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意思简友广场读书

战术大师——游击者彭越(5)火线封王

2025-01-23  本文已影响0人  画楼云雨

刘邦成功夺回成皋,挥军占领敖山仓库,缴获大量军粮。项羽接到战报,深知局势严峻,再也无暇顾及彭越在后方的袭扰,即刻回师荥阳。待他赶到时,汉军已然从东面将钟离昧所率的楚军紧紧围困在荥阳城中。

项羽毕竟是项羽,威名赫赫的西楚霸王。他一抵达前线,便马不停蹄地发起进攻。凭借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与楚军的勇猛,很快便击破汉军防线,成功为钟离昧解了围。刘邦见项羽旗号,深知不可与之硬拼,便在荥阳北部的广武修筑深沟高垒,以鸿沟为天然屏障,与项羽对峙。鸿沟作为我国最早的人工运河,修建于战国时期,其目的在于连接黄淮,便利交通与物资运输。

刘邦躲入营垒之中,如同乌龟缩进坚硬的壳内,任凭楚军如何挑衅,就是坚守不出。项羽一心想要速战速决,打破僵局,竟想出极端之法,将刘邦的父亲绑缚起来,置于高高的肉案之上,以此威胁刘邦出兵迎战,扬言若刘邦不从,便要将其父亲烹煮成汤。刘邦年少时,便不喜学习与劳作,常被父亲斥为无赖,父亲还总说他不如兄长善于经营。由此推测,刘邦对父亲的感情或许并不深厚,甚至有传言称他并非父亲亲生。毕竟在刘邦眼中,子女都可舍弃,何况老父?因此,面对项羽的威胁,刘邦表现得极为洒脱,气定神闲地回应道:“咱们一同起兵反秦,曾约为兄弟,如此说来,我父亲就是你父亲。倘若你真要烹煮你父亲,待煮好后,别忘了分我一碗汤!”这便是“分一杯羹”典故的由来。

刘邦此举,武术家耍流氓,谁都不好防。项羽提议与刘邦单挑。然而,面对力能举鼎的西楚霸王,单挑无疑是送死。刘邦轻描淡写地回应:“我只与你斗智,不与你斗力!”项羽仍不甘心,派一名壮士每日到汉营前叫骂挑战。刘邦脸皮极厚,为了争夺天下,再难听的辱骂也毫不在乎。

此时的彭越也并未闲着,他挥师北上,直捣老家。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占昌邑周围二十多座城邑,缴获谷物达十余万斛,并将这些粮食全部运往刘邦处,充作军粮,有力地策应了荥阳前线的战事。

公元前203年8月,项羽的耐心终于消耗殆尽,无奈之下,只得接受刘邦提出的条件,以鸿沟为界,双方罢兵言和。自此以后,中国象棋的棋盘上,便有了“楚河汉界”这一标志性划分。

项羽如约放掉刘邦的父亲与妻子,随后匆匆带兵东归。刘邦本打算返回关中,稍作休整。但张良与陈平极力反对,他们认为这是彻底消灭项羽的绝佳时机。刘邦一听,觉得有理,刚与项羽达成和议,便立刻毁约,从荥阳出兵东进,展开战略追击。为壮大己方声势,刘邦下令韩信与彭越一同出兵,合围项羽。

然而,当汉军追到阳夏(今河南太康)时,刘邦却没了继续前进的勇气。彭城之战惨败的阴影仍深深笼罩着他,令他心生怯意。此时,韩信按兵不动,彭越也拒绝参战。彭越给出的理由是:“魏地初定,尚畏楚,未可去。”意思是魏国刚刚平定,百姓畏惧楚军,此时出兵参战的时机还不成熟。这理由看似冠冕堂皇,无可挑剔,但总归让人心里不太舒服。

刘邦因孤军不敢贸然行动,可项羽却毫不畏惧,果断转头杀了个漂亮的回马枪。在固陵(今河南淮阳北),项羽大败刘邦,汉军被打得落花流水。刘邦无奈,只能躲进营垒,苦思破敌之策却毫无头绪,只得向张良诉苦。张良分析道:“韩信和彭越二人都立下赫赫战功,但至今都未得到应有的封地,他们又怎会心甘情愿前来参战呢?韩信心里清楚,当初您封他为齐王并非真心实意;彭越攻占魏地,之前您因顾及魏王豹,仅封彭越为魏相。如今魏王豹已死,您却仍未将彭越转封为王。韩信是楚人,极为看重家乡。您若将陈(今河南淮阳,曾为楚都之一)以东至海岸的土地封给他,把睢阳(今河南商丘)以北直到谷城(今山东东阿南)的土地封给彭越,让他们为自己的封地而战,那么击败项羽,岂不是易如反掌?”张良此计堪称金点子,刘邦当即依计而行,不仅增加了韩信的封地,还将彭越封为梁王,以定陶为都城。

消息传出后,韩信与彭越立即积极响应,迅速挥军赶来。垓下决战,最终项羽自刎于乌江畔。韩信与彭越在关键时刻向刘邦提出条件,虽取得了一时的局部胜利,达成了个人目的,但从长远来看,刘邦绝非善忘之人。领导提拔下属时,虽宣扬的是其过往的功劳,实则看重的是其未来能做出的贡献。项羽死后,在刘邦眼中,韩信与彭越展现出的不再是未来的贡献,而是未来潜在的威胁。如此一来,他们二人距离厄运也就不远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