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你自卑和胆怯的?无助感如何摧毁我们的内心世界
在这个现实生活中,我们太容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不如工作的不如意,工资和贷款的压力;父母对你成家的紧迫压力;学校学习期间成绩的波动以及一些同学的冷嘲热讽。我们可以说是在压力下成长出来的,但其实无论是父辈还是祖父辈,他们也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面对来着他们那个年代的压力,他们青春成长的压力,不比我们小多少,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在社会生活当中太常见不过了,如同家常便饭一般,如何改变自己的行为,能迅速在压力和不顺心面前站起来,大声喊出你打不到我,这份勇气不知道多少人能有,也不知道多少人做到啦。
习得性无助到底如何摧毁我们的内心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在1967年研究小狗狗时提出的,他用一组小狗作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当你学会无助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就像是后方有山呼海啸的危险向我们袭来,而你却坐在地上,还对我说着,“放弃吧,我们什么也改变不了,还是接受现实。”
是的,你接受了现实,也放弃了自己。对于所有人来说,我们都只有一次的人生机会,每个选择或许都是无法修改的单选题,这么早就断言自己无法成功,这么早就接受现实,放弃抵抗实在不应该也不值得。所以,我们一起了解习得性无助,一起改变自己的心态。
我们是如何面对自己的失败的
失败是太常见的事情啦,在学校里面,一次成绩就可能造成排名千差万别的变化,有的好学生可能会奋起直追,有的人却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中慢慢放下自己争取的双手,“坦然地”接受所谓的现实,开始自怨自艾,开始说些什么,“我可能真的不是学习这块料”,“我都这么努力了,还是每提高,以后也没有希望了”,“我果然不适合学习,以后可怎么办。”每个人都似乎是一个全知全能的预言家,这么早的时候就给自己判下终生无成的定论。
太多人面对失败都是只是做一下自己的人身攻击,开始怀疑脑容量、智力、学习能力这些看似虚幻又似乎能改变的东西,求助于什么可以提高记忆力的药物,这个在每年的中高考期间尤为畅销,可能吃的只是一些“安慰剂”罢了,这里不加赘述。
外界因素也影响着我们的主观判断
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催眠类似,催眠就是大量的外界信息干扰你正常的判断,让你认为自己的某些行为顺从这类信息,于是乎会做出某些行为,比如站起、转圈等动作。外界因素也在很多时候充当着“电击”的作用,一些校园的冷暴力行为也是强度更大的暗示,人身攻击,给同学起侮辱的外号等,这些行为对于自我认知不够健全的孩子来说,是十分危险的,会让孩子从心中产生这类的认知,认为自己的外观或者行为无限接近他人的说法,严重的甚至可能厌学、逃学,不愿意与他人接触等。
习得性无助让我们无法逃离自卑的牢笼,对自己的认识也越来越偏激,就算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会十分焦虑,总感觉自己会搞砸,无法完全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