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在孩子上小学的时候,为了抗议我对他们的严格要求,时常会搬出孔老夫子的话争取自己的权利:老妈,连古人都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有余力,才学文,你懂不懂啊?
对于孩子们的小心思,我一边笑着不置可否,一边想,孔子说这句话一定有他的理由,那么这句活的前提什么呢?
孔子的原话是这样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在这句话中,孔子把对弟子的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先学做人做事,再学文化知识。要求弟子在家孝顺父母,在外敬爱师长,做事谨言慎行,既不要唯唯诺诺,也不要吹毛求疵,以实际行动获得他人的信任。要有博爱精神,懂得友爱与包容,就像孟子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这些修养和德行都做到了尚有余力,则可以去学习改造自然、造福社会的文化技能。
不得不说,孔子教育思想和理念的伟大正在于此,因为他熟识人性,主张在孩童可塑性极强的阶段先入为主地进行德育教育,使之立本,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后再按部就班地接受文化教育,发展一些枝枝蔓蔓,这就是所谓的“本立而道生”。这样,孩子即使以后长大成人没多大出息,不能为社会作出卓越的贡献,也不致于作恶多端,为患一方。
所以,学校教育“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宗旨是与孔子的教育理念相一致的,教育工作者应坚定不移地贯彻和执行。
可是,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庭在这方面却存在很大的问题,本末倒置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现象。在本该培养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幼小时期舍本逐末,攀比谁会背的古诗多,谁学的才艺好,谁考试能得第一名,谁穿的鞋是名牌……
铅笔本子随便扔,肆意买,勤俭节约何在;遇到事情斤斤计较,寸步不让,谦恭礼让何在;看到不如自己的人,起哄嘲笑,同理心何在;劳动出力推诿逃避,勤恳朴实何在……
君不见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公主、皇帝遍地都是,他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一味索取成了常态,以致长大后一旦愿望达不到满足就使用暴力。网传一女学生因母亲拿不出钱给自己买苹果手机,对母亲就又踢又打。网络在一边谴责女孩的可耻行为时,一边也在质疑这位母亲的当初的教育。这真是因果报应啊!
习近平主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对当前社会现状最好的警醒和修正,提纲挈领,直击问题要害。让我们继承优良传统,提升自我修养
真心希塑未来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心中有爱,眼中有光,肩上有担当。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活成一个大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