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关于写作 生活天秉汇粹录中心藏之无日忘之

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她在爱情里是什么样子?

2018-05-11  本文已影响421人  陪你读书_

这一周,我们要陪你读的书是《浮生六记》。这是清朝画家沈复的自传体散文集。

《浮生六记》书名中的“浮生”二字,典出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那句“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沈复是江苏苏州人,生于乾隆28年,一生默默无闻。直到光绪年间,《浮生六记》这部富有无数深情和人生智慧的散文集才散发出光彩。

《浮生六记》分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六卷。

书中的内容大多以沈复与妻子的日常生活为主线,既有对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描绘,也描述了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

沈复在开篇写道:

余生乾隆癸未冬卜一月二十有二日,正值太平盛世,且在衣冠之家,后苏州沧浪亭畔,天之厚我可谓至矣。

东坡云:“事如春梦了无痕”,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

因思《关鸠》冠三百篇之首,被列夫妇于首卷,余以次递及焉。

所愧少年失学,稍识之无,不过记其实情实事而已,若必考订其文法,是责明于垢鉴矣。

他觉得如果不用笔墨把时间记录下来,就太对不起上苍的厚待了。

那么今天,先让我们一起读《闺房记乐》。

沈复生于乾隆癸壬(1763年)未冬十一月二十二日,在年少时曾与江苏南通的于氏女有过婚约,可惜对方在八岁的时候便夭折了。

后来娶了陈芸(字淑珍)为妻子。

陈芸天资聪颖,无意中从书筐中找到白居易的《琵琶行》才开始识字,在刺绣闲暇的时候,便渐渐可以通篇吟咏了。

文中,沈复如此形容:生而颖慧,学语时,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诵。四龄失怙,母金氏,弟克昌,家徒壁立。芸既长,娴女红,三口仰其十指供给,克昌从师,修脯无缺。

沈复十三岁时,初见陈芸,一见钟情,就对自己的母亲说:“若是为儿选择媳妇,非淑姐芸不娶!

沈复的母亲便摘下自己的戒指送给陈芸,作为缔结婚姻的信物。

那年冬天,沈复的表姐出嫁,沈复的母亲带着他一起前往帮忙。

沈复看到陈芸的诗稿大多都未成篇,有的有三四句,有的只有一联,便问原因。

陈芸答道:无师之作,愿得知己堪师者敲成之耳。

意思是说,这些都是没有老师教导的作品,希望可以得到能当做老师的知己,为我敲打才好。

沈复为了戏弄她,在诗签上写“锦囊佳句”,却不想这句话暗合了唐代诗人李贺短寿的事。

无心之语,一语成谶。

当天晚上,沈复送亲戚出城,回来的时候已经饥肠辘辘。

陈芸便带他去自己的卧室里吃饭,却不想被她的堂哥发现,拿他们取笑,只说陈芸藏的热粥小菜是为了款待自己的女婿。

沈复一气之下便离开了。两人再次相见,就已是洞房花烛夜了。

一见钟情,这就是值得很多人羡慕的感情。而所谓的爱情,大概便是沈复的那句: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

新婚满月时,沈复的父亲派人接他去杭州赵省斋先生门下学习。

新婚燕尔便要离别,陈芸虽多有不舍,却强装着笑脸对沈复多加劝慰。

只在临走时,小声叮嘱说:出门在外,无人调养护理,自己要多多关心照料。

等到登上小船解开缆绳,此时正值桃李争妍,春光无限,在沈复眼里却恍惚如同林鸟失群孤飞,感到天地颜色变得异常起来。

此时一别三月,却仿若十年。多亏赵先生体恤,允许沈复暂先回家。

“我取”,取“清斯濯缨,浊斯濯足”意也。榴前老树一株,浓阴覆窗,人画俱绿。

那年七夕,陈芸与沈复在“我取”亭内拜织女星,沈复刻了两个写有“愿生生世世为夫妇”的印章,两人各拿一枚,作为以后书信往来的印章。

等到七月十五时,陈芸准备了酒菜,打算邀月共饮,可惜阴云弥漫。

见到此景,沈复也觉得心中憋闷,又见到个案萤火忽明忽暗,穿梭于柳堤小洲之间,便与陈芸对联。直到更漏三声,风扫云开,明月出现。

月下独酌,难免因为形单影只而感到寂寞悲伤。佳人相伴,举杯对饮,却是世间少有的趣事。对皎皎明月为证,许下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誓约。

也许只有如此的深情被神仙嫉妒,才会让沈复和陈芸只有短短二十三年夫妻之情。

新婚之初,陈芸比较缄默,更喜欢听沈复的议论,到后来才慢慢好了些。

陈芸吃饭喜欢用茶水泡,还用茶水泡臭豆腐和虾卤瓜,这两样东西正是沈复最讨厌的。

沈复便因此与陈芸开玩笑,说狗没有胃,而吃屎,是它不知道臭味污秽;屎壳郎滚粪球而变化蝉,是它想修高峰往上爬。那么你是狗,还是蝉呢?

陈芸答道:因为臭豆腐便宜可下饭,小时吃惯了,如今嫁到郎君家里,已经由屎壳郎变成禅了,现在只是不忘本而已。

又亲自夹了卤瓜让他吃。沈复稍尝之后,觉得十分美味,便从此开始喜欢上了,与陈芸说:“开始厌恶的,最终却变为喜欢,这个道理实不可理解呀!”

芸说:“有感情而且有所钟爱,虽然丑陋也不会嫌弃,就是这个道理!”

沈复曾叹息陈芸身为女性,无法在大众面前露面,如果是男儿身,两人一起访遍名山,一定会更为快乐。

陈芸却说,等到头发斑白的时候,附近的名山湖泊也可去游玩,如果这一世去不了,来世去也好。

如果到了那时,还记得这辈子的事,就更有情趣。

这之后,两人便去附近求了月老像,挂在室内,每月十五一定祭拜。

只可惜,多年以后,这副月老像意外丢失。

李商隐曾说“他生未卜此生休”,说的是来世结为夫妻的命运尚不可知,此生的恩爱已经先没有了。

“他生未卜此生休”,两人痴情,果邀神鉴耶?

搬家到仓米巷后,有个住在埂巷之北的老太太,以篱笆为门,房子周围都是菜地,门外有池塘,西边有土山,地广人稀,非常有趣。

沈复知道陈芸向往已久,便与双亲请示,带着陈芸搬过去小住。

当时是七月,绿树成荫,微风拂面,邻居予他们制作了鱼竿,二人白天便在树荫下垂钓,日落时就登上山顶看晚霞夕照。

等到月映水池,虫声四起,邻居已经为他们准备了温酒,二人就在月下对饮,悠闲度日。

等到九月,菊花开了,沈复带着陈芸在那边又多住了十天。

陈芸对沈复说,将来可以在这里修筑房屋,买下周围的菜园,然后一人绘画,一人刺绣,成品卖钱作为吟诗喝酒的费用。

布衣菜饭足可以乐其终身,不必再作远游的打算。

只可惜,等到沈复白了头发,陈芸却已经不在了。

没有人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更早来,与其心心念念着未来,不如珍惜眼前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人。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酒宴歌席莫辞频。

满目河山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感叹的是韶光短暂,而在短暂的生命里又有不尽的痛苦哀伤。

与其怀念远方的人,不如珍惜陪在自己身边的她/他。

你失去过非常珍惜的人吗?为什么会失去的,后来又是如何走出来的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