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七绝练笔】4、《长信秋词》之四
第一部分
初唐,七绝仅77首,盛唐472首,其中李白84首,占了5.6%,王昌龄74首,占了6.3%。
在唐代的三百年绝句创作历史上,李白、王昌龄实为辉映千古的双子星座,历来受各代学者专家推崇备至,代表了唐绝句的最高成就。二人的绝句风格同具盛唐风貌,但又各有特色。
王昌龄在盛唐诗人中年辈较长,写作七绝时间也早,是唐朝诗人中较早大量写作七绝并获得优异成就的“七绝圣手”,独以七绝成为名家。七绝也因李白、王昌龄等人的努力,逐渐成为唐代流行的体裁。
中唐、晚唐七绝数量之多,仅仅次于五律。由此可见,七绝至王昌龄而体制大定,表现手法完全成熟,给后人以很大影响。
王昌龄一生创作近200首诗作,留下来的有181首。在他为数不多的诗作中,各种体裁的送别诗有52首,占了四分之一左右,有《王昌龄集》留世,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在王昌龄的74首七绝作品中,进一步仔细分类:
写景、纪游类诗1首,战争边塞诗10首,其他题材13首,宫怨及其他妇女题材18首,酬赠友人类32首。
可以看到和李白七言绝句中大量写景纪游诗相反,王昌龄只有一首具体写景的七绝作品,以送别诗居多。而李白七绝作品流传下来的84首中,写景、纪游类作品有22首,占了大多数。两位诗人其他方面的写作侧重点也有明显区分,这些内容以后在练笔过程中,我们再进一步探讨。
第二部分
一、《长信秋词》之三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二、注释:
薄命:命运不好;福分差。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妾薄命,端遇竟宁前。”
寻思:思索;考虑。
唐白居易《南池早春有怀》诗:“倚棹忽寻思,去年池上伴。”
西宫:皇帝宴饮的地方。
复道:两层阁楼间的通道。
《墨子·号令》:“守宫三杂,外环隅为之楼,内环为楼,楼入葆宫丈五尺,为复道。”
三、解析
同样是抒写失宠宫嫔的幽怨,表现她们内心的深刻痛苦,在王昌龄笔下,却很少艺术上的雷同重复。第四首诗则带有更多的直接抒情和细致刻画心理的特点。
起句单刀直入,抒写失宠宫嫔的内心活动。“真成薄命”,想不到竟真是个命运不幸的失宠者。这个开头,显得有些突兀,让人感到其中有很多省略,至少让人联想到她也曾经得宠过。但宫嫔得宠与否,往往取决于君主一时好恶,或纯出偶然的机缘。完全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宫嫔就只能信命。得宠,归之幸运;失宠,归之命薄。而且就在得宠之时,也总是提心吊胆地过日子,生怕失宠的厄运会突然降临在自己头上。“真成薄命”四个字,恰似这位失宠宫嫔内心深处一声沉重的叹息,把时时担心厄运降临,而当厄运终于落到头上时既难以置信,又不得不痛苦地承认的复杂心理和盘托出了。这样的心理刻画,很富内蕴。
失宠的命运降临之后,她陷入久久的寻思。因“思”而入“梦”,梦中又在重温过去的欢乐,表现出对命运的希冀,对君主的幻想,从而在自己心中重新编织得宠的幻想。但梦幻毕竟代替不了现实,一觉醒来,眼前面对的仍是寂寞的长信宫殿,梧桐秋叶,珠帘夜霜,听到的仍是悠长凄凉的铜壶清漏。于是又不得不怀疑自己这种侥幸的希望原不过是无法实现的幻梦。以上两句,把女主人公曲折复杂的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而又层次分明。
就在这位失宠者由思而梦,由梦而疑,心灵上倍受痛苦煎熬的时刻,不远的西宫那边却向她展示了一幅灯火辉煌的图景。不用说,此刻西宫中又正在彻夜宴饮,重演“平阳歌舞新承宠”的场面了。这情景对她来说是那样的熟悉,使她一下子就唤起了对自己“新承宠”时的记忆,仿佛回到了当初在复道(宫中楼阁间架空的通道)承受君主恩宠的日子。可是这一切此刻又变得那样遥远,承宠的场面虽在重演,但华美的西宫已经换了新主。“分明”二字,意余言外,耐人咀嚼。包含了失宠者在寂寞凄凉中对往事历历分明的记忆和无限的追恋,也蕴含着往事不可回复的深沉感慨和无限怅惘,更透露出不堪回首往事的深切哀伤。
这里隐含着好几重对比:
一重是失宠者与新承宠者的对比。一重是失宠者过去“复道奉恩”的欢乐和目前寂处冷宫的凄凉的对比。还有一重,则是新承宠者的现在和她将来可能遇到的厄运之间的对比。新承宠者今天正在重演自己的过去,焉知将来又不重演自己的今天呢?这一层意思,隐藏得比较深,但却可以意会。
这重重对比映衬,把失宠宫嫔在目睹西宫夜饮的灯光火影时内心的复杂感情表现得极为细腻深刻,确实称得上是“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但却不让人感到刻意雕琢,用力刻画。诗人似乎只是把女主人公此刻所看到、所自然联想到的情景轻轻和盘托出,只用“知”和“分明”这两个词语略略透露一点内心活动的消息,其余的一切全部蕴含在浑融的诗歌意境中让读者自己去玩索、体味。正因为这样,这首带有直接抒情和细致刻画心理特点的诗才能做到刻而不露,保持王昌龄七绝含蓄蕴藉的一贯风格。
第三部分
一、练笔要求
1、格律音韵不限;
2、以“知……分明……”句,仿效模拟。
二、练笔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