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沟通之ABC认知模型

2020-03-05  本文已影响0人  成江丨樊登读书

情绪ABC认知模型,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发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什么情绪体验。然而,你有没有发现同样一件事,对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同样是报考英语六级,结果两个人都没过。一个人无所谓,而另一个人却伤心欲绝。

为什么?就是诱发事件A与情绪、行为结果C之间还有个对诱发事件A的看法、解释的B在起作用。一个人可能认为:这次考试只是试一试,考不过也没关系,下次可以再来,也可能觉得这是是背水一战,不能失败。于是不同的B带来的C大相径庭。

今天你爱人炒菜,一不小心把菜炒焦了,你的第一反映是怎么样的呢?很多人的惯性是,让你炒个菜的整成这样,看你还能做点什么事,哎真是的,算了让我吧,真不知道你在干嘛?在你的生活当中是否也经常有遇到过这些情景呢?还有一种是哇···看来你最近的做厨房活还是比较认真学习哟,虽然看上去有点焦,我们今天可以吃到不一样的味道了。如果是你,你喜欢听到哪一种的反馈呢?我相信很多人是喜欢听到后者对吗?那为什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往往是听到第一种的声音呢?我们人呐天生就是爱挑毛病,一是快速的撇清关系,二是告诉对方这个跟我没有关系,三是刷自己的存在感。

其实生活可以活得更有意义,把每一天都能过上喜剧般的生活。当事件A发生的时候,结果C怎么样?跟我们B的认知和信念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很多人穷其一生想通过改变A来实现不一样的C那是很难的一件事。只有通过B才能更好的改变C的结果。

给你分享一个故事有一个年轻人,自我感觉很有才华,但在生活上遇到很多波折,于是便觉得活着没有意思。有一天他决定跳海,但他刚跳下去就被一个老渔民用渔网捞了起来。

他很生气,冲着老渔民嚷道:“你什么意思,把我捞起来干什么?”

老渔民说道:“年轻人,为什么跳海呀,你这么年轻多可惜呀!”

于是年轻人就对老人诉说了他怀才不遇的苦衷。

老渔民听完,说道:“哎呀,你如今遇到我,运气来了。我正好是治怀才不遇的专家,我帮你治治吧。”

年轻人很诧异,急忙问老渔民医治之法。

老渔民说:“我有秘诀,如果你想知道,就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

老渔民说着,顺手从沙滩上拣起一粒沙子,往旁边一扔,说:“年轻人,帮我去把我刚才扔掉的那粒沙子拣过来,然后我就告诉你。”

年轻人听了很生气,说道:“你想耍我呀?这么多沙子,我怎么知道哪粒是你扔掉的呀?”

老人听了,笑着说:“别生气,我这还有个条件,如果你满足了我这个条件,我也告诉你。我这里有一颗珍珠,我把它扔到沙滩上,你去给我找回来。”

很显然,年轻人轻而易举地把珍珠拣了过来,交给了老渔民,并很虔诚地说:“老人家,我把珍珠拣过来了,可以告诉我秘诀了吧?”

老渔民一脸安详,说道:“年轻人,秘诀我已经讲完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之所以有怀才不遇的感觉,是因为自己是无数沙子中的一粒,跟旁边的沙子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如果因为自己是一颗珍珠,那么伯乐就会很容易地发现我们。所以说这个世界上不是没有伯乐,而是因为自己不是一匹真正的在万马丛中能够让别人一眼就能辨认出来的千里马。

有时候对一件事情的看待的不同也许能够救命!过上有序幸福生活,从每天有序自我管理开始。

2020年3月4日星期三

成江|猫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