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种不尊重专业的态度,让你永远得不到好东西
1
《泰囧》里,徐铮建议王宝强把葱油饼生意做大,他是这么算的:一家店一年最多赚50万,搞成加盟一年就能赚几个亿,几年后就能上市。
徐峥让王宝强把配方卖给他,王宝强说:我的秘诀就是我亲自做,不能请人,不能速冻,新鲜出炉。
徐铮说:“所以你一辈子只能做葱油饼。”——在某些人眼里,不能规模化复制的,就不算生意。
日式料理中,最便宜的和最贵的都是寿司店,不同的是前者基本上是中国人开的。很多人看来,寿司不就是饭团上加块肉吗?凭什么卖那么贵?抱着这种想法的人,吃到的确实是“饭团上加块肉”。
在《寿司之神》里,小野二郎的徒弟经过十年的基础功训练,才够资格煎蛋;为了使章鱼口感柔软,至少要给它们按摩40分钟;所以说,我们可以去吃“饭团上加块肉”,也可以称之为“寿司”,但千万别说“寿司就是饭团上加块肉”这样傲慢的话。
不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手艺的价值,这是第一个得不到东西的原因。
2
音响发烧友中有一个词,叫“木耳”,就是那种不太能分辨声音的细微变化的人,这是玩音响的死敌。
有一种奇怪的理论,说音响之间的差异,人耳根本分辨不出,都是心理作用,是商家的营销噱头,还举出一些盲测的例子。
我就说一个著名的盲听实验,发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AES年会上,测试目标是分辨两个声音是否出自两台风格差别很大的HiFi放大器。表面看,3000多个测试结果的正确率为52.3%,只瞎蒙高出2.3%,好像是验证了上面的说法?
但如果仔细分析结果,你会发现,7次听对6次以上的人,都是业内大腕。
大部分人都能通过多听,甩掉“木耳”的帽子。除了一种人——自己是木耳,就觉得木耳才是正常人,就觉得别人都在装逼。就好像自己是个色盲,就怀疑这个世界根本没有颜色。
越是专业的东西,越难以理解。尊重专业,就是对自己对不理解的东西,抱有学习、而不是敌视的态度。
反之,看到自已理解不了的东西,就怀疑别人是在忽悠自己,这是第二个得不到好东西的原因。
3
看过一部TED的演讲,一个美国高管讲了自己在一家茶馆的经历:她点了一杯绿茶,并按照自己的习惯,要求加糖。
侍者很吃惊,说:“绿茶是不加糖滴。”
这位美国女高管不高兴了,我就喜欢绿茶加糖,怎么着了。侍者只好向大堂经理汇报。商量了一会儿,大堂经理走过来,很客气地说:“对不起,本店没有糖。”
美国女高管只好换了一杯咖啡,令她哭笑不得的是,店家这回奉上精致的糖罐。
美国女高管讲了这段经历后,作了一个自作聪明的解释:在东方文化下,人们喜欢遵从社会规则,而不习惯拥有选择的权利。
事实上,只要她愿意放下那些美式偏见,多多理解茶文化,她就应该明白,你有你对口味的偏好,我也有我对传统的坚守。这才是她得不到加糖绿茶的真正原因。
纯正绿茶的口味对于西方人而言,也许不习惯,但不尝试一下,你怎么知道生命中是否还有另外一些美妙的东西呢?
认为只要给了钱,母鸡也可以下鸭蛋,这是第三个得不到好东西的原因。
4
以前在广告行业时,服务过一个知名的品牌客户,一个项目每次都要我们准备几个方案,这倒也没什么,但他们又无法判断这些方案优劣,最后的办法是投票,叫上一帮不相干的人,一人一票,倒也公平利落。
你见过哪一个好广告是投票投出来的?所谓投票,就是去掉“好看的东西”,再去掉“难看的东西”,最后选出一个“好难看的东西”。
在不专业的广告客户心中总有一些万能方案:形象老化——换包装,扩大市场份额——渠道下沉,争取年轻消费者——找鹿晗代言,贴近消费者——开个微信公众号……,以此证明他们的工作效率有多高。
对他们而言,消费者都是人云亦云的低能儿,广告公司就是一个执行者,他们的要求就是——得有个东西。他们付出的广告费的唯一作用就是把消费者赶到竞争对手那儿。
有个东西就好了,背后的潜台词是,没有必要为不一样的东西买单——这是第四个得不到好东西的原因。
5
大家都知道,我的主业是做真皮女包,我最怕遇上的,就是下面的对话:
“你的包不是真皮的!”
“为什么”
“这个皮用火烧以后,味道很臭。”
或者“我百度过了,水可以渗进皮里,你的包防水,所以不是真皮。”
或者“你的包没有弹性,网上说了,真皮都是有弹性的。”
不知道网上哪儿来那么多几十年前的伪知识。常见的头层皮价格从10块钱一尺到几十块一尺,品质差异之大,经验再丰富的人,也要综合判断才能鉴别品质。而且,皮革工艺改进之快,年年有新品种,就算业内人士也要天天学习。
我们常说,不要对自己不懂的东西指指点点。不过,我们“指指点点”的东西,大多是自以为懂的。而这个懂,不过是网上看了点伪知识。
用伪知识武装自己的大脑,建立自信——这是第五个得不到好东西的原因。
6
IBM总裁曾说:五台计算机足以满足整个市场。
默片时代的电影大王哈里华纳曾说:没有人喜欢听到演员发出声音。
一战时的协约军总司令曾说:飞机是很有趣的玩具,但没有军事价值。
这些牛人都是在自己最精通的领域内犯下了不尊重专业的错误,可想而知,我们普遍人得出错误结论的机会有多大了。
大多数错误判断都源自我们对未知世界的恐慌,为了安慰自己脆弱的小心脏,唯有用已知的知识硬套未知的东西。
“我过去用过的好东西”是“更好的东西”的最大敌人。无论是坚持传统的品质,还是不断追求高标准,亦或是突破原有的思路,都是专业人士在和自己赛跑。
而对专业的尊重,其实是在为我们提供一个提升生活品质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