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成为更优秀的人

认知地图

2019-10-02  本文已影响0人  古达

有一天我意识到,人很容易被自身的环境所限制,因此古人才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然而这两种方法并不是始终有效的。一方面,你读的书和走的路往往是你能够接触到的范围,而自身信息的限制导致你无法跳出原有的环境选择书籍与路线;另一方面,基于自身的眼界与思想,你读的书和走的路会受到限制,例如无法读懂“你看不到的内容”,或者无法看到“你看不到的风景”。

所以如何才能不受环境所限制,无限开拓眼界和加深思考呢?

知乎有人说:

所谓的“眼界”,是每个人自己的一张地图,依靠这张地图可以标定自己的认知。所谓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探索、不断尝试、不断拓展自己的心灵地图的过程。“眼界”其实也就是你的地图的大小和内容。

这个比喻非常形象。如果从认识现实(包括外在世界与内在自我)的角度来说,这个地图代表着一个人获得的信息、认识现实的模式,可以看到但是还未开拓的部分是眼界所能达到的最广处、最深处。

影响眼界的因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积累的信息以及认知模式,前者决定你想象中能够到达的最远处,后者决定了你现实中能够达到的最远处。如果信息不够,便会偏安一隅并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已经遍布了整个世界;如果认知模式固定单一,便会一直走在既定的道路上,无法偏离也看不到意料之外的风景。

因此若要不受环境限制,便需要不断积累信息并且采取灵活的认知模式,由于后者会影响甚至决定前者,所以更加重要。

什么是灵活的认知模式?

在此仍然想要引用所罗门在《简明哲学导论》中的观点:

他或她基于所有宗教信仰(和非宗教信仰)同等的重要性,然后继续相信某一信念,却不再认为有一种唯一正确的信念,拥有这种信念的人因此必定高其他人一等。

(我觉得最后一句“高其他人一等”应当被删去的。因为在符合前面的描述的情况下,信念(或者说立场)便不再有孰高孰低的区别。)

要跳出自我的认知模式去基于其他认知模式同等的肯定与关注是困难的。因为人肯定不能摆脱五官去认识世界。但是心理咨询中的一些训练让我发现了它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不断认识自我,分离自我观点对于他人态度的影响。一位知友的回答很切合我的想法:

读很多的书,沉淀自己,把自己吸收的所有知识化为沉淀自己的力量,在时间的长河里,自然而然的养成了不急不躁的性格。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你很少会看到一个有知识内涵的人跟你泼妇骂街。因为你的所有行为在她脑子里面都有一套理论知识,就是可以追溯你现在的行为所对应出来你的心理活动,站在你的角度想事情,做到渡人如渡己。

其实这句话讲得是观点采择(perspective taking)与共情(empathy)。一种灵活的认知模式不仅仅是观点与情感上的理解和关注,更是对一个人的理解与关注——承认这个人的存在,赞同对方看待世界的态度,与此同时,你也应当认知并且赞同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

如何培养灵活的认知模式呢?

我相信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回答,因为任何的回答都建立在某个人的认知地图上。但是如果是寻求有限的自由与灵活,便是容易的,只需要以原始的态度观察并理解他人的信念就好。在自己的地图的基础上,不断参考别人的地图构成。映射到现实生活中,就是不断的学习、交流,好比咨询师的体验与督导,科研中的学术会议与文章交流,隔壁阿姨的聊天与讨论。而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地图同质性的现象,不要陷在熟悉的信息圈中,而要不断增加信息来源的丰富性。

如何积累信息?

最好的方法是交流,学校、单位、网络、书籍……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信息交换。在学校,特别是大学里,信息交换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所有的人都保持着汲取知识的状态。然而即便如此,仍然是有局限的,因为一所大学中的人决定了信息的水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眼界。比如一所普通大学所拥有的信息资源一般是不如优秀的大学的,不仅仅在图书馆馆藏上,也在教师学生的眼界中,还在与校外信息的交换上。因此可以说在信息水平上,211不如985,985不如TOP2,TOP2不如USNews30。

不过虽然如此,环境并不能完全限制个体的上限(实际上个体也决定着环境的上限)。随着网络的铺展与全球化的进程,每个人都有很多超越环境限制的方法,例如网络课堂、远程家教、学术交流交换、国际志愿活动等等。然而这时候又陷入了一个循环,即个体当前的眼界限制了他所能接触到信息广度,但我想这并不是个问题,因为楼外青山楼外楼,只需要自己一直选择高于当前水平的信息就可以螺旋式上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