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7 今日最严重的疾病,是缺乏归属感
午休前,习惯性打开《睿心冥想》,聆听10分钟《优眠冥想》,然后平静的进入梦乡。
而今日海报中的这句话,却让我心潮澎湃,深思良多:
特蕾莎修女《全然接纳》 空巢青年今日最严重的疾病,并非麻风或肺结核,而是缺乏归属感。——特蕾莎修女《全然接纳》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可怕”的标题:在中国,“空巢青年”已超5800万!
网络词汇小白的我,虽然听说过“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却还第一次听到“空巢青年”,所以赶紧找度娘求助:多指年龄介于20到30岁之间,背井离乡到城市打拼,工作资历不够丰富,并未在大城市站稳脚跟,租房的单身年轻人。
有人这样描述一个典型的空巢青年:“在大城市工作不久,住在月租三四千的一居室,唯一熟悉的室友是喂养的宠物,厨房有全套餐具但吃饭主要靠外卖,长时间在手机和电脑之间无缝切换……”
从“北漂”到“蚁族”,再到如今的“空巢青年”,当然,这也包括曾经的我。在大城市奋斗的年轻人,总是不断地被贴上新标签,他们通常受过高等教育,心怀梦想,工作体面。但在繁华的大都市,他们总是一个人吃饭、逛街、看电影,甚至一个人看病。为了消除孤独,他们与手机、平板、电脑关系最为密切,为了家里有点“人气儿”,音乐或者电视节目总要播着一种。假如没了电子设备,就仿佛失去了全世界,只能独自看着天花板等待黎明。
很多“空巢青年”,在折腾了数年后,最后选择回到了故乡,他们说,只有故土能让自己有归属感。
空巢青年 什么是归属感?那么,到底什么是归属感呢?
《肖申克的救赎》中写到:你总是抗拒一个环境,慢慢的适应这个环境,到最后离不开它。”
也许,这就是归属感的一种理解吧,是潜意识里,我们对新环境、乃至新事物的恐惧,是一种强烈的孤独感,是我们不能够放下身段,去融入进去。
你会觉得与一切格格不入,会觉得领导总是用异样的标准对待自己,会觉得同事总在挑刺,会觉得一些人总是针对自己,严重缺乏安全感、缺少认可及被认可、更缺乏参与感。
我曾经也如此敏感过,感慨过,徘徊过,惆怅过。直到后来,慢慢放下自己,逐渐打开心扉,把事情看得简单,去做、去参与、去聆听、去用心感悟,才将内心充盈,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这一过程,是漫长而煎熬的,在这里,我想把这两位曾经启迪我心灵的长辈:特蕾莎修女以及稻盛和夫先生,介绍给我的朋友们。
在合作中寻求“归属感” 一生只做一件事2009年,诺贝尔基金会评选出百余年来最受尊崇的3位获奖者,不知道,你会想到谁?
他们分别是:1921年物理学奖得主爱因斯坦,1964年和平奖得主马丁·路德·金,1979年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
毫无疑问,特蕾莎修女是当之无愧的“圣人”:她的一生极其简朴,她的一生只做一件事,和穷人在一起;但是,她又是最富足的,她充满了慈悲、怜悯、仁爱……
不用瞻前顾后,不用思虑过多,更不用在意别人的眼光,如果你认为所做之事能够帮到别人,是有价值的,那就去做啊。
尽人事听天命,这是寻求归属感的第一步。
特蕾莎修女 做一个自燃型的人你多年来营造的东西,有人在一夜之间把它摧毁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去营造
如果你找到了平静和幸福,他们可能会嫉妒你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快乐
你今天做的善事,人们往往明天就会忘记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做善事……
——特蕾莎修女
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写下:善始者实繁,克终者善寡。
做一件事,开头是容易的,但是能够持之以恒,坚守一生,确实非常难,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保持热情、充满热爱。
稻盛和夫在《活法》中将人分为3种:有人不需要任何督促鼓励,就能热情万丈,熊熊燃烧,是自燃型;有人在外界的鼓励和要求下,能慢慢燃烧起来, 是可燃性;也有人很冷漠,油盐不进,属于不燃型。
对于组织而言,不燃型危害巨大,他不仅自己麻木,还会夺走别人的能量。而对组织最有益处,自身也最可能取得成就的,是自燃型人物。他们不仅自我燃烧,还会把能量传递给周围的人。
稻盛和夫总结出一个关于人生和工作结果的方程式,即“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自燃型的人,才能最好的保持热情,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成就事业。
稻盛和夫《活法》言至于此,自我总结下,归属感,是因为内心的浮躁和对未知的迷茫,是因为想太多;获得归属感,需要变得纯粹简单,需要寻找到真正热衷的事业,然后踏实做起来,并保持“自燃”。
寻找归属感,就是寻找自身的价值所在,去专注,去付出,去关爱。
爱,是个动词我们以为贫穷就是饥饿、衣不蔽体和没有房屋;然而最大的贫穷却是不被需要、没有爱和不被关心。
末后的时代,物质的丰富,无法掩盖精神的贫穷;光鲜的外表,无法隐藏心灵的虚空;社会的进步,无法修饰爱心的冷漠。
——特蕾莎修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