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关闭,也不再留评

2023-04-17  本文已影响0人  弗德洛娃

有的选择其实没有取向性,只是到了路的尽头,左拐是清净,右拐是清凉,往前走没有人,但脚步依然未停,停不下来就注定了孤独前行,看看前后左右上下依然孑然一身。

那些表面的花团锦簇,繁荣昌盛,远读不出心里那份落寞与孤单。这个世上没有人会懂你,包括自己。在懂你这件事上,上帝也选择沉默。不是懂不起,是人性太过复杂,人心变幻莫测。懂得了过去那一秒,懂得了现在这一刻,但绝不知道下一秒的真实与思考,爱恋与哀愁。

于是想落得个轻轻松松,自由自在。不给别人添麻烦,不给自己找累赘。不让别人的留评等待,不让自己的留评枯燥乏味。

我是有评必回的人,我不喜欢别人等待,虽然留评并不是为了等我,但就像家里来了客人,我明明知道了,看见了,知道是你送的东西,我怎么能够视而不见?我怎么能够不现身?怎么能够不回应?不回应显示了我的孤傲和不礼貌,那是我自己不能允许的。我做不到忽视你的文字,漠视你的到来,生怕自己晚回应,对不住那份留评的真诚和温暖。

但其实我卑微如尘埃,既没有高傲的资本,也没有拂袖而去的勇气,更没有精彩绝伦的文字,怕辜负了留评的期待,挡住了阳光投射的亮光,让光里的阴影涂抹上每一个留评的文字。

我是有阴影的。我时常在阳光里走,经常看身边投射的影子。我是个心理阴暗的人,要不也看不见自己的阴影,阴暗里的身影,那里没有阳光,阴森黑暗。如果你正好进到我的阴影里,阴影会包裹着你。但我看不见你,怕你也一样被阴暗笼罩,拒绝阳光的洗礼。

在光里其实可以选择不去看影子,因为无论看或者不看,阴影一直存在。只需尽情享受阳光洒在脸上的陪伴,太阳的热烈和生命的勃发生机。但是做不到,即便不看,心里的阴影也一直存在。对于有些人来说,阴影就是一种诱惑,那种失去光泽的晦暗,那种没有温度的寒凉,深深占据着内心最重要的位置,那是一份冷静和旁观,淡定与从容。就算太阳正面洒下,就算周身被光包围,也不忘回头寻找影子,那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视觉阴影。

我爱我的阴影。那是于浑浑噩噩混混沌沌中基于理性与哲学的思考。不从众,不迷恋,独立于阳光之下,又像在生活之外。

我在阴影里涂抹着晕染的面积,试图扩大阴暗的空间。只可惜我没有伟岸的身躯,没有骄傲的灵魂,太阳只给了我一样密集或稀疏的光线。我的阴影面积由光决定,我不能左右其投射频率和大小强度。不能左右又不得不关注的事让我变得绝望,不能让阴影升华成为精神的悲剧或是悲剧的力量,阴影就只是成了庇护所,锁住了那些鲜为人知的期盼和失落。

就像修建的房屋,不知道是为了安全,还是为了躲避阳光,但肯定不是为了制造阴影。人本身有阴影就已足够,没有必要再用房子去扩大阴暗的面积。最可能的是,随着活着的天数增加,心灵的面积会越来越大,心里的人和事也会越聚越多。但那些阴霾和暗流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旧的还没消化,新的又扑面而来。不只是阴郁未停留未减少,而且阳光也不增不减一直都在。

于是我怯懦了,决定放弃。放弃那些对于阳光的关注和对于阴影的留恋,放弃那些看似人来人往却在孤独中穿行的文字。终是一个人,走在清冷的文字路上,这条路上鲜有鲜花和掌声,反而布满荆棘和沙砾。因为这些文字,就算有上亿字,也道不尽人生的苦难和生命的绚烂,终写不出真实的自己。这种挫败感不亚于对光线和暗影的批判,亦胜过阴影对于光的眷恋。

于是放弃了对光的追逐和阴影的影响,关注当下的文字,关注当下的心境,关注文字里的每一个灵魂,关注文字本身的意义和价值。

不管是在光里还是在阴影里,都拥有同样的时间,如果能做时间的主人。在有限的时间里关注自己的热爱,关注自己的内心,关注自己脚下的路。无视光或无光,不期回应与评判。那么我们自己本身是不是就真正成了文字的主人,可以主宰自己的文字而不用顾及其他,可以热爱自己的文字,哪怕里面充满暴力与哀伤。

时间是你自己的,你可以自由支配。时间也是我的,我不想索取。我们是平等的,我们拥有同样的时间。只是希望你的时间不要浪费在我贫瘠的文字里,不值得。

我的文字还远没有你留评的那么精彩,如若文字真的对你有触动,那应该在你的内心划过印迹。如果已有印痕,又何必留下多余的文字。心里有就足够,又何必拘泥于文字的形式。如果没有留痕,那留评就更不值当,纯属浪费时间。而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也就是说我的文字浪费了你的生命,那我就等于谋财害命。只是因为你的善良,并没有揭发。而我关闭评论,就是把属于你的时间还给你。给了时间等于延长了生命,也就等于给了生命。对于我,是最大的救赎。

别小看那一秒一分一小时,没有那些时间,我们都活不到明天。

同样,我看你们的文字,能触动我内心的会深深烙印在心底,谁也捍不动。而不能触动的也知道只是些文字而已,不必强求太多,只要写就是有勇气面对自己,直面人生,这就足够。所以我留不留评也就再也没有那么必要和重要。一个我不留,成千上万个我会挤破脑袋留,我喜欢看那种热闹的场面,因为和自己无关。

倒是真心希望你们能忘记我,就像我消失在朋友圈从不发朋友圈也不看朋友圈已经3年,但朋友圈并没有因为我的消失就门可罗雀,那些热烈的互动的彼此关心的依然那样,只是那种生活早已经远离我,直至我早已习惯了没有它,也并未觉得生活里少些什么,反而觉得心无挂碍无限轻松起来。

我只是一个弱女子,弱到双肩太过柔嫩,承担不了太多生活重任,承担不起过多的期盼与回应。而有时候还需要撒个娇,需要做到一无是处。我只有做减法,减到极简。就像简书,让文字回归文字,让心灵修复心灵,简简单单,自由自在。

看完文,点个赞,不再留评,也不用给我留评。以这样的方式重启简书极简生活,是为了解除心灵捆绑,让更多鲜活的时间用在当下现实生活。所以好也罢,不好也罢,点个赞或许就是互动的全部意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