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赖孩子

2024-05-12  本文已影响0人  紫菲俞_从心

对爱抱有神经症需要的人,由于对人心怀敌意,所以他们往往无法直接、坦率地去追求爱。

父母通过欺负孩子的方式,想让他更加关注自己。他们的潜意识在对孩子表达:希望你能多爱爸爸妈妈一点。

这就和孩子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而做坏事一样。

对孩子而言,被父母训斥比被父母无视好的多,所以他们才做坏事。

颠倒亲子角色的父母无法直接向孩子撒娇。他们在向孩子间接撒娇的同时,还对孩子抱有攻击性,他们将对孩子的敌意包装成管教使之合理化。

父母尤其希望他们依赖的那个孩子能多多关注他们,希望那个孩子如他们所愿,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

然而与此同时,他们又对那个孩子怀有敌意。这是因为他们对他抱有依赖心理,父母会要求那个孩子为他们当牛做马,当这些要求无法实现时,他们就会心怀不满,从而对这个孩子产生敌意。这就是所谓的依赖性敌意。这样的父母用“举着打狗棒招呼狗——理你才怪”这一俗语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

颠倒亲子角色的父母从儿时起,就未曾成功地解决过自己的心理问题,他们一直带着那些问题生活。时至今日,那些悬而未决的心理问题已经堆积成山。他们越年迈就越固执、越孤独,因此想对孩子撒娇的欲望,对孩子的恨意和依恋也越来越强烈。

父母依恋孩子,想要独占那个孩子。结果,孩子便会认为与父母之外的人亲近就相当于背叛了父母。孩子被迫去当一个不像自己的人,他们放弃了做自己,这让他们觉得整个世界都与之为敌。

最终他们变得无法与人亲近,无法和他人进行真正的情感交流。

父母独占束缚着孩子,而被束缚的孩子在面对周围的世界时,会在心中竖起坚固的屏障,那是一道心墙。要破坏这道坚固的屏障非常困难。

而且由于亲子双方的心理活动都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角色颠倒的亲子关系被隐藏起来了,所以在周围的人眼里,他们就是其乐融融的一家人。


在我很小的时候,耳濡目染,听说过许多村里邻居的、亲戚的各色各样的家庭事件。与此同时,我自己的姥姥家族和奶奶家族,他们各自的家庭关系,也让幼年懵懂无知的我,隐隐感觉哪里有一些不舒服、不对劲。

解开这个谜底,竟然用了几十年。

对于不识字的祖辈来说,这些理论是根本不可理喻的,他们也不认为这是什么家庭创伤。他们一代又一代的忠诚于迷信于不得不服从于自己的上一代,以保证能够在这个世上活下去。

大多数的家庭都在这个漩涡中流转。感受到痛苦的那一个,也不知有何种妙法如何解除痛苦,在无解的无望中轮回。家族里也总会有既得利益者,悄悄的在自己的世界里暗笑。

却原来,都是潜意识的纠缠交互,塑造了现实世界里的悲欢离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