨衣,脚踏雨鞋,背挎竹篮,手持撬棍。不用为这感到奇怪,他们是到山上去了,在我们这里找鸡枞得赶早!在朦朦雾雨中,路上行人漫不经心的享受着清晨的宁静。待他们走到山中时,已是天明,这时候他们直径走到某个鸡枞窝边,尖锐的目光总能把青草覆盖着的鸡枞寻到。看,他把竹篮放下了,不用问也知道,他遇到“大货”了。

鸡枞因为稀少而珍贵,而菌子漫山遍野都是。每年夏季到山上找菌子是我们家必不可少的活动,即使农活任务重,都必须抽出一天时间上山。

找菌子就不用早起,太阳出来时大人背着篮子,小孩子东走西顾,看到野花采一朵,看到野果摘一个…沿着弯曲的小路走到山林深处,菌子这儿一朵那儿一群的,可食用的放在篮子里,不可以食用的就会遭到小孩的摧残。越走越远,翻过几个山头,家在何方也摸不清楚了。午饭就吃带去干粮,直到下午两三点,篮子快满了,我们才踏上回家的路。这个时候小孩子的兴致已经快消耗殆尽了,规矩的跟在大人后回家。到家再把菌子分类放在簸箕里或者晒干,或者晚上就把它炒了,一盘又麻又香的菌子可以让人的食欲大增。而晒干的菌子会出现在十一月杀年猪的餐桌上,过年时的土锅里。夏天的味道被留到了冬天…

小时候跟着父母上山,我们找的是不可食用的毒菌子,北方孩子用雪打仗,而我们这个地方的南方孩子用菌子打仗。我被围攻了,堂哥哥和姐姐一起向我进攻,滑溜溜的菌子拍到脸上,衣服上。最终戏耍变了味,打仗变为真打,吵得不可开交,在大人的干扰下几个孩子各扭一边…看到奇怪的虫子又几个人凑在一起研究探讨。

不知名的“菌美丽” “绿头菌”

给我大上一课的莫过于抢鸡枞,我一直以为谁首先看到就应该是谁的,结果是谁先挖到手里是谁的。当年年幼的我看三四个大人在一个小山坡上争先恐后的寻找。一个大人甚至都来不及把根部挖起来,直接用手把鸡枞中间折断。我和小伙伴在一旁被这种场面吓傻了眼。当然,争鸡枞事件也并不常见。

此刻窗外正是绵绵细雨,远处山头亦然是朦朦胧胧的,明天又是上山的好时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