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身心科學教育人生感悟

孩子眼中的恐惧

2017-03-16  本文已影响643人  范慧9

曾经有一个咨询案例,深深地印在脑海中。  他是一名服刑人员,因抢劫而入狱。他说:“在我的童年记忆里,父亲很软弱,经常被人欺负。每当父亲被人欺时,我都很恐惧,看到他无能的样子,我又非常愤怒,恨不得把这些人杀死!所以,从小我就希望成为一个黑社会老大,成为一个厉害的人。后来,我终于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感觉自己的腰杆也硬了起来。再后来,每当我打群架时,非常兴奋,特别是见到对方流血时,更加兴奋,嗜血如命,越战越勇!我喜欢这样的人生,这样的人生才爽!”他的童年经历让他形成了反社会人格,所以犯罪对他而言很正常,接纳自己的犯罪!

孩子眼中的恐惧

为什么会这样?父亲被人欺负,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愤怒之火被压抑不住时,导致了孩子在面对羞辱时采取了反向形成的防御机制。而反向形成又让他获益,所以,他才会喜欢这样的人生,喜欢这样的生活!在他的心中,外界是危险的,面对危险,只有战斗,不战则被欺!

这是孩子眼中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充满了恐惧,充满了欺压!

还有一个案例,是一个高中生,害怕独处,害怕黑暗。回忆童年时,他说:“爸爸妈妈看鬼片,很恐怖,我好害怕。我吓得躲进被窝里哀求他们不要再看了。可是,爸爸看不惯我的行为,一把掀开被子,让我暴露于恐惧中!所以,每当想起童年的往事,我心中非常害怕”。

孩子眼中的恐惧

又是一个童年的伤害!只不过这是一个家庭导致的伤害!在他的眼中,父母都不可信,何况外界?这是一个神经症的患者!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小男孩喜欢端起冲锋枪,嘴里发出“哒哒哒”的声音,用自己的方式解决外界环境中的危险。通过幻想中的敌人,解决自己的恐惧。

但是,有时,孩子所体验到的却是真实世界中的恐惧与危险,就像我讲的这两个案例。

弗洛伊德认为,人能够活下来的驱力是力比多和攻击性。如果孩子感到自己所爱的人会给他带来“危险”,而且他有害怕这个人的理由,就像爸爸掀开被子的一刹那,他感受到了外界的“危险”,那么孩子在处理自己的这种恐惧时,就会有很多困难,因为这种恐惧至少部分是真实的。那些有理由对父母真实的愤怒感到恐惧的孩子,尤其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比如孩子已经见识过父母的暴怒、人身攻击或暴力恐吓,这样的孩子就无法用假装游戏来克服恐惧,因为他的恐惧是真实的。在极端情况下,比如青少年罪犯,他们正是基于童年早期这些真实而不可控的危险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认为世界上到处都是对自己有危险的人,必须随时准备保护自己。

一旦现实强化了孩子想象中的危险,孩子就会更难克服危险。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对待孩子时,原则上要尽量避免强化孩子想象中的危险。因此,尽管父母并不认为打一下孩子屁股就是对孩子的人身攻击或侵犯,但是孩子可能这样看。而且,孩子会借此来确定自己的恐惧,那就是大人在某些情况下真的会伤害自己!

孩子内心的恐惧,我们大人往往忽略了,想想看,孩子的世界与我们成人的世界真的是不一样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