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的浪漫与现实

2019-12-07  本文已影响0人  Tendermind

山一程,水一程。

风一更,雪一更。

天寒地冻,你却在赶路。

真可谓:

日暮乡关何处是,风雪天寒使人愁。

雪中赶路的刘长卿,是幸运的。

他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其实就是一幅绝美的风景画。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愿你和唐代刘长卿一样,在雪天时,有朋友,也有避雪之地。

下雪最夸张的,莫过于李白《北风行》中的两句诗。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雪花如席一般大,一片一片地飘落在轩辕台上,想像飞腾,精彩妙绝。

与此比翼齐飞、并驾齐驱的,还有白居易的《夜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当轻舞飞扬的雪花,历经一夜的堆积后,遂成了压断树枝的厚重的大雪。

与浪漫主义相比,唐代罗隐就比较现实了。他在《雪》中写道: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浪漫与现实,就这样轻易转折了。

大雪之日,也别忘了那些贫苦难以过冬的人。富人与穷人,在大雪之日,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唐朝张孜在《雪诗》中写道:

长安大雪天, 鸟雀难相觅。

其中豪贵家, 捣椒泥四壁。

到处爇红炉, 周回下罗幂。

暖手调金丝, 蘸甲斟琼液。

醉唱玉尘飞, 困融香汁滴。

岂知饥寒人, 手脚生皴劈。

长安城内,大雪纷飞,一面是富贵人家烧着红炉、宴饮喝酒,好不乐乎。另一面,饥寒的人,手脚都冻裂了,苦苦呻吟。

印证了杜甫的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一场雪,给人的感受,也不尽是美好的,尤其在古代。

雪花本身是洁白美好的,不同的,只是处境和与之相应的感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