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偷书贼》--马克斯·苏斯金(Markus Zusak

2024-01-01  本文已影响0人  shangshine8

这本小说于2005年首次出版,成为一部备受赞誉的文学作品,吸引了广泛的读者群。

故事背景设定在纳粹德国时期,主要时间跨越了1939年至1943年,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这个时期,德国处于希特勒统治下,整个国家沉浸在纳粹意识形态的阴影之下。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引发了二战的爆发。希特勒的法西斯政权通过侵略和迫害扩大了其统治范围,将整个欧洲带入了动荡和战乱之中。这个时期的德国社会充斥着对异己的歧视、对犹太人的迫害,以及对文化自由的打压。纳粹政权通过宣传和镇压手段,对社会进行极端的控制,形成了一种极权主义的社会结构。小说中所描述的街道和社会环境受到了二战时期的冲击,在这个背景下,人们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底线也受到了严重的考验,德国社会在希特勒统治下逐渐沦为一个充满恐惧和艰难的世界,人们在这个时期的选择和抉择成为了小说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偷书贼》深刻展现了一群令人难以忘怀的主要人物,每个角色都在战争的阴云下经历着不同的命运和成长。偷书贼女孩儿莉泽尔以她的聪明和对知识的渴望为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她是一位坚韧而善良的小孩小偷,通过偷取书籍寻找生命中的力量和慰藉。她的行为不仅表达了对文字的独特敬畏,更是在困苦中追求美好的一种体现。偷书贼的小伙伴鲁迪的性格和成长轨迹贯穿全书,读者看着他从天真的男孩成长为面对战争、邪恶的成熟的美好青年,他的成长过程充满波折和挑战,与莉泽尔之间的友谊和纠葛让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和引人入胜,那个最后才能得到的丽泽尔的吻连死神都为之惋惜。

莉泽尔的爸爸,汉斯,是一个普通的油漆匠,更是一位独特而慈爱的父亲。汉斯的善良和对人性的信仰是整本书的支撑,支撑着他的家庭和他的信仰,尽管充满危险,但是为了信仰、情谊,他充满责任感、温暖。他与手风琴的关系,某种程度上代表人和人之间最最真诚、善良、朴实、美好的关系,不论种族、肤色,只是战争或者说政治强行割裂了他与他人之间的的纽带,汉斯所做的一切象征着在战争中寻找和谐与美好的人们,他们很努力的找到了片刻美好,而他们的痛苦更大,但是寻找美好的脚步不曾停止。与汉斯这个家庭交织在一起的是一个被收留的犹太人马克斯·范德堡,一个十几岁时血气方刚的年轻犹太人,但也是在某个时刻起再也不能自由见到阳光的隐藏人、再也没有尊严的游街人,但是汉斯一家、莉泽尔平等地给了他尊严、爱和友谊,在惨绝人寰的社会环境下,人与人之间还是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人性的光辉一面在任何时刻都不曾被浇灭,他们总是在任何一个可能的角落悄悄燃起。

然后,这本书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以死神的视角叙述整个故事。死神如同一个无处不在的观察者,透过他的眼睛,读者深切感知到当时人性的无情、残酷,但死神也在角落看到了这个美好的一面,而他又怎么能不描述莉泽尔、汉斯、马克斯、鲁迪、镇长夫人在战争环境下带来的美好呢。这本书中死神的存在并非只是对死亡的象征,更是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的渴望。他的温情和对当时人性灭绝的震撼交织在莉泽尔、鲁迪、汉斯以及收留的犹太人的故事之间,为整个叙事注入了一股别样的情感。通过死神的独特叙述,整个故事更加丰富而引人入胜。死神的存在提醒着读者,在战乱和苦难中,人性的光辉依然存在。这样的叙事手法让人回顾历史,更让人对生命和人性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偷书贼》以其独特的结构和深刻的描写,成为一部引人深思的文学之作,让人对历史和人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最后,文字和书本的角色在《偷书贼》中不仅是故事的推动者,更是人物们心灵的寄托和社会中的一缕光明。小偷女孩莉泽尔通过偷书,将文字带入她的生活,成为她坚持的力量。这些被偷来的书籍不仅为她提供了知识的源泉,更是她在压抑和黑暗中寻找希望的途径。文字成为她心灵的明灯,让她在逆境中保持着对美好的信仰,让她认识了性格多面的镇长夫人、让她认识到她十几岁生活所不能理解到的压抑、艰苦的德国社会,让她在不安定的环境下依旧保持着某种纯真美好。而文字对于马克思来说更是一种精神的支撑。在紧张和被歧视的环境中,书籍成为他保持尊严和希望的力量,在灰暗冰冷的地下室,文字为他带来了知识和温暖,更让他表达了对莉泽尔的感激和爱意,或许一切或许都在那本《采字人》中了吧,那真是一个美好的寓言故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