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定要合群,才能过得好吗?
你好,我是东宣,个人成长咨询师,致力于帮助1000+普通人找到自我,感谢关注。
很久之前,我也曾因为是选择合群还是不合群这样的问题而感到困惑。然而,当我今天再次看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我反而显得非常释然和笃定。
我们还是从古代讲起,远古时期,如果一个人总是选择独自生活,那TA很有可能因为睡觉时被野兽吃掉、生病发烧、受伤、误食有毒食物、找不到水源等等各种原因死掉,为了抵御大自然无处不在的风险,因此人们就自然演变为群居模式,当身边有人在的时候,就至少表明自己还是安全的,至少可以放心睡个好觉。因此,所谓的合群,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只不是一种参照物,一种为了实现内心安全感的标的。
这种标的随着时间不断延续演化,以不同的形式体现在我们身上,甚至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被潜移默化地灌输了“合群”这个词。
比如:这个孩子刚生下来头围体重是不是不达标?这个孩子坐爬走说怎么比别的孩子慢?这个孩子大了怎么不爱说话?这个孩子怎么这么内向?这个孩子怎么一身反骨,总是跟别人不一样?这个孩子成绩怎么不如别人好?如此种种。
你会发现,一个人的体重、生活技能的发展、性格的内外向程度等等等等,都可能会被拿来和同龄人做对比和参考,但凡和身边的人有些不同,就会觉得是不是不正常。当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但又觉得自己没错,想坚持做自己的时候,就会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合群。
因此,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所谓的合群,不过是为了给自己人生的方方面面,找一个外部普遍意义上的坐标系用来做参考,以此来判定自己是否处在一个社会主流的标准和评价体系之内。
那回到今天的这个问题,人一定要合群,才能过得好吗?
我的回答:当然不是。
你可以观察一下身边的人,合群之人有过得好的,有过得不好的。不合群之人有过得好的,也有过得不好的。所以合群和过得好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
人想要过得好,是合群还是不合群影响都不大,关键点主要在于:这是不是你主观选择之后的结果。这个主观选择才关乎你是否能过得好。
举个例子:
一种是在茫茫的大海上和万千小船一起漫无目的地漂流,合群又如何?依旧靠不了岸。
一种虽然是一只孤零零的小船,但是却目标明确地向着某一方向前进,不合群又如何?这只小船早晚能够抵达岸边。
这一刻同行,下一刻也可能立马分道扬镳;这一刻孤身一人,下一刻也可能转身就遇上志同道合的好友。
所以,人想要过得好,只关乎于自己是否朝着正确和想要的方向持续前进,而无须在意身边有多少合群或不合群的伙伴。
作者:东宣,个人成长咨询师,致力于帮助1000+普通人找到自我,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