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乱弹‖父母不要轻视自己对孩子作文的启蒙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主要是指父母在做人方面对孩子那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在具体的知识点的教育上,父母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对于孩子的作文教育。有很多的父母以为自己上学的时候作文写的不好。对孩子的作文教学而采用了,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的方法——有一点儿妄自菲薄了!
学生发表作品后的稿费不论父母的职业是什么,他(她)离着学校教育本身有多远,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也有着不可取代作用。特别在作文教学方面,父母的语言能力,生活阅历方面,是孩子所无法比拟的。
特别是在小学三四年级,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训练学生写作结构的完整性,语言的准确性,鲜明性。对于任何智力正常的父母来说,写三四年级的作文,并不是难事。
咱们可以从一句话的刻画角度,来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如“妈妈端来一盘菜”,这是一个一般性的描写。如果改成“妈妈小心翼翼地,端来一盘香喷喷的刚出锅的菜”这就成了详尽的刻画了!
学生作品获奖可能你看到这里:“哦!这么简单呐,我也会!”——其实,你丝毫也不用觉得写作就是那么难的,事实也就是这么简单。所以你可以放心大胆的指导你的孩子写作——不仅仅是小学段儿的,初中段儿的也可以尽情的大胆的去指导。
另外,你也要有耐心。你不要害怕:“诶,这样做我作文就成了我写的了?”作为一个小学生来讲,他对写作的认识,是通过反复的习作本身来完成的,不是一蹴而就的问东西。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最高的表现形式,如果说像外国的那句俗语,“罗马是一天建成的。”我是不相信的。作为父母来讲,你就可以安下心来一句一句的教给他写——再说的直白一点儿,你说一句孩子写一句。
前面有我有一篇文章《初中生的作文是写给谁看的》提到过这个事情。在我们的私塾教学中,有“对课”——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对话,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口头作文”。
“对课”前提是师生比大一些,而今天我们的师生比达到了八十比一。“对课”这种教学模式根本没有办法在学校里进行,当然我在这里也不是“甩锅”。
这一个环节,对于孩子的语言成长是必不可缺的,“学校”既然无法完成,那只好依托父母,依托社会了。相对于来说,父母和子女之间,天天都在进行交流——也可以说,“对课”无处不在,只是父母没有意识到而已。
所以当看到你的孩子满口脏字的时候,一个原因——是你手把手,口对口教给他的,另外一个原因,你和孩子所生活的环境对他的影响——就是你要考虑考虑学习孟母了 。
当然我们的父母也可以“有意识的”进行“对课”,即依照老师布置的要求,来完成口头作文教学。这里要进行一次“友情提醒”——“万事开头难”。
学生的作文如同璞玉一般,需要雕琢对于三四年级刚接触写作的孩子来说,哪怕是写一篇200字的作文,也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感受。父母在和学生写作文之前,最起码一点儿要有构思吧。
实在不行,就是你说一句孩子记一句——即使是“一句”,可能也会出现反复。所以做父母的一定一定要有耐心——你也可以想象一下:一个语文老师面对着那么多学生的作文,他批改的时候是不是会有自杀的心思呀——反正我是经常有的!
作为父母。你对孩子的成才是那么的迫切,你就要大胆的亲自操刀上阵了!丝毫不必忌讳——我怎么怎么样,我怎么怎么样!
即使是初中段的作文,在写作结构上,也是那么“三板斧”——开头,正文,结尾;叙事加上抒情;能够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就更好一些了!
学生作品发表后的汇款单另外,“好作文儿都需要反复的修改。”当你的孩子,把你的叙述记叙下来的时候,你在拿过来看看,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很多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你和孩子一块儿修改,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好作文是改出来的。” 这个过程就是培养孩子具有修改习惯的过程——要让孩子有独立修改的地方,一开始可以让他少改几句,大部分还是父母来改的,这样小步迈进。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你可能惊奇的发现不仅仅是孩子的作文儿有的长进。你说话的水平也有了提高,这样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学生发表的作品父母的职业对孩子的写作也是有影响的,父母的职业给孩子提供的写作视野不同——当然,也要有父母的因势利导。我教的学生中,即使是农村的,有的学生的写作视野开阔。
这些学生大部分父母都不是种地的,有自己的小厂子,或者是做点小生意,发展潜力也大。因为这些父母的视野相对开阔些,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近些年,这个特点在学生的身上反映地更加明显,“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的儿子会打洞!”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这种阶级阶层固化也日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