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堡

祭酒虽好,莫要贪杯(一)

2018-04-13  本文已影响19人  邱笔特

介绍完《尚书》的曲折命运,终于可以翻开这部远古祖先的政治实录,读一读帝王篇章。

先来看《尚书》的结构,按朝代分为四个部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其中虞夏也可合为一部分:

《尚书》分成三个部分——《虞夏书》《商书》和《周书》。依照传统读法,《尚书》涵盖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包括了尧、舜、夏、商、周所留下来的政府文书。

杨照老师倡导从后往前读,因为商朝之前的历史是一笔糊涂账,故先从最后的《周书》中选出一篇“酒诰”作讲解:

让我们从《酒诰》开始读起。这是西周初期康叔被封于卫时周公给他的告诫所留下的官方记录。卫这块封地,包括了殷商的旧都城——朝歌,这是商人势力大本营,康叔担负的任务,也就涵盖了统治居住在此地的商人社群。
祭酒虽好,莫要贪杯(一)

酒圣:杜康,即少康。古代传说中酿酒术的发明者。

大抵从古到今酒都是世人最爱,不但可以忘记烦恼忧愁,而且凡是人群聚会总少不了要饮酒。但是饮酒误事,在刚接手权力棒的周朝统治者眼中,商朝更是因饮酒误国。故作为执政大臣的周么自然要对康叔多叮嘱几句。

居安思危

王若曰:“明大命于妹邦。乃穆考文王,肇国在西土;厥诰毖庶邦、庶士,越少正、御事,朝夕曰:‘祀兹酒。'”

周公代替周成王叮咛康叔,封你去卫国殷商的土地是有重大使命的。随后搬出周朝创始人,想想我们的先祖周文王,在西方的土地上创立了周王朝,多么不容易呀!文王当初就明确告诫各个诸侯国和所有大臣,只有祭祀的时候才能喝酒。言外之意就是你到了那儿,也要严格约束臣民饮酒。

随后又搬出比周文王还厉害的天命:

“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天降威,我民用大乱丧德,亦罔非酒惟行;越小大邦用丧,亦罔非酒惟辜。”

在古人的观念里,所有事物背后都有个更高的存在,即“天命”意识,周能取代商,也是因为顺应天意,因此只有在祭天时才能饮酒。如果惹“天”不高兴降威了,肯定是喝酒造成的,看看以前灭亡的大小城邦就知道了。

正是因为这种“天命”的观念,周人才养成了忧患意识,因为“天命”能由商到周,也可以由周到其他人手中。

文王诰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越庶国饮,惟祀,德将无醉。

当初周文王就告诚后辈,掌管公务的大臣,不要养成喝酒的习惯,彝,是常、固定不变的意思,就是说酒可以喝,但不要贪杯,养成坏习惯。还有各个诸侯邦国,只有祭祀时才能喝酒,要保持德行,不要喝醉。

惟曰:“我民迪小子,惟土物爱。厥心臧,聪听祖考之彝训,越小大德,小子惟一。”

接着说:我勉励你们这些年轻人,要爱惜土地里长出来的东西,重视农业,你们要心地善良,竖起耳朵好好听先祖的常道,不管大小德行,你们这些年轻人都要以同样态度重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