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圆阅读吧书评/拆书/讲书稿忘忧社

正面管教孩子有32条“魔法”,你知道几种?

2019-09-29  本文已影响0人  一享书香

前几天,我带上3岁的女儿艾米去逛街的时候,因为一个玩具的缘故,她大声哭起来,搞得我非常尴尬。

在孩子看来,她提出的要求,我必须要满足;在我看来,她想要的玩具,家里已经有了,不需要再买重复的了!

于是,我们娘俩僵持不已,最终以我坚持不买并转身离开而告终。

这件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也翻阅好多育儿书,希望能够学到相关的知识,以免下次遇到同样的尴尬。

其中,《正面管教魔法书》就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可行性意见和建议,值得我们仔细学习和掌握。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过:“孩子做的每一件事似乎都表达了他的全部生活和人格,不了解这一隐蔽的背景,就无从理解他做的事情。

本书作者艾米·麦克瑞迪,就用简洁有效的语言,向我们分析了孩子的许多行为背后所深藏的背景和深意,并为我们分享简单、有效的方法,培养优秀而上进的孩子。

在作者看来,孩子最先想要追求的是归属感和地位感,孩子所有的行为动作都是有其特定原因和目标的。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提供者

针对上述两点,作者提出“良好行为养成术”共计32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有效帮助我们父母达成所愿。总结一下,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我们要确保孩子的归属感和地位感。

我们可以仔细想一想,在和孩子日常相处时,有没有下述类似的场景:

上午8点多,孩子刚上学没多久,老师就打电话过来,要求家长把孩子的作业本送到学校……

晚上10点多,孩子还在那里磨蹭,不知道尽快完成作业好早早上床睡觉了……

为了不让孩子发脾气,我们常常要做出很多不得已的让步。为了不让他哭闹不休,我们不得不同意为他买想要的巧克力,我们不得不对他所犯的错误视而不见或者重拿轻放……

当我们在忙于工作或者做家务的时候,孩子为了寻求关注,多次打断我们正在进行的事情,要求我们为他做这做那……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孩子们往往会把父母当作仆人使唤,和父母讨价还价,对父母的忠告或交待听而不闻,甚至反驳争执不休。

这是因为我们父母常常向孩子让步,有时是因为不能满足孩子的要求,就用别的东西来替代,有时是我们父母贪图方便快捷,还有的原因是孩子发脾气可能会毁掉我们一天甚至两天的安排。

所以我们屈服于孩子的种种合理不合理的要求,进而让孩子不断从我们的屈服中寻找归属感和地位感。

建议我们家长使用一个非常棒的“身心灵时间”良好行为养成术,来满足孩子的归属感和地位感。

在具体实施时,父母双方每隔一两天,要抽出10到15分钟的时间,单独陪伴孩子。在这个陪伴过程中,父母要丢下所有的事情,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身、心、灵中,陪孩子一起做他喜欢的事情。

你可以帮9岁的儿子拼装一个沙滩摩托车,也可以配3岁的女儿一起做手工,或者陪5岁的儿子到公园去散步。

这个全身心的陪伴,不限制时间和地点,只要你能够全身心地专注于陪孩子一起做有趣的事情即可。这个时候,孩子想做什么、想让你陪他做什么,都由他来决定,这样可以给孩子以归属感、地位感和自信感。

同时,坚持的陪伴,可以有效增进亲子关系,让父母和孩子的感情更为亲密,沟通更为顺畅。

还有一点,当我们给了孩子的陪伴、关注和爱之后,才更有底气去拒绝他的一些要求。

在我们坚持一段时间的专注陪伴之后,孩子会有巨大的变化和颠覆性的改进,他们会更独立自主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提供者

其次,我们要教孩子形成良好习惯。

孩子正在长身体,所以常常喜欢睡懒觉,有时还会忘记定闹钟或者动作磨蹭不能按时出门。

已经7点20分了,可是9岁的艾琳还在磨蹭着没有出门,要知道她需要在7点30分之前赶到学校上早读课,从家步行到学校需要花8到9分钟。

艾琳迅速地将早餐扒拉到嘴里,背起书包就跑出去了。

终于,她在要求时间之前赶到座位上,她大喘着气打开书包准备拿出语文课本,糟糕的是,她昨晚居然忘记将把课本收到书包里了。

上午第二节课,数学老师检查作业的时候,艾琳发现自己居然忘记带练习册了,又被老师批评了一顿。

好不容易中午放学回到家,妈妈在厨房做好饭,出来叫艾琳端饭的时候,她都睡着了。

下午上课的时候,艾琳迷迷糊糊地没有听清楚英语老师布置的作业。

晚上写家庭作业,艾琳又一次熬到半夜十一点才去洗漱准备休息。

等到艾琳关灯准备睡觉的时候,才想起来今天老师布置要背的课文还没有背下来。

真是糟糕的一天啊!

为什么艾琳的一天会有这么多不如意的事情发生呢?

一切只是因为她没有能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普德曼也说:“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

如果我们想要让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就要让他自行体会他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这样可以有效带领他将良好的行为逐步内化成好习惯。

一般后果有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两种,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运用这两种后果去教育自家孩子。

自然后果,就是让事情自然发生。比如孩子不定闹钟,导致起床晚了。

逻辑后果,就是我们父母有意识地施加给孩子的,不是惩罚的后果。比如因为孩子早上起床后的墨迹,导致他没有时间用早餐,就必须得出门去上学。

等到孩子意识到,由于他的不良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和影响,他就会积极配合将好行为内化成好习惯。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提供者

最后,我们要教孩子要有感恩之心。

我们在纠正孩子爱发脾气、坏习惯等不良行为之后,还不能松懈以为万事大吉了。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感恩之心。

古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古人还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这里说的就是同理心和感恩之心,只有孩子能够懂得体贴别人,可以对别人的遭遇感同身受,关心别人的生活和感情,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同时还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摒弃他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

我们家长可以用增加仪式感来和言传身教,来教育孩子学会同情和感恩。比如,我们家长可以密切地关注他人的生活和感受,或者积极回报那些给予我们帮助的人们,以此给孩子树立一个富有同情心和感恩心的好榜样。

只有摒弃了自私自利,孩子才能慢慢体验到生命中更多的真善美和幸福,才能够有机会做更好的自己。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提供者

《正面管教魔法书》一书用丰富详实的案例,实用有效的技巧,向我们仔细阐述了孩子不良行为的根源以及教育改进的方法,教我们用简单有效的方法,培养独立坚强、积极向上又懂得感恩的优秀孩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