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论语》

《论语》学而十一则

2016-01-21  本文已影响74人  雪之清

【原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也。

【译文】孔子说:父亲在世时要观察做儿子的志向;父亲过世时要观察做儿子的行为。经过三年还没有改变他父亲的为人处事之道,这个人可以说他是孝了。

【心得】本则是孔子讲述何谓孝的问题。众多的解说译注中,李零先生的解读是最有趣的,他说:“孔子认为,当儿子的是不是有孝心,要分两段来考验。爸爸活着,要看他怎么想;爸爸死了,要看他怎么做。”李先生继续解释:这么讲的道理是什么?主要是爸爸活着,一切都得听爸爸的,什么都不能干。只能想,不能干。要干,必须等爸爸死了,而且刚死还不行,孝子要服三年之丧,服丧期间,不能违反爸爸,另外搞一套。

《论语》最有意思的地方,恰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不同时代的人有不一样的理解。比如本则中的“志”,一般典籍中译为志向,《广雅译诂》中:“志,意也”,李零译为想,还有译为“在心为志”及“心之所愿”的。本则中的“其”,有理解为父的,也有理解为子的。范祖禹之《论语说》中认为:“为人子者,父在则能观其父之志而承顺之,父没则能观其父之行而继述之。”从而,引领对本则的解读莫衷一是。

薛涌先生的《学而时习之》中则认为,孔子所处的时代处于周代,周代的秩序是以宗族制度为基础,子不改父道是家庭、宗族及宗族组合的国家维护政治稳定的基础。理解本则中的父不是普通的父,子也不是普通家庭的子,这与“慎终追远,民徳可厚矣”的理解一样,应从统治者层次整体理解孔子的思想。而李泽厚先生的论述也有相当的表述。我更认同薛、李两位老师的表述。

杨伯峻先生对三年无改父之道持不同意见,认为无论是实指三年还是虚指多年,错了就应改,无关年代,且子谏父非为忤逆,而是孝的表现。此之争论其实从另一角度也折射出孔子的孝说并不适用普通家庭,如果解释成君主之类的统治者则好理解很多。

现实生活中维护一定制度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其实是非常常规的手法。邓公说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这样看来“智者相通”,邓公与二千多年前的孔子所想并无二致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