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慌的孩子|是聪明的表现吗?

2018-12-30  本文已影响0人  牛皮膏药

会说慌的孩子|是聪明的表现吗?

一位朋友的孩子6岁,在幼儿园的时候把自己的铅笔借给了一位同学,但是没记住对方在哪个班,所以没有要回来。

到家之后问铅笔哪儿去了,孩子今天说忘学校了,明天说不记得了,最后我朋友逼的急了,孩子就说,被隔壁班的同学抢走了。

后来妈妈带孩子来学校了解情况,才知道事情的真相。

在整个过程中因为孩子自己忘记的原因,一直在撒谎,而妈妈因为担心孩子被欺负,一直在逼问。可以想象如果是位再冲动一点的妈妈,孩子可能就挨揍了。

孩子说慌的原因很多,大人必须先了解说谎这个行为的形成原因,才能更好的判断孩子的行为。

Part 1 说谎的成因

多伦多大学终身教授,发展心理学家李康和他的团队,用了20年的时间研究孩子说谎这一课题。他就给出了一个与我们传统认知不太一样的研究成果。

他带团队曾和来自世界各地方的孩子玩猜谜游戏,孩子们需要猜卡片上的数字,如果猜对会得到奖励。

但是在游戏过程中,研究人员会借故离开房间,并且告诉孩子不可以偷看卡片。

然而超过90%的孩子,都会偷偷看卡片。

但当研究人员回来询问孩子们有没有看时,有意思的现象出现了。

2岁的孩子中,30%会说谎;3岁的孩子,50%会说谎;4岁以上的孩子,超过80%会说谎。

李教授告诉父母们,说谎是孩子成长中一条必经之路,也是一个里程碑。

因为说谎需要孩子具备两种能力:读心术和自我控制。

“读心”是指孩子必须判断出来不同的人,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只有在“我知道你并不知道我知道什么”的情况下,我才可以对你说谎。

“自我控制”是指孩子们必须有控制自己的言谈和面部表情的能力,还需要控制自己的肢体语言。

谁更早,更好的拥有这两种能力,谁才可能更早,更好的开始说谎。

而且,读心的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是社会化的关键。换句话说,会说谎的孩子,更聪明。

对于撒谎这件事任谁不会鼓励,不过作为父母,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行为是否能有效引导孩子。

Part 2 处理方式

每位孩子都不喜欢指责和逼问的,身为孩子的母亲,不是他的审讯官,将孩子逼到“窘迫”的境地,实在不是一件值得“得意”的事情。

对待孩子的过失或者错误,你首先应该做到冷静,如果是无关痛痒的问题,可以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真的说了不可原谅的慌,首先反省的还是父母自己,因为归根到底还是自己没培养好。

11英国小学生守则,我一向要豆豆牢记。

1.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2.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

3.生命第一财产第二。

4.小秘密要告诉妈妈。

5.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6.不与陌生人说话。

7.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

8.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

9.不保守坏人的秘密。

10.坏人可以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