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去汩汩流,花落影绰约
2020-06-17 本文已影响0人
十六姐的
前阵子连着有两个朋友问我说咋这么久没见写点啥,我说脑子和手生锈了,一个字都写不出来。其实是真正原因是不经意看到一句话,大致意思是想法太多的人是因为现实中的无能,这句话很戳心窝子,用姐妹们的行话,我投射了。或者是真的看见即治愈,或者生成新的防御,总之是我放弃思想,过上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今天朋友再问,我和这个家伙互怼起来都不留情面,但我现在想变温和,他还是“不客气”,三言两语里我有点蠢蠢欲动,计划搞个集人文、风景、美食为一篇的“大作”。敲题目的时候傻眼了,根本无从下笔,更别谈弄出个样子,我又高估自己闲扯带的水平了。
但于朋友,于自己这个念头总要有交待,那我就给一年来的所见所闻所感记个流水。
题目花了一点心思,百度了好多名言,将看中的捏合篡改,硬生生把原意掰歪变成我想要的意境。基本我想要的意思都在这句话里:寻常场景,但有意境,有诗意,基本能表达所记录的事件的中心思想。起完后觉得自己气数耗尽,有心无力了。下面的内容我尽量让它看起来象一篇文章一样,每个故事保持完整。
第一篇 初来乍到
之被歧视
刚来受到工友们礼貌而略嫌疏离的欢迎,待人接物上可能是家里的人热情有余而礼貌不足,这边恰恰相反。因为人生,业务不熟,口音不通,工作上我很少有发言机会,相处过程很平淡。负责午餐的钟哥是个讲究的人,他对菜式搭配有固有的坚持,风格和家里有很大不同,一些菜是我没见过的,于是有很多问题,菜名,做法,以及有没有什么说法,问的多了他说你们那里没有吗,我说没有。有次去一处小区,在地下车库看到预留的电动车充电区,我非常惊讶,就赞叹了一句说这小区服务建设真好,有人问我,你们那里没有吗,我说没有(这个回答不知道有没有给家乡抹黑,最近我和小米跑市民中心和行政大厅,见到都设有专门电动车充电区,位子非常充裕,在家是真没有见过。)路过一家酸菜鱼馆,因为爱吃我喊了一声,然后,他们问,你们那里有吗,我有点无语,悻悻的回,没有。接着问,那你们那里都有啥啊,我说有山,出门放眼都是山,山西山西,你们看名字里都是山,有人一副了然的表情,有人吃吃地笑,我懒得再说什么。
(解释是一件费功无用的事,有的人他不需要你解释什么,有的人你没任何必要给他解释。)
回到做饭,我自以为厨艺尚可,就是没啥章法喜欢自由发挥,我第一次掌勺大家口头说还不错,可我再上手的时候钟哥便不放心地站在一旁指导,什么调料能放什么调料不能放,什么材料在什么火候放,我做事最烦旁人在一边指手划脚,碍于面子耐着性子听过两次。过分的来了,一次炒肉酱油的量没有放到他认为的那么多,已经盛盘了要求我倒回去返锅,当时我怒了,摔了菜铲子说,谁做谁说了算,不动手的人闭嘴,那顿饭吃得很安静。我与人相处算是比较随性,但是极不愿意别人碰触我的私人物品,更别说是狗了,虽然我也不讨厌狗,有个家伙经常带自家狗子过来,那是我来之前的事,所以那狗子一副理所当然的比我还熟络,然后,它把我的包裹叼了,我一下就炸了,当场把包裹甩到它主子面前,说这个我不要了,你看着办吧。那人变了脸,踹了狗子两脚,我还置气,又凶了它一番,从此那狗看见我就别过脸去。
短短时间,我留给别人的印象是:这个外地女人没见过世面,脾气暴躁。
(顺着别人自己委屈,迁就自己落人口实,凡事不好求两全。)
之冻成狗
今年四月底老牛有事问我开了视频,她说你怎么还穿着棉袄,我说你没看到的是我还穿着棉裤,这家伙表示不相信。是的,我也知道这个时节家里已经单衣单裤了,此时此刻我浑身散发着浓浓的过冬气息,这是我自己也想不到的局面。曾经的我,耐热扛冻,一条牛仔裤打完春夏秋冬,坚持好些年头了,我常以此自夸,真不是吹牛,家里伙伴们都可以做证的。四月底还穿棉袄的街头
我该怎么说,我的亲人们,来这里一年,我有半年时间是在挨冻,冻怂了,冻怕了。
我是去年三月下旬来的,受千古丽句“烟花三月下扬州”迷惑,想当然以为繁花如烟,必定是轻衣薄衫,所以只带了短袖和外套,觉得从此棉衣甚至稍厚点的衣服都与我无缘了。第一天晚上失眠,我没当回事,一直有认床的毛病,只要换地方不出意外第一晚必定睡不着,第二天就好,但是这次有点不妙,这种情况持续有点久,十多天还没认上,天天晚上辗转反侧,各种不适,搞得白天很萎靡,这让我有点抓狂。又一个煎熬的后半夜,我倒腾着加了一床被子,倒下酣然到天亮,苍天啊,大地啊,这是个不得了的发现,这些天晚上受煎熬,我以为自己有心事重重,我以为刚强的我遇上水土不服,谁TM能想到是被冻的啊。三月下旬家里的景色
再说白天吧,我来的时候家里虽然树木花草都还枯败的样子,但空气中弥漫着蓬勃萌动,阳光也是暧烘烘的。这边风景就不一样了,路上油菜花金黄一片连一片,丛木树林青油点翠,很多我叫上不名的花儿正开放,它们在灿烂的阳光下明艳闪闪,目光所及一派热烈,就是温度有点出乎意外的低,身体感觉还处在春寒料峭阶段,我用经验推算太阳象这么晒着,这种不对称很快会被打破,等不到明天,就会热起来,我如果耐不住买了棉袄肯定第二天就废,于是拒不听从别人善意的添衣提醒。这个错误的信念支撑着我瑟瑟发抖中度过一天又一天,温度一点都没有上升的迹象,每天我把凡是能叠加的衣服都穿在身上,貌似很有朝气很春天内心万般生无可恋地穿梭在裹着羽绒服的人群中。这边的花儿
突然,有一天,在我盼望天气转暖已经盼到麻木和绝望的时候,大街上出现裙子和短袖衫了,一点征兆和缓冲都没有,猝不及防地天气热了,我还冰冻在悲凉和哀怨中没反应,夏天它就来了,该怎么形容我当时的心情呢?喜极而泣?苦尽甘来?难以置信?真是太百感交集,太一言难尽了。
夏天来了,扬州的梅雨季只能和北方比,特征不是很鲜明,太阳的焦炙和无可逃遁的溽热,经受过我大运城考验是毫不惧色任何地方的,所谓酷暑这部分没有超出我认知范围,所以印象感比较平淡的,没有什么好说的。
继续说受冻,热是一瞬间热起来,变冷也是一下子的事,10月1日那天我在景区门口拍热裤吊带美女给朋友看,10月3日回了一趟家,10月7日返回来,下车不由一个哆嗦,那股让我害怕的气息扑面而来,(有个词叫闻风丧胆,造词的人是真厉害,用它形容此时的我再形象不过了),冷空气的莅临真是强势又生硬。好在,我做了足够充分地准备,前些年储备的保暖衣,厚毛裤之类有了有武之地,秋风一起,我就开始入手看起来有绝对保障的老棉袄,应对态度非常认真积极,日子还算勉强。
随着日子推进温度越来越低,度数和家里差不多,但冷意是凭我个人意志无法抵抗的那种冷,想想在家这几年我之所以能坚持一条单裤扛住,一是屋里温度高,早上出门时候我再蹦跶一番,靠这两口热气一天下来不成问题。我也尝试早起跑步或者去折腾一下,冒汗了那种,可这股热气它存不住,一停下来,寒冷迅速侵入,甚至因为身体刚运动开贯穿更通透了,无计可施的我,每天穿得象个狗熊。
元旦前后有一个月冷雨飘零,大街上,楼道间,屋子里,到哪都是一个世界,同样无处躲藏的阴寒凄冷,暖水袋成了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我的肢体好像蛰了,感觉很迟钝,有几次注得水太烫,烫起水泡竟然不自知。儿子放假后过来与我会合,这个对啥都不敏感地二愣子天天和我抱怨说冷的有点郁闷,很不爽,陷在如此不经冻的挫败感里的我,这才让稍稍得到点安慰。
看资料说,这里最冷的月份是在一月,恰好春节,我没呆着受劫,跑回家了,往些年我一直因为家里的暖气温度不够高,和大家一起对供热公司表示不满,今年那完全不一样了,呆在有暖气的屋子里看外面雨雪交加,我和那些冰冷之间隔着一道屏障,这种感觉简直象天堂。难怪说,幸福是比较出来的。
家里的冷与这边的冷有什么区别呢?我一直在想怎么描述才能比较恰当又清楚,直到读一篇电影《百鸟朝凤》的专业影评分析,里面有一段关于西方古典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比较的,非常深刻到位,它这样说“虽然他们都是很撼动内在的感觉,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西方的古典音乐还是会显得比较平面化或者丰富一点,如果是中国更加传统,像这个唢呐,他好像没有这种铺展开来的结构,他更多的是一种很穿透性的纵深的东西,如果你一拒绝,你好像感觉平面上就那么一个点,没有什么东西。但是如果你能够进入得多一点呢,他会带给你另外一种复杂,这个复杂不是在平面上的复杂,是一种纵深的延展……”。我觉得这个说法不仅可以比较北方的冷和南方的冷,甚至也能用来区别这两地的其他(比如文化、情感、饮食啥的)。
家里的冷(差不多代表北方)象一柄矛,很坚硬,很锐利,如果你的铠甲足够严密,你的保护措施得当,它便被完完全全挡在身体之外,奈何不得你。但是,假如你不经意有破绽之处,那便会由此刺入,位置明确,记忆清晰,从此印象难以磨灭。
凡是遭遇过南方阴冷的北方人都心有余悸,很多人曾经吐槽,但因它属于全面包围式,受力面大,所以印象模糊,难以述说。扬州更甚,为什么呢,它在地理分布上好象属南方,湿气大,不供暖,但温度却没有南方的优势,低的时候和家里差不多。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呢,象兜天一张网,从四面八方将人裹挟其中,有湿度加持的冷气遍布每一个角落且极具渗透性,即使你前一秒在空调下烘得暖融融,一旦接触大气,那点热呼劲瞬间无影无踪了,再厚的棉衣也保存不住,简直防无可防,躲不好躲,只有生生地挨着。我觉得穿厚棉袄纯属自欺欺人,但心理上好象会以为这样战胜寒冷的把握大些。
(从善如流不是我的风格,我不喜欢变通,我以硬杠为乐,那是我还能招架。招架不起的时候也只有妥协,看来所谓的硬骨头,那是在还没有遇见化骨绵功的时候。)
第二篇 社会
(腹稿这部分小标题是“市井”,打算写菜市场百态,摊主们各显其能招揽生意,衣着光鲜大妈死乞白脸占便宜,气质女子天天偷菜被抓还一脸无辜之类。这几天下雨,我路上逗留时雨衣被人顺走了,回来被淋个精湿,这是第二次了,气得跺脚又无可奈何,不想费神这些鸡毛蒜皮又败坏兴致的事,就临时改主意写一个让我有点惋惜的故事。)
我住的地方紧挨着一处小区的生活购物区,走路五分钟,那儿卖饭的,理发店,服装店、超市等等应有尽有,是个小型的集贸市场,我几乎每天早上都去转一圈,买早餐,逛菜市场。
我们平时买肉或者其它要断下来过秤的东西都有这样的经历,你想要多少,摊贩一刀下去都会多出来些,这样的巧卖货双方心照不宣,又硌应,又不好发作。我最初选准一家卖肉点,是因为那个小伙子看上去很欢实,高高壮壮的却一副孩子气,和我儿子有点像,整个市场都能听见他响亮的招呼声,大早上看这生气勃勃地样子很提精神,第一次买他家肉的时候和往常一样,我故意往少了说,要五块钱的,手起刀落,小伙子说阿姨,五块五的行不行,这倒让我意外了,说你这准得狠嘛,他有点腼腆说,今天失手了,一般我这刀下去,你开口说多少就是多少。大概投眼缘吧,每次路过他家,这孩子都会喊我一声,不忙的时候还和我唠几句,一来二去,我知道他比我儿子还小一岁,肉铺对面全市场生意最好的菜摊子也是他家的(便是我刚来时候老钟反复叮嘱我买菜要来的这家,说是他家便宜、菜新鲜、品种全),他妈妈看着,五六个妇女择菜,整理,包括他卖肉这边两个帮忙的中年男子都是雇来的,他爸负责组织货源。他家生意明显好过其他家太多,每天买菜结帐要排队,大多是老主顾,他妈妈爽朗利索,配合大家愉快地调侃谈笑,一片热火朝天。
有一段时间我带怀孕的八怪(就是和我有了过节的那只狗,因为丑起名八怪,但不影响它受主子爱护,人家顾不上的时候就硬性托付给我,虽然开头闹了不愉快,我也得懂点人情世故不是,就勉为其难收着。)想买点便宜大骨头给它煮汤,去得迟卖完了,这小孩听我说完用处后,把切下来一些边角零碎收集到一起,有两三斤,说阿姨这个都是好的,人嫌弃不吃,煮了喂狗没问题的,也不要我钱,他说自己也想养只狗,问我生下来后能不能送他一只,我毫不犹豫答应了。
出事那天我去市场早,正是繁忙的时候,就听得吵吵闹闹,小伙子明显烦躁。原来是一个大妈要打肉馅,趁着他们忙自己跑进柜台里面,擅自操作机器,手指搅了,依当时情形我判断可能是擦伤外皮,有流血,这会已经自然止住了。
孩子毕竟年轻,觉得自己占理,应该不关自己的事,他妈和平时一样忙着给排队的人结帐,说让大妈联系家里人过来接上陪送上医院,他们负担医药费,大妈说家里没人,举着手亦步亦趋跟在小伙子身后,不依不饶非得要他赔,旁边围了些人,七嘴八舌的,他们家人气好,小伙子也讨喜,大家都向着,都在指责那个大妈自作自受,更不应该借此讹人。可是那个大妈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立场,小伙子几次无奈求助他妈上前解决,又朝那个大妈嘶吼质问,眼看火气越来越大,我拍拍他的胳膊说快给阿姨割肉呀,他说你去隔壁吧,我今天不卖了。
我提醒他妈妈收了手里的活先处理这个事情,因为这边闹的少了些人,眼看就剩一两个结完帐,这当儿,那边繃不住发飙了,当时场景很吓人,小伙子暴躁如雷,三两下把案子上的肉全攉到地下,一边叫骂,一边挥舞手中的刀砍向案板,一刀狠似一刀,打下手的中年男子也不敢近身拦,那个大妈早跳出来躲得远远的了,万幸的是还有点理智,没有再波及其他,发泄一通后自己丢下刀,离开了,人们劝解唏嘘一番也散去了。
两天后他家摊子上开始停业装修,我想着是要改善环境。几天后重新再营业老板是个陌生的,这些日子肉铺一直是以前帮工的一个中年男子在经营,也是熟脸,也很热情,但是假如我说要五块钱的,他切下来的一定是八九块的了。过了很久我才想到这事有点不对,就问他那孩子去哪了呢,他讳莫如深,说不知道,还追问我干什么要打听,我说就是好久不见了,想不通他家生意这么好怎么突然就搬走。
我是一个后知后觉的人,那天的事让人后怕,于公于私可能都不会那么了了,若追究,我不知道是怎样的处理结果。八怪这一窝生了两个,一黑一白,满月的时候两小只吃得肥嘟嘟,象熊仔子,特别可爱,我答应送小伙子一个的,送不出去了,母子仨被它主子接走了。我心里挺难受,想想那个让我一眼就喜欢的小伙子,看起来虎气生生,可毕竟是个只有十八岁的孩子,正是对世界心怀美好,踌躇满志的年龄,不知道社会的锤打,会让他成长为什么样子,希望他父母舍弃红火的经营就是为了保护他。
第三篇 其它
(下面的内容不知道分类该算哪门子,本来小标题想写“民生”,这个词太宏观了,我这小方寸怕是撑不住,就用无所不涵盖的“其它”)
所在的社区5月中旬主题党日安排了个爱心捐款活动,做为其下辖项目我们被点名了,院长吩咐我去做个宣传展板,我自己觉得这方面还是有经验的。去了合作的文印店,原来那个说话都慢吞吞的女子又是店员,又是老板,又是美工,我说明来意她说好啊,然后,给她讲我要放的内容,我的构图,期间她抱一个三岁的小孩子去睡午觉,说是妹妹家的需要她帮忙临时照看,我在说我的想法,她又去喂小孩子喝水,就这样,她一边组织素材,一边哄孩子,饶是我慢性子,也快要炸了,我想的总是和实际出来的效果差点,于是图片挨个调,颜色变来变去,内容增了又减,正是午饭时间,她一直不急不缓按我说的做,也没有不耐烦,还提醒尺寸太大不好拿,允了我下班时候她开车帮我送,搞得我也不好意思嫌她做事磨叽。
展板拿回来我被嘲笑了,院长没看内容,连说尺寸太野蛮(为了展示才华我备的内容有点多,忍痛精减一部分后还是只有最大款才能装下),我有点不服气,说这样不好吗,既然是宣传,要引人注意,那大个的不是更招人,他说不好带,我说你只管说地儿,我给扛过去,最终还是不情愿,让我重新做个易拉宝,展板另寻地儿放置。(被嫌大个的展板最终宿命,放在这里又好弱小无助)
不知道为什么活动那天院长不愿意去,我卷着海报单枪匹马前去的,说实话,心情雀跃,因为那个地方在南门遗址码头,面临古运河,风景特别好,我当是公派半日游。比较难为情的是我们公司属于捐款额最少那一拨,而且是唯一一家带着广告牌的,小米看我发的照片说刘姐你太牛批了,捐最少的钱,还好意思在那么显眼的位置打广告。我回她这对姐姐来说算叫事么?根本不叫!(我似乎明白院长为什么不愿意自己来了。)位置是不是很显眼
让我讶异的是活动现场和我想的不一样,像微缩版,但主持人热场,领导讲话,嘉宾致辞,歌唱跳舞,当然重头戏是捐款环节,从领导,工作人员,辖区先进分子,到志愿者,爱心企业,该有的过场一样不落,很袖珍,很周到精细。
对比就像这两张图,体量上几倍的差距,但姿色更胜一筹。
还有一件事我特别想重点说来的,写着写着差点忘掉,那就安插在这里。先简单交待一下背景,有一段时间我一有空就去彩衣街遛跶,彩衣街和东关街对头,这里老城居民密集分布,和东关街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政府扶持开发,靠着旺季时候东关街人流溢出,市场自发成形,现在相当于东关街的副街,小吃,特产也小有气候,不过有一半门面店都是老住户自家自用,有当街开麻将馆,卖菜的,寿衣店,卖花鸟猫狗这些只针对附近区域人们的生意,早上店家开门前的三三两两阿婆挑挑子占地摊卖自己种的小菜,瓜果,安逸和无所谓地样子与商户们卖力营造的火热氛围形成极大反差。我想说的一幕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在这条街上,有一家卖卤猪蹄的,老板是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有好几次,我路过他家都会听到清脆悠扬的竹笛声,刚开始以为哪个店家放的背影音乐,偶然发现是老板本尊现吹,在盛着卤好的猪蹄大铁盆旁边,正儿八经支着乐谱架子,面对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站姿认真,神情投入。这喧嚣之中,笛声更显婉转空灵,我很喜欢这种感觉,有时候会驻足一会。有次一个蹬人力三轮车的师傅经过此处,刹车,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把口琴,侧身对着卤猪蹄老板,两个人开始对奏,街上游人悠然信步,对面举步之隔的大排档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当时这一幕让我有点呆,等到想拿手机拍下这一幕的时候,三轮车来生意了,师傅揣起口琴紧踩几蹬子过去接了一对小情侣的单。
这几个小情景,于我是新鲜的,不知道能不能体现扬州人的随性又讲究,慵懒和散慢。
终是初心难酬
扬州值得一写的资源很丰富,“世界遗产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运河之都”,包括去年新晋“世界美食之都”,头衔一大堆,史料浩海如烟,写人文、风貌和美食,哪个都能长篇累牍,我写不出来的说辞是不好写严谨正式的文章,说到底是没那个实力,无从下笔。
分享一句话“花、风、云朵和星空并不知道自己的样子,是人们看在眼中,然后将它变成了繁华、凉薄、浪漫和寥阔”。
大街上人来人往,形色不同,我不知道他心怀锦绣还是满腹尘嚣。
我想说的是,人生多有意难平,沿途也有好风景。
愿我的亲人朋友安好,我亦安好。
发几张有感觉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