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电影(五)

2020-11-23  本文已影响0人  漫游在云海的鲸鱼

【原创】求知若渴,虚心若愚。

【微信公众号:漫游在云海的鲸鱼】支持复制粘贴读书笔记

目录

续文见上篇:影视:电影(四)


一、奇幻

《致命魔术》

十九世纪中后期的伦敦,人们还尚未对现代文明有着更加深刻而科学的认识。因此魔术师这一职业在这座堪称国际化的大都市里有着颇高的地位。尤其是贵族出身的魔术师罗伯特更是这一行业的代表人之一。他的同行伯登虽身家并没有前者的高贵,却也凭借一身的好本事在行内也占得一席之地。实际上,安吉尔与伯登很小的时候就是好朋友,由于两人皆天资聪慧,双双醉心于魔术表演并各自有着不同的特长和本领。但让长大成人后现实中的一切包括名和利种种,渐渐将一对好友推向了敌对的两面。成了同行里的红眼冤家。为了能够成为伦敦城内著名的维多利亚音乐大厅里最受欢迎的魔术师,安吉尔同伯登之间展开了长久而艰苦的争斗。他们一边加强自己的技艺,一边不惜互派卧底,打探彼此的底细,然后加以揭穿或破坏。生性有些偏执的伯登擅长一种能够令观众们难以置信的分身术,他能够在两个封闭的容器内自由穿越,此招数一度将安吉尔的铁杆观众几乎都吸引了过来。安吉尔自然也不甘示弱,他为了能够打败伯登,开始求助于科学家尼姑拉·特斯拉,请他发明一些奇特的表演道具,其中就包括一个短距离穿越时空的机器,这样在舞台上,他就能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战胜伯登。然而,争强好胜的伯登心头渐渐起了邪念,他想到了更加狠毒的办法来对抗安吉尔。两人的魔术之争也因此逐渐升级、愈演愈烈,直到他们的争斗酿出了一桩惨不忍睹的血案……

机关师卡特凭借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告诉安杰波登是用替身,波登的魔术确实没什么高明之处,但他做到了极致,你把我手指打断,我就把替身的手指也截了,你把我替身埋了,我把自己也埋了,为的就是二人的身心同步。

安杰被这种极致给骗了,早在波登率先发现东方魔术师装瘸的时候,就说了魔术就是自我牺牲,演技上的极致,波登也把这个贯彻到底了,可从那时候安杰就开始嫉妒他,妻子的死给了他一个正当理由,把内心的嫉妒释放出来的一个借口。这个借口就像一把钥匙,解除了理智这道锁,忽略了原来自己找了那么多年的真相,就是波登从一开始就告诉他的—sacrifice(牺牲)。

安杰原本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滥好人,抛开对波登的复仇(开枪、绑架法隆、陷害),他连一只鸽子都没杀过(表演失败那次是波登搅局),奥莉维雅交出笔记后安杰还主动伪装成是自己抢劫的给她打掩护。他只是一个为了获得掌声而表演,并为此而着了魔的滥好人。

“坏”波登绑了蓝氏结,安杰老婆说她可以在水中挣脱蓝氏结,“坏”波登就信了,因为他有强烈的挑战欲望,所以让自己相信安杰老婆那句未经检验的海口是真的,这也是一种“希望被欺骗”的心理。

向妻子展示接子弹的时候,他自己也清楚如果有人偷偷往里头放子弹还是会很危险,他并不能保证现场的志愿者会不会放子弹进去,但是他就是要骗自己一切都会顺利的,这是为了生计的自我欺骗,同时也是人之常情,我们在做很多无法预知结果的事情之前都会想各种理由给自己壮胆,使自己更加坚定,某种程度上来说,怀疑一切的人终将一事无成,彻底的理性会使你进入“无为”的贤者模式。

他们自以为自己真的有那么爱那两个女人,妻子上吊,奥莉维亚问他秘密的时候,他依旧把为艺术牺牲放在首位直到只剩下一个女儿了才愿意放弃魔术。

在波登所掌握的信息里,安杰已经死了,一个人的日记只能是死前写的,但他是如何做到准确预料到波登会中套?波登如果压根就没去后台,他不是白死了?就算波登去了,看到他溺水立刻逃跑,他也是白死。不可控因素太多了,脑子正常的人不可能设计这种一换一都是奇迹]的阴谋。所以波登判断这是假日记。

波登真的玩魔术,但安杰堕落了呀。他复制出来的人跟自己是同样的人。他也不知道每次表演时死的是自己还是复制人。自己掉进水缸死了,复制人上台。复制人死了,自己上台。但他们都是一样的人。安杰已经为了成功丧失了做人的底线了。


《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

地球上出现了一个极其神秘的恐怖组织,它的名字叫“眼镜蛇”,而让“眼镜蛇”闻名全球的原因,则是源自其对埃菲尔铁塔的一次恐怖行动,在“眼镜蛇”的恐怖轰炸之下,这座法国的标志性建筑物顷刻之间化为乌有。很显然,“眼镜蛇”的这次行动只是一个开始,它向全世界宣告“眼镜蛇”的成立,而他们的目的则隐藏得更深,许多国家开始感到不安,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眼镜蛇”的恐怖行径就会落到自己的国家当中,世界陷入了恐慌状态。联合国对此也感到大为棘手,因此这时候,总部设在布鲁塞尔的一支秘密行动小组就开始发挥了他的威力。

这支特种部队由霍克将军担任领头羊,手下高手云集,副指挥官是公爵,参加过越南的他曾经与霍克一起多次出生入死;红发女是一个武术高手,她的身手可不比男人差;除此之外还有专职执行高空任务的开伞索、会七国语言的通讯员“断路器”、军火专家“重载”、沉默寡言的“蛇眼”等12名成员。他们开始追查行动,很快查明了“眼镜蛇”的的阴谋,而他们首先要解决掉的是给“眼镜蛇”提供军火支持的战争狂人。而“眼镜蛇”组织里也有着不少心狠手辣的铁腕人物,例如外表性感漂亮,心肠却狠毒如蛇蝎的“男爵夫人”就是当中的代表人物。除此之外,还有与蛇眼是兄弟的白幽灵。


《蝙蝠侠:侠影之谜》

从小亲眼目睹父母被残忍地杀害,布鲁斯·韦恩一生充满愤怒和复仇的怒火,他为了报仇几乎不择手段。虽然韦恩继承了父母事业,成为亿万富翁,然而童年的阴影从未一刻消逝,他环游世界、希望报仇和打击罪恶。 年轻的韦恩到了亚洲,却意外进了监狱。在狱中,他受到忍者集团首领的邀请,加入集团,接受了忍者培训。然而,不久他就发现忍者集团对自己的故乡哥谭市别有目的,毅然决定重返故乡。可他发现这座城市已经成为一座被各式各样的犯罪集团所围绕的堕落腐朽的城市,众多势力不想让他继承父母的韦恩庄园。 之后,韦恩在韦恩庄园里发现了一个地下室,发现了自己神秘的另一身份:蝙蝠侠。穿上了蝙蝠战衣,驾驶着蝙蝠车,戴着蝙蝠面具的韦恩开始到处打击犯罪,这其中包括黑手党首领唐鹰,变态毒枭“稻草人”博士以及一个非常熟悉自己的神秘的对手……

当然,想要成为超级英雄自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想要成为蝙蝠侠,先决条件就是要有钱。富可敌国,是能当上蝙蝠侠的最低要求。这可丝毫不是开玩笑。因为所有的超级英雄里,真的只有这一个是作为“人类”来说唯一可以做梦幻想一下的存在。尽管它可能是个天方夜谭。

但是只要对比一下就会发现,在这类凡人代表的超级英雄中,如果钢铁侠没了外套,他将飞不了天,召唤不了贾斯汀和星期五;如果奇异博士的术法不再有用,他也不过是个会变魔术的神棍。只有蝙蝠侠,如果没了他的所有装备,他也照样是个既不能上天,又没有力大无穷的纯种凡胎。因为蝙蝠侠从始至终,都是一个超级纯粹的凡人。

除了相较于普通人多了很多钱可以买各种高级装备外,除了平时刻苦的训练只为了战斗时少流点血外,他跟普通人没有丝毫的不同。与其他格外耀眼的超级英雄不同,蝙蝠侠原本就是从黑暗里诞生出来的超级阴郁角色。

再加上蝙蝠侠系列里,格外吸睛的反英雄角色小丑,这个原本作为主角的蝙蝠侠便和他的设定一样,从一开始就自带隐形特效。《侠影之谜》的英文版原名是《Batman Begins》,不少影迷更愿意叫它《开战时刻》。与其他超级英雄系列相同,蝙蝠侠的开章,讲述的也是蝙蝠侠的成神经历。布鲁斯·韦恩,从生下来开始,除了穷到只有钱了以外,与正常人没有半分区别。直到他童年的某一天,他和青梅瑞秋在一起玩耍时不慎掉入一口枯井。

井下常年不见阳光,韦恩的坠入惊起了一众蝙蝠。没多久,韦恩的父亲吊着绳索救了韦恩。年幼的韦恩因此格外恐惧蝙蝠。在一次音乐会上,演员的伪装使得韦恩又忆起那次恐怖的坠井事件。他只好央求父亲带他离开。这一离开,又让他们在后门碰巧遇上了一次突发的抢劫事件。韦恩的父母因此被杀害。恐惧从此时开始,正式入侵了韦恩的正常生活。

按照以往的惯例,韦恩只要克服自己的过分恐惧,就能成为真正的英雄。但其实,在蝙蝠侠的世界里还有着更为深层的心理维度。在韦恩关于蝙蝠的恐怖记忆部分,影片里多次闪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镜头。

影片中,父亲对韦恩的影响力可谓颇深。从总会忽闪着出现的父救子镜头,到韦恩直言老家是父亲的陵墓。再到周围的亲朋好友时不时地提及,“这是韦恩父亲的公司”“别丢了你父亲的脸”等等等等。父亲这两个字,就像影子一样被钉在了韦恩的后背。韦恩十分的崇敬父亲,甚至因父亲的优秀而自卑。

所以在成神的道路上,韦恩必将经历的劫首先是“弑父”。弑父并非是现实意义上的砍了他老爹,而是一种心理层面上的超越。韦恩想要变得更好,则必须要跳脱出他父亲留给他的枷锁。他的父亲用尽一生得到的答案是只要所有富人联合,我们就可以拯救高谭但现实证明他错了。所以韦恩必须从自己的感受出发,重新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答案。而韦恩的答案,就是如何逃脱高谭市多年来报应不爽的漩涡。穷人因为自己穷,所以不得不去抢劫杀人;警察因为周围环境如此,所以不得不顺应环境、委曲求全;甚至那个活在高谭外的邪教头头都觉得,因为自己要伸张正义,所以不得不灭了高谭整个市。在韦恩的世界里,似乎每一个人都有其“不得不”做的事。说好听点,就叫做“生活所迫”。

韦恩自己也有其不得不做的事,即为自己的父母报仇雪恨。可惜的是,还没等到韦恩下手,那个凶手齐利便已经被黑老大的人击杀。韦恩很是郁闷,于是修整了一番便打算提枪去杀了那个黑老大。就是在这里,青梅瑞秋狠狠地扇了韦恩一巴掌。

瑞秋的意思是,为了杀一个恶人而毁掉一个好人,这不是伸张正义,而是单纯地泄私愤。这里的好人,指的是韦恩本身。当一个人真的因为所谓的“不得不”而杀害另一个人的时候,他便坠入了高谭这个城市的魔障当中。所有人都成为不了好人,所有人都在朝着毁灭奔驰。

韦恩与他们最大的不同,就是“及时止损”。这,便是他的答案。不杀人。恶人并非非要杀了才能伸张正义。还有一种办法叫交付有司,按律处置。当然,高谭这座城的有司早已腐烂不堪,但也并非彻底没救。一切以公理论处,最好的地方就是总有一天,即使没有了蝙蝠侠,高谭依旧能存活。

不杀人也并不是纯粹的圣母情怀。“我”不杀,是因为还轮不到“我”杀。“我”有掌握人生死的权力,可是“我”选择不滥用。这,就是蝙蝠侠对正义做出的解答。当然,在这整个世界当中,还存在着另一个致命的缺陷。一旦蝙蝠侠这个掌握大权的“独裁者”处事不公又当如何?所以这个独裁的“神”,必须要有其足够脆弱的人性。这或许就是导演在蝙蝠侠系列那么多的反派当中,独独挑选稻草人挑起开局重担的缘由。

稻草人的最大威力,在于致幻。在幻觉中,他会变成对手最为恐惧的形象出现。继而甚至不用自己出手,就直接以心理战压死对方。恐惧,是蝙蝠侠最为主要的情绪之一。也只有在稻草人催化下的蝙蝠侠,才会瞬间回到成神前的脆弱模样。坍圮到摔在地上打滚,只能靠给管家阿福求救,才能堪堪捡回一条小命。

蝙蝠侠成了他世界里站在独裁顶峰的神。但是另一方面,他却又是个彻彻底底的人。这个怀抱着恐惧而生的黑暗骑士,是整个超级英雄家族里最为隐形的存在。没有超人的一鸣惊人;没有钢铁侠的巅峰时刻;更没有小蜘蛛的活泼灿烂。他就像是店铺角落里蒙尘的玩偶,背负着最为平淡无奇的身份,却又带有着最为浓烈的人味儿。


《蝙蝠侠:黑暗骑士》

小丑这个人之所以能邪恶的如此纯粹,完全是因为他已经把邪恶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他不仅有一套逻辑上自洽的世界观,他甚至还意识到证明理论的正确性光逻辑自洽是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社会实验支持,可以说是十分有科学素养了。所以整部电影中小丑的目的自始至终是十分明确的,那就是他要证明自己理论的正确,并把高谭改造成他理想中的样子。有了理论的武器,其他的什么金钱,权力,生命,都是无所谓的,这也是为什么他的行为乍一看好像漫无目的一样。那么小丑的世界观是什么呢?他本人在双面人的病床前明确告诉观众:我追求极致的混乱,因为极致的混乱,带来的是极致的公平。换言之,任何有秩序的社会,本质上都是不公平的。而小丑的口头禅“Why so serious”很简要的概括了他的这种观点,因为在他看来,严肃是有秩序的表现。

这种三观虽然在我们观众看来十分扭曲,但它十分准确的击中了蝙蝠侠的要害,那就是“义警”存在的合法性。在影片中,诺兰借一个冒牌蝙蝠侠之口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谁给你的权力(来决定别人是否有罪)?蝙蝠侠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很明显他根本无言以对。蝙蝠侠的行为合理吗?合理,他只是想把高谭市从暴力中拯救出来,换句话说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结果正义,这种动机无可厚非;但是他的行为合法吗?显然不合法,那么不合法的事情公平吗?不公平。

布鲁斯韦恩也十分清楚蝙蝠侠的局限性,于是他转向了高谭市的检察官——哈维登特,他认为这个人可以同时兼顾到公平和正义,是“光明骑士”,是高谭市真正需要的英雄。但是我们这位“光明骑士”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具有很多理想主义者的共同弱点,所造成的结果就是,当他的三观崩塌的时候,他很容易被一个另外的三观所影响,于是当他被烧成双面人,躺在病床上问自己:“为什么我好事做尽,却落得这么一个下场?去tm的公平!”的时候,小丑及时出现了,教给了他一些无政府主义的人生经验,并跟他说:让哥来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公平。

小丑的全部理论,都是建立在他这个“人性本恶”的假设上的,这可能和他小时候被身边人虐待的经历有关。在影片中,小丑喜欢观察将死之人的表现,他认为人们在临死前会“展现最真实的自己”,也就是他认为人类邪恶的一面,然后进一步强化自己“人性本恶”的假设,这无疑极大的满足了他证明自己理论正确性的欲望。实际情况是,人性十分复杂,是无法用本善或者本恶之类的二元论所概括的。于是我们看到当著名的“双船实验”失败的时候,小丑的脸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浮现出了……这是什么表情?是惊讶?是困惑?还是恐惧?不管是什么——小丑第一次对自己的三观产生了怀疑。

但是小丑还不打算认输。他手里还有一张Ace牌,那就是堕落的光明骑士——哈维登特,小丑希望将这个人民心中的英雄的所作所为被公之于众,使高谭市的信仰崩塌,并重新陷入他希望看到的那种混乱之中。在这种情况下,蝙蝠侠做出了可以说是最“蝙蝠侠”的一种选择,那就是他要替双面人背锅,并让“光明骑士”的光辉形象在高谭永存,为此他要背负不该有的骂名,这对他本人来说,当然是不“公平”的,但是用他自己的话说,“真相有时候并不够好,人们理应得到更好的”,这可以说是一种更高级的结果正义了。

黑暗骑士这部电影好就好在,它没有局限在纯粹善与恶的冲突中,而是讨论了一个绝对公平vs绝对正义的问题,这个立意就比第三部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本来第三部也可以拍的很深刻的,但我猜因为是终章的缘故,不能只问问题不给答案,必须要做一些妥协,于是整部黑暗骑士崛起的中心思想就变成了“高谭市需要蝙蝠侠这个超级英雄来拯救”,不可避免的又落入了俗套之中。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

自从“蝙蝠侠”消失在了黑夜当中, 已经过去整整8年的时间了,而他也在一夜之间从一名英雄转变成了一个不得不亡命天涯的逃亡者。由于哈维·登特的死,这位被称之为“黑暗骑士”的超级英雄虽然对加诸在自己身上的指责与羞辱嗤之以鼻,可是他也为此牺牲了他和警官吉姆·戈登为了实现“更美好的未来”的目标而做的一切努力。随着谎言肆意地蔓延,在反罪行的登特法案的强行高压之下,高谭市的犯罪活动总算是被彻底地被瓦解和粉碎了。但是,当一个狡猾、灵敏的飞贼“ 猫女”( 安妮·海瑟薇饰)突然来到这座城市之后,曾经歌舞升平的一切也被彻底地颠覆了,她怀揣的显然是一个不可告人的神秘计划。不过,比她更危险的其实是“贝恩”的现身,他是一个戴着面具的恐怖分子,策划着要在高谭市实施一场异常诡异又可怕的袭击,也迫使着布鲁斯·韦恩不得不摆脱自我放逐的颓废状态,重新戴上头套、披上斗篷——可即使如此,他仍然不是“贝恩”的对手,很可能会和这座生他养他的城市一起走向毁灭的边缘。


《盗梦空间》

柯布在沙滩之上被海浪冲醒,抓到柯布的守卫对一位老人说:“他已经神志不清了,但还是指定要见你”。于是柯布被守卫带到了一个沧桑的老人面前,而这个老人望着眼前转动的陀螺说道:“我知道这是什么,很久以前我在一个男人身上见过,我们在梦中曾经相遇”。而在这句话说完以后,柯布猛然间抬头,眼睛充满神采,并停下了吃饭的动作。

何为盗梦:电影中柯布和他的团队是“盗梦者”,这里的盗,可以理解为窃取。他们让目标人物在药物刺激下进入梦境状态,而他们自身也会跟随目标人物一起进入梦境,在梦中他们会达到他们之前预设的目的:窃取目标人物思维中某个重要的信息和秘密,这就是盗梦。

梦境搭建

普通人正常状况下也会做梦,但梦都是无序的,它没有规律,也并不稳定。但如果我们在做梦之前,被某种电磁波干扰,而这个电波可以通过波长、强弱等设定不同,来传输和搭建我们即将要进入的梦境里的基本框架,它会设定某些大环境信息,比如白天、城市、年代……甚至可以精准到梦境发生场所中的某一个房间布局。

所以说梦境搭建者,通过电波在一个人的脑海设定一个迷宫,再把这个迷宫映射到梦境之中。我们知道迷宫的意义是在于找到最终的终点,梦境搭建者设计的这个梦中迷宫,同样具备这个功能,而目标人物深处在这个迷宫之中,会在潜意识加诱导之后,带领盗梦者走到迷宫终点,而那个终点便是盗梦者所需要窃取的秘密所在。

梦境稳定

我们知道平时我们做梦时,会极其不稳定,一个翻身、一次外界的微小动静,都可能会打断我们正在做的梦,容易被打断,以及不可再延续是普通人做梦的特点。所以为了确保梦境不被打断且可以达到长期的持续,盗梦团队会在每次进入梦境时,摄入一定剂量的镇静剂,目的便是为了确保梦境稳定,且不被打扰。

如何醒来

梦境可以有多层,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梦中梦,普通人正常做梦的时候偶尔也会出现梦中梦的情形,但这是走几率,并不受我们控制。同时梦中梦的层次越高,就越不稳定。盗梦团队正常的设定的梦境级别是两层,即现实→梦1→梦2;最多达到两层即终止。而在超过一层以上的梦境中想要醒来,可以依次在梦2中选择自杀,梦1醒来,再继续在梦1自杀,在现实中醒来。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两种方式醒来:(1)进入梦境之前设定的时间节点正常结束,可以醒来继而梦境崩塌;(2)协同坠落,即在第一层、第二层同时安排物理性坠落,便可在坠落的时候,逐层醒来。

时间差异

梦中的时间会与现实有流速差异,并且每个人的梦境与现实的流速比是不一样的,这与大脑皮层活跃程度有关。正常情况下,不使用药剂时,每下一层,时间流速比在12比1。即现实中一天,对应梦1中12天,梦2中144天。但是当镇静剂药量加大时,大脑皮层活跃度加速,这个比例会被提升到20左右。

分辨处境

我们正常人在梦境醒来以后,有时也会略微昏沉,大脑短暂停留在梦中世界,需要短暂的回神之后,才可以逐渐清醒。同样如果盗梦者处在梦境的时间越长,框架越丰满、越逼近现实,便会导致盗梦人无法分清自己是处于现实还是梦中,这也是柯布一直强调不能用熟悉的场景来做梦中框架的原因。于是需要设定一个“图腾”用作区别目前所处环境,是梦境还是现实。比如一个陀螺,在现实中陀螺会在转动一段时间后倒下,但是梦中就会一直旋转。

植入观念

关于“盗梦”的一些基础理论便是上面这些,正常情况下,柯布他们只需要完成两层梦境搭建,正常剂量的镇定剂,自杀或者时间到期等方式即可醒来,便足以圆满完成一次窃取任务。

我们常说酒后吐真言,梦中说真话,人会在梦中的潜意识诱导下或在酒醉后大脑皮层被麻痹时,说出一些藏在心中的秘密,所以对于窃取秘密而言,只需要设定好环境,进行相应的诱导即可。但是植入观念,则不行。观念的形成除了需要冗长的时间来做沉淀以外,还需要目标人物打心底的接受和认可,所以它需要从潜意识里植入,并在拉长时间以后,让他深深的认为这种观点是他一直以来所想要的。

从现实角度来说,集团公司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让任何人选择瓦解和放弃几乎都是不可能的,另外这种精英式的人物,通常意志力都是极强,植入的难度更是比普通人更大。所以对于这次任务,需要在梦境搭建、梦境层次这两个方面做深入的改良。梦境搭建改良:柯布在与岳父见面以后,岳父提供了一个新的梦境搭建师,即女二阿里瑞德妮,岳父在向柯布介绍时说:“她比你更出色”。

于是这次,他们设定了三层梦境。
第一层梦境植入:让费舍父子关系破裂,费舍潜意识里不愿意再追随父亲脚步,此处为消极观念。
第二层梦境植入:让不再追随父亲脚步,转变为我要自己创业,此处为积极观念,但还不够支撑瓦解父亲留下的集团产业。
第三层梦境植入:反转父子关系,让瓦解产业的原因变成父亲希望他可以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此处也为积极观念,同时修补了前面父子关系这一消极因素。
三层梦境叠加之后,瓦解集团这一消极观念,便会被转为积极观念,目的便可达成。
但这种观念植入所需要的时间,要远远大于窃取,同时还需要确保植入期间不被打扰。于是他们选择了在费舍从悉尼飞往洛杉矶的航班上行动。

电影的涉及了多种梦境的实现:电影开头处柯布的失败盗梦,阿莱尼对梦境的探索,以及作为电影主题的四层梦境空间。观众或许会觉得,这不过是又一个进行了大量后期制作的特效电影。然而诺兰的固执性实拍从不让人失望,《盗梦空间》中的每个梦境都有独特的布景故事。

在电影开头的梦境空间中出现的是一个十五到十六世纪的日式建筑,有着很特别的外观,在色彩的运用上非常美妙。为了展现不稳定的梦境,这个布景需要对地震场面进行设计。一般这种景需要盖在某种支架上,再通过摇晃产生地震效果。但是由于这个布景的面积巨大,所有的地震景象都是通过摇晃摄影机进行实现。

艾里阿德妮第一次进入的梦境布景在巴黎,因为她是初次有意识地进入梦境,这个梦境以分崩离析的形式结束。当莱昂纳多扮演的柯布和艾里阿德妮坐在咖啡馆,周围的物体都以爆破的形式喷向空中。在这个镜头中,诺兰既希望在巴黎的中心进行爆炸,也希望两个人物都能够安全入境。最后,这个镜头以空气炮的形式实现,实现了对演员的保护。尽管画面必定要用到电脑制作,但是诺兰希望能够尽可能由摄像机捕捉画面。最后,观众看到的景象半真半实。在这个镜头中,演员周遭的一切都在变成碎片,碎片也在进一步瓦解,充满了梦境的复杂性。

四层梦境空间的第一层拍摄于洛杉矶的夏天。观众必定对刚进入梦中时突然闯入的列车感到惊奇。诺兰希望它既要强调柯布带来的危险,又不能让整个梦境毫无章法,混乱不堪。电影中最终使用到的列车使用了火车的外身。它的前半身用软钢打造,这样不会把车撞烂,只是推开它们以创造出视觉上的不协调感和奇异感。

在拍摄这层梦境的户外戏时,诺兰坚持必须要在下太阳雨的时候拍。最终剧组使用了一个可以让两三个街区同时下雨的造雨机器。为了让场景既有光进入又部分阴暗,剧组标记了太阳的行动路线并用挡板进行了遮蔽。

在第二层梦境,诺兰搭建出了一个真正的旅馆、酒吧和大厅以让观众信服。剧组搭建了一个类似于跷跷板的装置,能够沿着中心点来回摆动,可以倾斜20到25度。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设备都需要额外的固定,因为在倾斜时即使是站在上面也很困难。然而诺兰并不希望布景中的东西或人移动,最终他只让酒杯中的酒倾斜,而演员都通过训练以在这种角度下保持不动。

在第二层梦境的酒店里有着大量的旋转场景。剧组最初的计划是建造一个40英尺的旋转长廊。后来变成60英尺,但是诺兰觉得100英尺才够用。最后剧组建造的是八个三十英尺直径的圆圈。酒店的场景就悬挂在这样一个可以旋转的环状物上,并尝试在这种布景下进行移镜和动作设计。在这个场景的拍摄中,摄像机被固定在某一平面上而不会跟着旋转,因此观众会觉得演员是在旋转中不断打斗的。在房间的镜头和长廊不同,因为房间的物体更多,演员一旦掉下来很容易受伤,剧组最后根据演员的动作进度对房间的旋转进行加速和减速。

第三层的堡垒山是电影中最大的布景,诺兰希望从窗户看出去能看到漂亮的群山作为背景,拍摄镜头能够表现出辽阔,最终剧组选在加拿大进行拍摄。在对这一布景的爆炸进行拍摄时,位于加拿大的爆炸场景实际出了错,有部分没有能及时炸掉,只拍出了一些能用的镜头。最终剧组在洛杉矶重新搭了一个迷你模型进行爆炸,拍摄了一些完整的爆炸镜头。

电影中最后一个宏大的镜头是潜意识边缘的外观。对于诺兰来说,海洋就像是潜意识。海边建筑的不管损坏代表着潜意识经过很多时间,将他们的记忆和设计吞噬,消失。电影中最后的布景以建筑冰河的方式呈现,所有的建筑都崩解并掉落到海里。靠着海边的是20到30年代的大楼。这些建筑逐步变化,进入50和60年代,并到七八十年代。最后到现在的世界,和未来的新一代大楼,所有的大楼都呈现格状分布。

《盗梦空间》的拍摄场地布满全球:东京,英国,巴黎,摩洛哥……这些不同的拍摄地点为电影提供了无数激动人心的各异质感,以满足观众对于景观的需求,这是诺兰对商业性的靠拢。


《星际穿越》

未来的地球黄沙遍野,小麦、秋葵等基础农作物相继因枯萎病灭绝,人类不再像从前那样仰望星空,放纵想象力和灵感的迸发,而是每日在沙尘暴的肆虐下倒数着所剩不多的光景。在家务农的前NASA宇航员库珀接连在女儿墨菲的书房发现奇怪的重力场现象,随即得知在某个未知区域内前NASA成员仍秘密进行一个拯救人类的计划。多年以前土星附近出现神秘虫洞,NASA借机将数名宇航员派遣到遥远的星系寻找适合居住的星球。在布兰德教授的劝说下,库珀忍痛告别了女儿,和其他三名专家教授女儿艾米莉亚·布兰德(安妮·海瑟薇 饰)搭乘宇宙飞船前往目前已知的最有希望的三颗星球考察。他们穿越遥远的星系银河,感受了一小时七年光阴的沧海桑田,窥见了未知星球和黑洞的壮伟与神秘。在浩瀚宇宙的绝望而孤独角落,总有一份超越了时空的笃定情怀将他们紧紧相连……

地球存在了46亿年,其中有生物的时间大约是36亿年,有陆地植物的时间大约4亿年,而人类只存在了几百万年。一个非常简单的常识是,人类作为高等生物,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是非常弱的。如果因为环境的变化导致地球生物开始自然灭绝,如果人类不使用高科技保护措施的话,那么人类应该是最先灭绝的生物之一。而植物在地球上存在的时间比人类多得多,面对过的环境变化也远远超过短命的人类,要说灭绝,植物恐怕是最难灭绝的生物之一。在影片中,人类依然生活在地球表面,没有任何防护设施,人类活得好好的。但是,面临的难题居然是植物快灭绝了,食物不够了。植物为什么会灭绝?沙化?空气污染?病毒?如果真的因为这些,人类为什么安然无恙?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真的因为这些因素导致植物开始大规模灭绝,人类绝对不可能毫无保护的生存在地面,那种情况下人类根本坚持不到被饿死。

载人航天,载人系内航天,载人大规模系内航天,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其困难程度比一个小小的植物锈死病要难得多。这部影片中,NASA号称没有经费,残废到只剩几个从来没有开过飞船的菜鸟研究员的地步,残废到遇到一个曾经的失事驾驶员都当作一个宝贝的程度,残废到一个普通的学生都能作为王牌研究员的程度。这样一个机构,居然至少造出了13艘能够实现系内载人航天的飞船。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机构能造飞船的同时,居然连最基本的航天常识都没有。跑去另外一个未知星系探索,居然连最基本的探测器都没有配备,那个星球有多大,大气结构如何,有没有资源,有没有大的灾难,有没有什么生物微生物,啥都不知道,就敢闷头往里冲。整个影片,探索队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工具就是一个看上去像橱柜的机器人。探索队伍到了一个星球,没有检测大气、水土成分,没有检测微生物,没有冷却,甚至连个隔离舱都没有,队员直接就往海里跳,你以为星际探索是去郊游呀。

这个影片之中的地球人是非常废的,废到连一个植物病都解决不了,连土地沙化问题都解决不了。看上去连我们现在的科技水平都不如的程度,至少我国这几十年来治理沙化的能力就比影片中看上去强不少。问题是,这样一个地球,居然随手就能掏出一些无敌的黑科技。比如那个探索飞船,这飞船无敌到什么程度?它可以不减速直接冲大气层,连个火星儿都没有。它可以在落地瞬间减速,那过载都不会头晕。它甚至可以隔离温度,在大气层摩擦那么久居然还是常温,海水不见气化,人直接就可以跳出来。这还不是最黑科技的地方,最恐怖的是,这个小小的飞船居然可以硬抗千米海啸毫发无伤。而且这飞船可以轻轻松松摆脱1.3倍地球引力,直接飞到外空间。哦,对了,同样一款飞船,后来仅仅因为与空间站对接没有接好,漏气了,然后它瞬间就爆炸了……爆了……这说明地球人根本没有无敌的黑科技,那飞船就是普通的飞船。估计诺兰认为宇宙飞船在大气中飞行和飞机差不多,千米海啸的破坏力和荡起双桨差不多吧。然而相对的是,这个飞船中的乘客非常废物,连个像样的工具都没有,见到大海直接跳下,拿脸探路,肉身摸鱼寻找信标。有了这么NB的飞船,但是在地球上发射的时候,居然还用的传统火箭,而且还分离了至少三节火箭。这三节火箭的燃料容量目测起码是那艘飞船的十几倍。为什么明明有了无敌黑科技,却非要用又费燃料又不安全还难操作的传统火箭呢?很显然拍摄者根本不明白这其中的科技差。这就好比随手就能掏出机关炮的军队,却使用长矛作为主兵器一般。

毫无意义的主线剧情。不错,这个片子看上去圆环套圆环,似乎非常严谨和深奥,但仔细一想,主角们做的那些事情,其实都是无意义的事情,最后事情的解决靠的根本不是主角们的选择,而是……更大的黑科技,以及玄学无双的……爱无敌。甚至主角一行开着飞船去穿越虫洞、穿越黑洞,重要吗?一点都不重要,因为本来就有一个无敌的地球文明,他们已经进化到了可以在黑洞中制造五维空间的程度了。既然这个无敌的文明是地球文明,那就说明地球文明本来就可以发展到那个程度,那主角搞不搞事有意义吗?这样一个地球文明需要主角来拯救?

让人无语的解决问题办法。影片最后主角的女儿带着地球人转移到土星附近的空间站去了。这个解决办法非常让人无语。首先,为什么地球活不下去了去土星空间站就能活?地球再废,环境再差,比土星也好一万倍吧。在地球都活不下去了,怎么可能去土星能活?第二,你是怎么把地球人都弄去土星的?作者知道地球离土星有多远吗?知道这么远的距离要把地球人都运过去有多难吗?知道需要多少成本吗?知道管理难度有多大吗?影片中主角的女儿连自己的亲哥哥都无法说服,这样一个人只因为算出了一个公式,然后几乎是白手起家,最多几十年就完成了这项大业,脑子在哪里?

这部影片中充满了奇葩的逻辑错误。比如第一个水星球,这个星球由于黑洞的影响,连时间都被扭曲了。如果问一个知道什么是黑洞的小学生,这样一个星球易居吗?恐怕那个小学生都会觉得这样的星球非常危险。连时间都可以被扭曲,请问其他东西会不会被扭曲。显然扭曲时间的难度比扭曲其他东西要困难得多。然而主角一行人没有任何顾虑,直接开着飞船就去那个星球探索宜居性了。地球人连太阳系都没有征服,连明显出于宜居带的火星都没有办法改造,面对一个连时间都被扭曲的黑洞旁边的星球,居然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只能说明拍摄者根本不具备这方面的常识。

明明是一个科幻片,把爱揉了进去算什么?用爱勾连时间出自那本科学著作?有什么科学依据?这TM和李逍遥用爱打败拜月教主有什么区别?这部电影莫不是披着科幻皮的玄幻?


《本杰明·巴顿奇事》

飓风正在侵袭美国新奥尔良,一位病危的老妇睁开了她的睡眼。老妇名叫戴茜,她叫女儿凯若琳为她阅读一本日记。这本日记的作者叫本杰明·巴顿(布拉德·皮特 饰)。本杰明出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之时,但生来便像个老人的他被父亲当作怪物,被遗弃在了养老院。本杰明在养老院与老人们一起生活。但谁都没有想到,本杰明逆向发育——越活越年轻!也许“越活越年轻”是某些人的梦想,但真正这样成长的本杰明却有了别人无法理解的烦恼与快乐。穿越半世纪的世界变革,本杰明身处其中,感受别人感受不到的感受。为何母亲会让自己念这本日记?本杰明·巴顿此人与母亲有什么关系?凯若琳陷入了深深的疑惑与好奇之中。

影片的开篇设定在一间病房,除了心电仪的滴答声、电视机里嘈杂的新闻播报,便是老黛西与其女卡罗琳的出场。镜头下的病房显得格外冷清,面对老黛西衰容的脸部特写和孱弱的呼吸声,显得既没有生机,也不见希望。因为这是一场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离别。暴风还在移动,护工也在一旁自顾劳累。似乎没有什么能因为老黛西的即将离去而驻留脚步。自然是,人也是。人生时带来的孤独,去时也不能作罢。本篇的故事就从老黛西的回忆以及卡罗琳翻开本杰明的日记本开始。而片中的回忆线索,被作者精心划分了四个层级,可谓精妙而又生动。此处我们在后文便详尽细说。老黛西的声音愈加微弱,却仍在坚持着想要告诉卡罗琳什么。当卡罗琳问“你怕么?”老黛西的回答显然让这场戏剧化的离别着上浓墨一笔。也从此处开始了本片第一次对人生的质问,对于明天和未来,究竟谁能预料到福祸因果?一切似乎有命运加持,又似乎让我们触手可及。画面直接从老黛西口中所述,将故事追溯到1918年新建的火车站。

如果电影的开篇对白和环境都是为了将告别的气氛进行渲染和加深,那接下来老黛西的这番回忆则是为主人公本杰明的出场和降世埋下了精彩而又深沉的铺垫。这也是影片在回忆叙事中,拉出第一层级的回忆——老黛西回忆父亲讲述的故事。通过接下来镜头中画面出现的做旧纹理的“褶皱”感和复古色调的久远感,以及回忆中人物声音的深沉与深邃,我们可以得知,老黛西的这些回忆皆来自其父亲的口述。“Mr.cake”是整个南方最好的钟表匠,却因一战丧子,于是先天失明的“Mr.cake”便将原本正常打造的时钟改造成了“逆时针时钟”并将其公诸于世。

当众人在质疑“Mr.cake”的作品之时,通过他的解读明白其希望“时间倒流,重归一切”的寓意。而“Mr.cake”也从此消失,正如片中所述没人知道他身在何处。尽管先天失明,也无法阻断眼下的战争对他及家庭带来的伤痛。在此时影片直指战争改变了每个人甚至每个家庭应有的自然命运。战争打破了人们原本的“轨迹”。为了生存与尊严,人们不得不选择战斗,直面死亡;不得不将家园改成战壕碉堡,搁浅文明。而这一切最大的代价便是累累白骨与哀嚎。惨痛之状,可见一斑。老黛西也并不知道,“Mr.cake”故事的一切是否和令自己羁绊一生的男主“本杰明”有着必然关联。也许冥冥之中注定如此。而最重要的,是老黛西与“Mr.cake”感同身受——我们无力改变的除了生死,仍有遗憾。 只是这座逆时指钟的奇幻寓意,却在同样1918一个庆祝战争结束的夜晚,悄悄地映射在一处寻常人家的新生儿。

画风一转,新奥尔良城的夜晚,街上充满了人们的欢呼声,夜空中的烟花与熙熙攘攘的星条旗之下,仿佛让汽车的鸣笛声响都夹带着秩序正在庆祝胜利。烟花下的夜空也并不明朗,也许行人相互之间也看不清楚对方的模样,但此时的他们,无论出身、地位、种族、肤色、痛哭还是欢笑,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极其厌恶的战争的结束充满欣喜。在这里作者拉出了第二层级的回忆——老黛西借助“本杰明的日记”回忆着自己脑海中的本杰明。此时的镜头感鲜明对比前一层级“父亲口述中的回忆”,画面虽然依旧复古,可环境色调渐暖,人物声音也逐渐加实,去掉了做旧纹理的“褶皱感”。明显老黛西这时的回忆都与自身经历有关,并且她能够清楚地记得这些经年往事。慨叹不已,百感交集。

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夜晚,只有托马斯·巴顿与这时本应举国欢庆的画面似乎格格不入,神色慌张的他正在赶往回家的途中,最终将身影匆忙纳入街边一角的家门之中。在到家之后才发现等待他的只有噩耗:爱妻难产,亲子怪相。对于这样一个格外“美好”而特殊的夜晚,显然对于托马斯来说却也是格外残忍与倍感孤独的。在托马斯的爱妻临终之时,恳求托马斯给他们的儿子一处容身之所。(托马斯显然并不知情为何妻子要在此时刻意强调为自己的亲生骨肉准备一处容身之所,难道这对自己来说不是理所应当的吗?)在此时仍不能接受爱妻即将离自己而去这一现实的他,只是应承的说了一句:“好的”。而妻子早在此时早就意识到除了生母,很难有人可以接受这个特殊的孩子。她在生命尽头之际见到了丈夫,就仿佛为这个特殊美好的夜晚而降生的孩子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以母之名,为子续命。

影片播放至此处往往被观影者们忽略了一条重要的线索,那就是托马斯对爱妻的承诺是否兑现了?是否给了后文中的本杰明一处容身之所并确保他平安。我们将在下文还原事情的真相。托马斯告别爱妻后,正准备回头去看自己的亲生骨肉,而眼前的一切让他惊愕失色。他与爱妻的骨肉竟是早衰的婴儿,浑身褶皱,衰老不堪,只有从体型上才可以看得出这是一个婴儿。在不顾众人的劝说之下,托马斯严实的裹着儿子并径直跑到了河边。仿佛他想将这眼前的一切,投河沉水,从此让这些自己不想接受的现实烟消云散。他将自己的丧妻之痛和家门不幸,都归结于这个外表不堪的“怪胎”所赐。亦或者,他不知道该如何养活这样一个孩子,不知道如何让“主流社会”接纳他的孩子,更不知道,这个孩子未来会给自己和家族带来何种处境。面对着重重负担,他选择了逃避,放弃了勇敢。

此时的影片又一次直接拷问人性,这仿佛看起来像一个社科命题又或是哲学难题。面对这个体态丑陋的“怪胎”,也许人们的第一反应都会是惊吓,而后认为表象带来的是不祥征兆,又或者是从心底里带来的恐惧。就像托马斯一样,因为“怪胎”表象的特殊,恐惧其带来现有生活的改变甚至破坏。人们是否有真正关注生活中的“怪胎”,可是曾处于苦痛疾病之中?或者说本质上“怪胎”与我们是否并没区别?他们是否也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善良正直的品质。又或者这一切从根本上就与表象无关?只是人们由表象而生的无端揣测。而思来想去,怪胎们可有想过生来则怪?可有想过以丑态示人?作者对于人性与社会的拷问并没有至此结束,反而是刚刚渐入深度。似乎是巡警的哨声唤醒了托马斯对妻子离世前的承诺,也唤醒了人父心中本有的慈悲,在追逐中托马斯混入了人群并放缓了脚步,来到了一处赡养院。决定将骨肉遗弃于此。这里有一处前文提及过却不明朗的线索却在影片后半部中直接点破——托马斯是否履行了对妻子的承诺。

托马斯究竟是否在追逐之中,慌乱的随处遗弃了自己的骨肉,并未考虑过自己对爱妻的承诺和这个怪胎孩子的安危?这时我们可以直接进入片中第二层级的回忆中并发现两处玄机。一处是1930年的感恩节,也就是本杰明初识小黛西之时。这一幕在赡养院的门前被捕捉到。可以见到托马斯·巴顿清楚本杰明的住处,且并非偶然经过这里——隔着马路的他将视线牢牢地锁在众人中的本杰明。托马斯先生也许出于羞愧,也许出于背负承诺的压力,内心活动复杂的托马斯先生远远驻足观望直至走神,最终司机提醒了走神的托马斯先生上车返程,才将这一幕镜头完结。另一处则是发现本杰明与生父托马斯相认之时。托马斯有这样一句愧疚而又坚实的对话:“我向你母亲保证过,保证你会平平安安。”

此时的对白,更仿佛是对其故去爱妻所说:“我做到了让我们的孩子平平安安。”让人不由的又想起来在托马斯与爱妻生离死别之际的对话。我们并不知道托马斯是否早就了解负责赡养院日常的奎尼和韦瑟斯,并愿意相信他们的善良能够接纳这个怪胎婴儿。从片中也可看出他并不认识这对黑人夫妇,也并不知道他们的真实姓名。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他没有在慌乱之中随意遗弃了襁褓中的本杰明,他确信将怪胎遗弃在赡养院可以得到庇护。终于守住了自己的底线与对亡妻的承诺。于是才有了方才父子相认之时,羞愧而又低沉的一句:“我向你母亲保证过,保证你会平平安安。”同样在这个美好的夜晚,奎尼和韦瑟斯的生活也被襁褓中的一声啼哭打破。如果说作者在之前的许多情节中奠定了拷问人性的难题,那在本杰明受到奎尼和韦瑟斯的抱养庇护之后又再一次得到深层次的释怀与升华。

无论是巴顿先生预先就得知赡养院有一对善良的黑人夫妇,还是巴顿先生只知道赡养院能够保证遗孤的平安,于此讨论都不再重要。至于为何没有遗孤给一对白人夫妇?我更愿意相信是因为巴顿先生没有选择,哪怕是遗孤后,他躲在屋角才得知了抱养他的亲生骨肉的人是一对黑人夫妇,他仍选择了相信他们。为何是“相信”?因为相比怪胎的安危,他更在乎对亡妻的承诺。而由一个身家显赫的白人遗孤给这对黑人夫妇,更是作者精妙的安排,又仿佛是作者的自问自答。白人将自己的怪胎后人遗孤于黑人手中,又再一次通过影片像我们传递着一种讯息,可以见到这是巴顿先生第一次面对事情的本质——他相信在异样的皮囊之下,也存在同自己甚至超越自己的包容与善良,但他却不敢面对与接受,包括自己的儿子“本杰明”。那么巴顿先生是否代表着某一部分白人心理状态的投影?他们也许心中认同黑人的存在,甚至曾经受到过他们的帮助与馈赠,但面对庞大的体制机器与嘈杂的主流社会声音,他们明显显得过于渺小且无力。在主流声音认为黑色肌肤承载着的是罪责和肮脏之时,巴顿先生也许清楚地知道,对自己的怪胎骨肉和不被主流社会接纳的黑人种族,其本人无力为其正名,更无力为其改变主流的看法与偏见。而这些如果处在一个相对健全且平等的体制之下则是恰恰可以尽量的消除这种歧视与不公,减少人们对肤色异样或者特殊群体的敌意。


六、打斗

《搏击俱乐部》

杰克是一个大汽车公司的职员,患有严重的失眠症,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危机感和憎恨。一个偶然的机会,杰克遇上了卖肥皂的商人泰勒(布拉德·皮特 饰),一个浑身充满叛逆、残酷和暴烈的痞子英雄,并因为自己公寓失火而住进了泰勒破旧不堪的家中。两人因缘际会地成为了好朋友,并创立了“搏击俱乐部”:一个让人们不戴护具而徒手搏击,宗旨在于发泄情绪的地下组织。俱乐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地下组织,而泰勒也以自己个人的魅力,吸引着那些盲目的信徒。俱乐部的成员们到处滋事打架、大肆破坏,泰勒本人的行为也越来越疯狂。 杰克对于“搏击俱乐部”的现况及泰勒的行为越来越无法忍受,和泰勒发生争执,泰勒离开了他。然而,杰克发现,他走到何处都无法摆脱泰勒的影子,他开始思考:我到底是谁?

作为一个双重人格者,导演大卫芬奇用了两个演员两个角色来表达一个人物的思想,一个角色就是懦弱受困的杰克,另一个角色是勇敢的泰勒,杰克是虚弱的物质崇尚者,那么泰勒就是强大的精神至上者;杰克渴望拥有一切,泰勒热衷抛弃一切;杰克懦弱退缩,泰勒勇敢强壮。他们好像是一体两面。精神阳痿懦弱的杰克潜意识里爱上马拉,但内心的恐惧使他不敢表露自己内心的情感,于是自己另一个角色勇敢狂野的泰勒与玛拉上了床。

杰克的角色表面是空虚,但实际上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恐惧,对失去所拥有的恐惧,对女人的恐惧,对性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他的身心被囚禁,无法入眠,没有清醒时刻,无奈和绝望,却无法挣脱,渴望身心的自由而无法达到。

泰勒的角色有一套自己的哲学:抛弃一切才能获得自由。这也是贯穿整部影片的思想。你的工作不能代表你,你的银行帐号不能代表你,你开的车不能代表你,皮夹里的东西不能代表你,衣服不能代表你,你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在你的世界你不自觉地被限制住,你衣着被外界所定型,为了生存遗忘本身的才能。从得失角度来说,懦弱的角色杰克失去了旅行箱、失去了公寓、失去了一切收集的高档家具和高级音响,没有了一切,但其实他又得到了很多,那就是重生,那就是救赎,那就是自由。

杰克的角色几乎成为都市现代人生活的一个典型:工作,赚钱,从杂志上网络上选择商品,通过不断的赚钱,不断的花钱来充实自己的生活,按照广告和媒体宣传的那种方式来消费,成了典型的物质奴隶。但是像杰克这样被物质奴役的人,都拥有无法摆脱的问题——空虚和恐惧,这种空虚和恐惧是杰克自己感觉不到的,它只会通过焦虑,失眠等等不健康的生活状态反映出来,他在公司没有朋友,也没有女朋友,对性的恐惧使他无法和女人建立正常的关系。杰克拥有高薪,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但他生活的并不快乐,他没办法找出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在现实的生活中,就像泰勒所说的:“广告诱惑我们买车子,衣服,于是拼命工作买不需要的东西”,每当看到别人拥有的,不管自己是否真的需要,想法设法也要让自己拥有,而当我们购买到一件自己喜欢的一部手提电脑、一部最新款手机,一件时尚服装,一套高档家具或是一辆汽车、一幢豪宅,我们都会很喜悦,对这件商品爱不释手。我们把这些自己拥有的东西展示给没有能力拥有的人看的时候,换取来了他人的羡慕而再次欣喜,获得了虚荣心的满足,这和杰克去参加各种癌症团体的心理是一样的,看到别人的痛苦更能感受到自己的幸福。但这种感觉也不会长久,随着这种喜悦的感觉慢慢淡去,开始追逐另一样新的东西,周而复始,最后我们都和杰克一样,会觉得空虚,无聊和无助。每天都是“睁眼就是生的一天,晚上闭眼就是死去的一天”。

现在让我们来找找自己心中的泰勒的角色吧。你是否想过酣畅淋漓的痛斥自己的老师或老板?是否也想彻底放弃一切眼下堆积如山的文件去旅游度假放松一下?是否也想无拘无束的不为钱所困,不为人情所累?是否也想在寂静的夜晚挥舞球杆尽情发泄?这就是我们内心中想要的泰勒,叛逆,豁达,自由,无拘无束。泰勒生活在杰克的意识中,生活在没有物质的世界里,他对物质没有需求,并且他嘲弄物质的一切。他有勇气摧毁舒适的生活,让所有人再次从原点开始追求梦想。

“我们是被历史遗忘的一代,没有目的,没有地位,没有世界大战,没有经济大恐慌,我们的大战只是心灵之战,我们的恐慌只是我们的生活。”这是一个人内心深处两个角色的精神之战。

人面对痛苦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1,沉迷麻醉,如看色情杂志,疯狂购物或者赌博,滥交,酗酒,吸毒来麻醉自己,用各种东西来填充自己,这是用另一种方式来代替痛苦,最后演变成更多更大的痛苦。  
2,退缩逃避,如参加各种宗教活动拜神或者跑去参加各种研讨会,看各种无聊的电影,看大量的励志书籍,看无聊的电视一直到屏幕变成白屏,这都是精彩的逃避,参加各种俱乐部,都无效最后可能会选择自杀来逃避,杰克在绝症团体中曾一度找回睡眠并且上瘾,后来又想要自杀却没有勇气,只盼望飞机坠毁或爆炸。  
3,触及底限,不一定要人格分裂,只是一种角色的转换就可以达到,但大多数人没有勇气做到,杰克做到了,通过触及体验极限的痛苦来解脱。人的束缚来自于惧怕痛苦,如果你穿越底限来体验痛苦,那么你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影片中的杂货店小老板西蒙从没有想过突然一天,他被告知接下来就是死亡呢?当泰勒没有装子弹的枪指着他的头的时候,西蒙的生活骤然改变,六个星期他一定会实现他的心中梦想,开始努力争取最后的时光,为什么?为什么很多人非要等到直面死亡的时候才开始反省自己。一年又一年,你逃避自己的恐惧,安于自己的惰性,耗费自己的生命,遗忘自己的梦想,每日浑浑噩噩,不会有人用枪指着你的头点醒你强迫你。但是你想知道便利店老板是否真的成为了一名兽医吗,答案是肯定的,一定会的,他真正会体验到自己是捡了一条命回来,剩下的生活是多么美好,第二天的早餐都会比从前吃过的甜美,他内心一直想要做的兽医事业指日可待。做自己真正想做的,有激情的事情,无需置疑,他的生活将是快乐和自由的。

泰勒对杰克进行了四种触及底限的挑战:搏击痛苦,化学灼伤,濒死体验,打输作业。触及底限的意思是体验痛苦的极限,当触及底限的时候就开始反弹,一个人开始彻底醒悟,唯一治疗你的痛苦只有你的痛苦,其余的都是回避,只要回避就会有距离,有距离就会永远有恐惧,只有零距离才能消灭恐惧。泰勒首先进行的是搏击痛苦的底限挑战,在搏击中感觉重生。“在呐喊声中,你只能听见单调、猛烈的打斗声,或是有人屏息或者喷血时带着体液的咳嗽声,刚来俱乐部的人,屁股都像酥饼面团一样柔软光滑,但几周过后,就变得像木头一样坚硬粗糙。搏击过后,犹如被救赎一般,你才真正活了起来,比在其它任何地方都更真实地活了起来。”

在搏击中能体验到最原始最野性的痛感。在一场打斗结束的时候,不论搏击是赢还是输,双方都体味到最真切的痛,他们就在这种接近死亡的痛苦中找寻到自己,认为自己被救赎或是自己找回了本性。搏击俱乐部更像一个地下医院,在搏击俱乐部中不管是对于参与者还是旁观者,搏击中流血和伤害实际上一种自我治愈的方法。肉体上的痛苦释放了精神上所受的折磨,让我们觉察到自身的存在。搏击在此时是一种药方,也是一种精神疗法,比心理医生开出的方法还有效。带着满身的血污和伤痕得到解脱。你尽情的发泄,你感觉自己真实存在,那一刻只有身体碰撞即便是断裂的声音,都是那么真实。不要去健身房徒劳的挥洒汗水了,正如杰克嘲讽公交车上男时装模特那句话:我觉得上健身房的男人真是可悲,完美的胸肌,条格般的腹肌,光滑而曲线优美的肱二头肌,都是为讨女人喜欢的华而不实的噱头,是这些在搏击中体验到的力量的男人所不屑的,是成长成熟过程中必须毁灭的陈腐假象。

俱乐部规则第八条就是,如果你第一次到搏击俱乐部,那你一定要打一架。绝不能退缩和旁观,如果第一次不打,以后你就不敢再打了,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每次你血脉贲张,热血沸腾,深刻感受打与被打的快感!很原始!很暴力!

但是必须要在这种贴身的搏击中才能体验到这种发泄和力量吗?不是的,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人,也能通过其他形式体验到这种宣泄。比如那些赛车手,在跑道中车速达到极致时,体验到一种解脱,并且很上瘾,比尔盖茨曾公开说过很迷恋这种速度到达极限的解脱;还有一些人通过攀岩,狂热的舞蹈和拳击,甚至有人通过酣畅淋漓的大笑或者痛哭就能达到宣泄和解脱,压抑的许多东西被宣泄,如释重负获得重生,获得救赎。其中赛车和攀岩需要专业工具和专业训练,不是普通人能够享受的,但运动到极致后获得一种释放,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例如,一般我们经常跑步或者打球,也就运动到适可而止,运动过度有碍健康,这是运动的常态和常识,但可以每隔两个月左右就让自己运动到极致,运动到倒床就睡的状态,第二天浑身酸痛,也有可能重病一场,但这都是让你的身体和精神宣泄的途径。独眼易龙每隔两个月都要进行一次运动到极致的体验,酣畅淋漓,精疲力竭,而后六十天内正常的运动量就感觉轻松惬意,每天感觉精力旺盛,做任何事情都感觉应付自如,并且乐在其中。如果不是考虑运动过度对视力的影响,我甚至想每隔三周就进行一次极致运动的宣泄。

从这以后,杰克抛弃了进他的洞口寻找精神动物的做法,他的意识再度升级,他正在使用痛苦让他自己变得更快乐,他正在把痛苦当成走向喜悦的垫脚石。对疼痛的忍受可以让人的意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这点我深有体会,在俄罗斯多次受伤和在狱中惨遭毒打,很奇怪,一开始疼痛难忍,疼痛到一定程度时候能感觉身体好像不是自己的一样,那是一种获得解脱的感觉,随后对疼痛的概念有了全新的定义,原来我一直对疼痛敏感,经过几次毒打虚脱后,对疼痛变得不敏感了。一个人一旦经历过剧痛,以后对疼痛感会有不同程度的迟钝,但收获最大的是剧痛过后的那种轻松放松的感觉,犹如获得救赎的感觉。


七、爱情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二战时期西西里岛上宁静的小镇,美艳动人的妇人玛莲娜,撩着波浪长发,穿着时髦的短裙丝袜,踏着诱惑的高跟鞋,烟视媚行,征服了镇上所有男人,也包括年仅十三岁的维利图,他悄悄地成为她的小跟班,如影随形地跟踪、窥视她的生活。她摇曳的倩影、她聆听的和音乐、她贴身的衣物……都成为这个被荷尔蒙淹没的少年,最真实、最美好的情欲幻想……然而,战争虽然没有过多影响小镇人们的生活,却给玛莲娜带来了灾难,她变成了寡妇,成为男子们话题的中心和目光的焦点,更是女人们热烈嫉妒的对象。她成了不折不扣的祸水,与父亲断绝了关系,被送上法庭,失去了财产,生活困顿,不得不屈服于男性的世界中,以美貌求得生存。玛莲娜一步一步沉沦下去,小镇女性的嫉妒、愤怒也渐渐爆发,天真、不谙世事的维利图被迫面对淳朴小镇中,人性的残暴无情。看着已经一无所有的玛莲娜,维利图竟鼓起了他所不曾有过的勇气,决定靠自己的力量,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来帮助玛莲娜走出生命的泥沼……

因为镇上的所有人误以为她的丈夫在战争中死亡,几乎所有的男人蠢蠢欲动,觊觎她的美貌和身体。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而且还是个年轻貌美的寡妇,一些长舌妇的流言蜚语败坏她的名声,她无法得到工作机会,但是总要活下去,不得已沦为妓女来换取食物。战争胜利后,镇上的女人们终于找到了合理的理由对她实施暴力和拳打脚踢,真实的原因不是因为她是妓女,而是因为对美丽的嫉妒与愤恨,妓女不过是个借口罢了。那些曾经对她献殷勤的男人们,没有一个站出来帮她证明清白。后续玛莲娜的丈夫回到镇上后,人们对他的言行侮辱再次证明了人性中丑恶的一面,与少年形成对比。

一年后,她和丈夫再次回到镇上,这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彼此问心无愧。玛莲娜有了皱纹,也胖了些,对镇上的女人们来说,她的昔日容颜不复存在。那些曾经对她拳脚相加的女人,当做什么都没发生,就像她们不曾做过那些虚伪暴力的事一样。是因为她没有了昔日的美丽吧,对她们不再构成威胁。虽然玛莲娜做过妓女,但她在我心里如处女般,此处需要说明,指的心灵层面,非身体层面。看下电影的前因后果,一个女人想活下去并没有错,让她有做妓女想法的是那些毫无依据的流言蜚语,旁人的偏见和指指点点,但凡她有食物吃,也不会沦落到去做妓女。

最后附几张玛莲娜的美图,是那种性感又不做作的美(•̀ᴗ•́) ̑̑!还有那个怯懦又善良的少年的清澈眼神!作为玛莲娜经历的唯一见证者(采用偷窥的方式并不光彩哈哈哈),虽然少年没有在玛莲娜被羞辱的时候帮助她,那种根本解释不清的情形下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至少吐口水、砸玻璃这些细节可以看到少年用自己的方式保护着她。最后玛莲娜和丈夫的团聚还是要感谢少年说出了事实,此处也体现出丈夫是完全信任玛莲娜的,没有受到旁人对妻子侮辱性言语的影响。我觉得是很难的,大概彼此都经历了战争和生死吧,才能明白信任和相守的可贵。我在想电影中为什么没有玛莲娜与丈夫相见的煽情片段,现在想想他们再次回到镇上的那种内心坚定的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煽情倒是多余了。


八、哲思

《海上钢琴师》

1900年的第一天,往返于欧美两地的邮轮Virginian号上,负责邮轮上添加煤炭的工人丹尼在头等舱上欲捡拾有钱人残留下来的事物时,却意外的在钢琴上发现一个被遗弃的新生儿,装在TD牌柠檬的空纸箱内。由于坚信“TD”正代表了Thanks Danny的缩写,于是丹尼不顾其他工人的嘲笑,独立抚育这个婴儿,并为了纪念这特别的一天,将他取名为:1900。海上出生的1900 ,在陆地上却是个从未存在的人,没有亲人、没有户籍,也没有国籍,大海便是他的摇篮,而他也随着Virginian号往返靠泊各个码头,逐渐长大。然而好景不常,一次的海上意外事件,造成抚养1900的丹尼意外丧生,幸而奇迹似的,某天深夜船上的众人被优美的琴声所惊醒,循着琴声而往,居然是无师自通的1900在钢琴前忘我的演奏着,动人的旋律打动了众人,从此,1900展开了在海上弹奏钢琴的旅程,也吸引了愈来愈多慕名而来的旅客。

马克斯 在因缘际会下来到Virginian号加入乐队伴奏,也因此见识到这位传说中的海上钢琴师1900,两人因此结为好友。而1900在与发明爵士乐的传奇钢琴手杰利同船竞技钢琴琴艺之后,声势更是如日中天。但尽管马克斯再三鼓励1900下船去向全世界展露他的天赋,1900却始终未曾踏足陆地一步。直到他在为唱片公司录制个人专辑时,意外见到船舱之外清秀动人的女孩,并在感动之余创作了《1900's Theme》。随着女孩的下船离去,1900的心开始波动 。

在一艘横跨大西洋,连通着欧洲与美国,满载着移民的豪华蒸汽游轮里。一个粗鲁的黑人烧锅炉大叔捡到了一个来路不明的白人弃婴,那天正好是1900年的元旦,所以为他起名叫做1900。这个有着奇怪名字的孩子与无数工人一同生活在巨轮的最底层,直到有一天,1900第一次来到旅客舱,透过毛玻璃看到了钢琴,这是他这一辈子第一次看到钢琴。玻璃上天使的双手正好抚摸着1900被音乐深深吸引的大眼睛,彷佛预示着这个孩子将会受到艺术天使的眷顾。音乐的启蒙下,第一次奏响了钢琴,从此一位自学成才的天才钢琴家诞生了。成年后的他一直留在船上,顺其自然地成为了一个钢琴师。接着他遇见了他一生的挚友,一位从新奥尔良来的白人小号手康恩。在与这位朋友的相处中,1900明白了,他长久以来即兴演奏的那些音乐其实就是外界所谓的“爵士乐”。正因为1900对于音乐没有流派的概念,所以他在船里既为头等舱的富人们弹奏爵士,也为三等舱的穷人们弹布鲁斯、民间小曲。

1900,在充满着欧洲人、美国人和黑人的移民环境中,被黑人养大,在最底层成长,受到拉格泰姆音乐的启蒙和布鲁斯的影响,自学成才的他喜欢即兴演奏钢琴,无论贵贱所有人都爱他,来自新奥尔良的朋友让他明白,自己演奏的就是爵士……那意味着,“1900 ”可能根本就不是人,他其实是「爵士乐」的拟人化形象。这个故事根本就不是一个虚拟艺术家的传奇人生,这个电影讲的就是「爵士乐」从底层诞生,辉煌时人见人爱,最后没落的全部历史!

1900打算下船的这个场景,实际上就是一次抉择:是否要改变自己,迈向更为广阔的新时代?答案是“不”。回顾整部电影,我看到了爵士乐的前世今生,在社会的最底层,黑人自学了属于白人的乐器,但是却用来演奏他们自己的音乐。这种奇妙的融合,吸引来了处于社会上层的白人,所以无论是贫民窟的黑人还是高档会所中的白人,都痴迷地爱上了爵士乐。但是,时代变化太快,没过多少年,大众的喜好就变了,爵士乐变得越来越小众。但是即使会消亡,爵士乐也依然坚持自己的追求。所以,“爵士乐”随着那个“时代”一起死了。

电影的最后,1900的挚友,那位小号手,拿着落伍的康恩小号,重新得到了那张1900的破碎唱片,消失在了工业时代的烟雾中。很多人觉得凄凉,但是我却觉得充满了希望。因为「爵士乐」的肉体虽然死去了,但是「爵士乐」的灵魂却活了下来,在那破碎的唱片上,在那离奇的故事中,在那支破烂的小号里。虽然小众,虽然无名,但是爱他的人会永远爱着他。即使台下只有三个人,他也依旧愿意为此演奏三千个和弦。


《社交网络》

把《社交网络》称为2010年最有力的年度之作应该说是当之无愧。它可以被看做是这个网络时代的寓言,在不动声色之中,大卫·芬奇给这个时代的潮流人物做了一次精彩的侧写,让诺兰多年苦心打造的《盗梦空间》掀起的热潮都显得黯然失色。《社交网络》为什么会得到如此高的评价,赢得众多影评人大奖?影片到底在表达什么样的主题?下面,我将以关键词的方式,从六个部分来解读影片。

Social for Sex(欲望)

Facebook拥有超过5亿的用户,甚至比Twitter还要有影响力,有人总结说,原因很简单:性。影片中,Facebook第一次成功亮相,就是扎克伯格把全校女生的图片上传来让大家(自然主要是男生)打分,一夜之间,网站就得到了大量点击,甚至造成校园网络堵塞。这使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看到了“性”带来的强大驱动力。Facebook让宅男把妹(get laid)的梦想变得触手可及,欲望/性由此变得赤裸、透明,同时又很安全和无责任。
  
这也就是影片为何开始于男主角扎克伯格与女友的约会,或者说辩论的缘故——从一开始,女性就从这部电影里退场了,她们成了欲望的对象。导演大卫·芬奇并没有把视角放在主角与女人的关系上,Facebook所象征的性的欲望与成功的欲望混杂在一起,影片的三位主角看起来全都野心勃勃但又不知何往。肖恩·帕克在酒吧里对扎克伯格讲过“维多利亚的秘密”的故事:这个品牌的创造者只是想讨好老婆,最终品牌被人卖去,自己却落得个悲惨的下场——这个故事的寓意就是:没有足够强烈的欲望,你只能成为loser。甚至短暂的成功都已经不足重要,欲望就是生命,就是一切。从这一点上说,《社交网络》可以称作“不是青春片的青春片”,“不是成人电影的成人电影”。
于是,我们看到《社交网络》中的扎克伯格渴望成功,但原因却非常模糊:为了钱?为了成名?为了女人?为了虚荣?他只是不断地快速前进,把一切都扔在后面。影片对欲望以及崇拜欲望带来的一切做了不动声色的呈现、反思。

SOcial for Online(在线)

无可否认,这是一个网络的时代,在线的时代。但好莱坞对此的反应却显得迟缓笨拙,除了像《黑客帝国》那样的寓言游戏,剩下的只有《剑鱼行动》、《反托拉斯行动》等片中摆摆样子的黑客形象和极其皮毛的互联网展示。网络时代的人内心在想什么?他们如何看待互联网?除了科幻片略有象征性的表现,剧情类电影很少扎实地面对它。

好莱坞很少为还活着的人物拍传记片,怕的是把握不准,难以发掘。而且传记片的主角也多偏重于政治家、科学家(《美丽心灵》)、歌手、商业大亨……《社交网络》的主人公马克·扎克伯格今年才26岁,大概可以算好莱坞传记片中最年轻的传主了。大卫·芬奇敏锐地抓住了这个能代表时代的潮流人物,并准确地把握住了他们的独特特征。

《社交网络》没有着眼于展现主人公的传奇经历,没有走通常传记片的励志路线,摆脱了大多传记片先入为主地设定好立场、出发点,以此褒贬主人公的形式,而是采用去中心或者叫无中心的叙事态度来展现主人公的历程——主人公扎克伯格的是非善恶完全由观众来判断,影片不预设他的好坏。要知道,互联网时代的特点之一就是无中心化,如今方兴未艾的云计算、云存贮也是基于这样的特质发展而来的。

我们完全可以把《社交网络》和影史上的不朽经典《公民凯恩》相比较:同样是投身媒体的时代巨子;同样的多角度叙事;同样没有预设的立场;同样以一个争议人物来作为一个时代的寓言……只不过《社交网络》没有做宏大叙事,它只是细碎地呈现了很多生活碎片——这不也是在线时代的特征么?

Social for Communication(交流)

Facebook的成功,关键是着眼于人的交流。第一代的互联网网站,还是搭建一个平台,然后在上面提供信息、服务或者商品;而现在最成功的网站,几乎全都是搭建一个平台让网友自己来玩——所谓WEB2.0,说白了就是从WEB1.0人与网络/机器的互动发展到了人与人的互动。但颇为讽刺的是,在WEB2.0的背后,却都是一些不善于人交流的极客(Geek)宅男的影子。

《社交网络》就是一部关于交流的电影,同时也是一部关于极客宅男的电影。扎克伯格这样的极客,热衷于电脑、网络,智力高超,情商却可能很低。他们宁愿与机器交流,崇拜技术,也不愿意费心与人交往。扎克伯格在影片中始终在快速敲打键盘,他始终一意孤行,没有人真正了解他在想什么,而他也不在乎别人的感觉——但这是真的么?那为什么影片结尾他想在Facebook上把女友加为好友,然后一遍一遍刷新网页呢?

socIal for Information(资讯)

作为一部传记片,《社交网络》没有非常吸引人的故事,没有热闹的动作元素,没有华丽的视觉效果。它靠的是精巧的构造以及大量的信息抓住了观众。

影片的主体其实只有一场官司和一次讯问。但大卫·芬奇用简洁平实的叙事风格,加入大量的闪回,配上编剧阿伦·索尔金信息量超大,极具智慧的台词,影片竟然具有了一种强烈的戏剧张力。举例来说,当扎克伯格的好友Eduardo Saverin被女实习律师讯问时,其对话非常简单直白,完全没有修饰——在简单的对白之中,Eduardo Saverin强烈的不满以及扎克伯格冷漠的行为则显露无疑。

大卫·芬奇早期的影片都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甚至有些用力过猛,但从《十二宫》开始,他的风格越来越趋于克制、冷冽、平淡,不动声色之中显示出强大的冲击力。《社交网络》通过多角度叙事(或者称复调叙事),让各个人物从不同角度来讲述故事,从而可以让观众更客观全面地去看待主人公。而同时,各个配角的性格也表现了出来。此外,自《十二宫》成功的使用了数字摄影机之后,大卫·芬奇这次使用RED ONE数字摄影机来拍摄影片,但避免了数字摄影机通常的弊病,无论是景深、明暗、质感、对比度都非常出色。

Social for Asshole(混蛋)

影片中的马克·扎克伯格说话语速极快(互联网时代信息过剩的表现),他的女友艾瑞克形容说“跟你约会就像和跑步机约会一样”,但问题却不在这里,她最后对扎克伯格说:“女孩子不喜欢你不是因为你是书呆子,而是因为你是个混蛋。”这句话正好和最后女实习律师对扎克伯格的评价形成呼应:“你并不是一个混蛋,马克,你只是极力想成为混蛋。”

影片海报上的宣传辞似乎也说着同样的意思:“你不可能在拥有5亿朋友的同时没有几个敌人。”对影片的主人公扎克伯格,似乎很难用正确、错误、善或者恶来概括,他只是把别人都看做是傻瓜,于是自己变成了混蛋。

sociaL for Love(情感)

《社交网络》不是一部爱情电影,但影片中充满了感情的元素(虽然导演没有去煽情)。在三个男主人公中,你很难说清谁对谁有着真挚的友情,谁又背叛了谁。影片里没有英雄和配角,只有金钱与技术、理想的矛盾。每个人似乎都感到自己受了伤害,而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怎样伤害了别人。


九、悬疑

《七宗罪》

影片讲述了一个疯狂的宗教徒依据七宗罪设计了一桩连环杀人案件的故事。老警探威廉即将退休,在退休前他和新警探大卫·密尔斯(布拉德·皮特 饰)合作侦查一桩杀人案件,一位暴食之徒被撑死在自家餐桌前,更为离奇的是其后不断有人被杀。经过一番调查两位警探发现杀手约翰·杜根据天主教的教义中的七宗罪:“暴食”“贪婪”“懒惰”“嫉妒”“骄傲”“愤怒”来设计杀人。随着死亡的人越来越多,警探密尔斯的妻子翠茜·密尔斯也被牵扯其中。究竟,凶手能否被成功抓获,两位警探的命运又将如何发展……

老警员威廉.沙摩塞,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他都一丝不苟,面对案件时从不轻易下结论;新的警员大卫.密尔斯,他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办案直来直去,比较记性子,唯一能够让他冷静下来的只有他的妻子。影片的整个故事是发生在不停下雨的纽约,街道总是湿漉漉的,行人与车辆都藏在阴霾里,在导演的描述下,纽约被表现成一个潮湿,昏暗,混乱,肮脏的城市,充满着罪恶和恶行。

在某一个平常的星期一,沙摩塞距离退休还有7天,在这天发生了一起令人匪夷所思的案件。案发现场一股扑面而来的恶臭,这里都是腐烂的食物,各种蚊虫与蟑螂横行,一个男人被发现了死在家中,死法很蹊跷,脸埋在意大利面里。

在礼拜二的时候,又有一桩命案,一个有名的律师被发现死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他被人割下一磅肉放置在天平上,血已经被放空,地上用他的血写着Greed(贪婪)这个词,并在她妻子的照片上用血画了一副眼镜。急性子的密尔斯完全看不到案件内在的逻辑,而老警员却发现了其中的蹊跷,这时第一起案件中的法医,发现了死者胃里被刮下来的塑料片,于是沙摩塞带着塑料片回到第一起案发现场,在现场的地上有几道指向冰箱的刮痕,他搬开冰箱后,发现了用油脂写下的Gluttony(暴食)这个词。

于是沙摩塞借阅了大量关于七宗罪的书籍,并把他认为有用的资料抄送给了密尔斯。在他们毫无头绪的时候,案件还是在依然接连发生,凶手究竟是谁,又怎么做到不被警察发现的,咱们就不再一一透露。在影片的最后,大卫芬奇在影片末了留给人们的场景颇具哲思意味,在全片整体黑色风格的映衬下,心力交瘁的老警官萨默塞在美丽黄昏的夕阳下说了这样一句话:“海明威曾写道:这世界是好地方 ,值得为它奋斗"。最后的画面留给人们留给人们无尽的探讨和反思。


十、战争

《敦刻尔克》

故事改编自著名的二战军事事件“敦刻尔克大撤退”。二战初期,40万英法盟军被敌军围困于敦刻尔克的海滩之上,面对敌军步步逼近的绝境,形势万分危急。英国政府和海军发动大批船员,动员人民起来营救军队。 英国士兵汤米在逃离海滩的过程中相继结识吉布森与亚历克斯,同时民用船主道森先生与儿子彼得、17岁少年乔治也离开英国,去往敦刻尔克拯救士兵。三人陆续搭救了海军、飞行员柯林斯及汤米一行人,而战斗机飞行员法瑞尔则在被敌人双面夹击的艰难情形下顽强战斗。 影片的故事从陆、海、空三个角度讲述,在德国军队的包围下,每个人不得不为自己的命运背水一战,才有可能活着回家。

知道为啥敦刻尔克只能从被围困海滩开始拍摄,只能从小兵的角度开始拍摄不,因为敦刻尔克起因就是英国军人贪生怕死不给盟友法国打招呼自己偷偷扔下阵地和盟友逃跑,导致法国军队士气崩溃,不战自溃,几十万大军被德国人轻易击溃,更过分的是在敦刻尔克拼命阻止德国人进攻的还是法国人,而英国人跑到海滩坐船逃命后把给他们断后的法国盟友给果断扔了,呵呵,我觉得法国三个月投降,英国人的责任比法国人还大,本来是法国对德国一打一,英国人这猪队友弄成了一打二。所以诺兰只敢拍小兵,只敢拍后半段,要不然英国人得被全世界骂死,所以只能拍摄小兵可怜兮兮的想回家,拍摄低级军官还要等法国队友(讽刺的是现实中扔下的全是法国人),这电影完全是帮助英国人洗白。

所以文青踩战狼2捧敦刻尔克的时候,我觉得真特么讽刺,战狼2根据利比亚撤侨和也门真实故事为背景创作的电影,被文青骂成给政府歌功颂德,骂成小红粉,而这部真正为英国政府洗地的电影,却被文青捧上天。当然我无意抨击诺兰,人家是英国人,帮英国说话,为英国遮丑无可厚非,可能文青和诺兰唯一的相同点,就是他们都热爱英国,看不得英国被抨击。而且人家法国人心中自有逼数,法国报纸就批评电影敦刻尔克,说十几万法军为掩护英国浴血奋战,这下到好,法国军人除了在开头漏了一下面,而且对盟友态度也不好,剩下的形象就是扒死人衣服到处逃窜蹭英国人船的形象。整个电影看不见真正在抵抗的法国人。

没有典型的英雄形象,也许除了那个“我要为法国人留下来”的长官,那个驾船前来的船主老爷子,以及那个飞行员。长官自绝后路时的担当;船主老爷子从一开始就坚定着,驾着私家小船,像郊游似的,前来战火纷飞的海岸救人,而且抚慰了落水士兵的心灵;飞行员义无反顾地完成任务后,在海岸点起那一簇火焰。其他大多数角色,都只是芸芸众生。漫长的等候,茫茫的大海,最后被某种执着拯救了——说诺兰没有点什么隐喻,我是不相信的。

漫长克制了一整个电影后,有和平时刻的特写。蓝色调的大海换成暖金色调。然后在不断的穿插镜头中,出现了那段著名的讲话。我以前看到过许多许多次,但在电影院里,只有这一次,我服气了,我觉得温斯顿·丘吉尔凭这段话,就配得上他的一切赞誉。说到底,这部电影,就像是为丘吉尔这段配词,专门做的配套解说: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上和大洋中作战,我们将具有愈来愈大的信心和愈来愈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保卫我们的岛屿。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地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即使这个岛屿或它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入饥饿之中,这是我一分钟也没有相信过的,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仍要在英国舰队的武装保护之下,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用它全部的力量和能力,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这段话陈述时,镜头不断转到海滩,转到登陆点,转到岛屿和所有的地点,转到所有牺牲与生还的角色,转到大海。诺兰这样悬疑着小人物的命运,想讨论的应该不是宏大的战争,而是“战争中,每个个体的情绪与命运”。


续文见下篇:影视:电影(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