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原创文字集读书

午间炼金丨撕掉标签

2022-06-16  本文已影响0人  蔚尘0913

【今日分享】

自我管理的12个思维(4)

【重点提炼】

撕掉标签

1、标签的作用

给自己/事情找理由:自我合理化,是人类思维的惯性,我们通常先选定自己的立场,再来找到或编出一个理由作为支持自己立场的证据,给这件事情一个交代,似乎是有个交代就够了,然后思考就停止了,可是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一种分类工具:贴标签是分类学上的一种行为。我们这么频繁地使用标签,是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处理信息,对人和事做出判断。

金句

2、标签的弊端

认知方面: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会不假思索地、快速地给出判断,也就是贴了一个标签,这看上去很省事,但是很容易让我们变成了摸大象的“盲人”,摸到了局部,就以为是“看见”了全部。这么一来,我们就看不到事情背后的真相,也不知道问题的关键在哪儿,更没有办法对症下药。

行为方面:标签会将“认知——行为——认知”这个循环变成一个困局。

3、贴标签的形式

(1)贴在别人身上

我们感觉到了别人的“敌意”,不知不觉给他贴上“不喜欢我”的标签,这时候我们就像戴上了一副墨镜,之后无论这个人说什么、做什么,我们都觉得他是因为“不喜欢我”才这么做。

(2)贴在别人的行为上

我们经常对别人的某些行为贴上标签。别人的每一种行为,都是他的一种表达,背后都藏着一个真实的诉求。“谎言是最真的真话”,看上去是在“撒谎”,却是因为背后有着表达不出来的一些东西,因为太为难,才不敢说。

举例:

为什么孩子要拿家里的钱呢?为什么他不直接跟妈妈说呢?可能是因为他想买校门口的零食、玩具,每次提需求都会被妈妈拒绝,可是小朋友们都有,他太想要了,需求得不到满足,只能选择这种方式;也可能是他并不觉得拿家里的钱有什么问题,因为没有人跟他说过用钱的“规则”。如果是后一种原因,妈妈就可以告诉他,“规则”是“你要拿钱的时候,要先跟妈妈讲,征得妈妈的同意”。在我接触到的案例里,还有孩子偷拿钱还是为了“获得妈妈的注意”。那位妈妈自己开公司,孩子生下来就放在奶奶家,每周才回去看一次。平时孩子想妈妈,也找不到人,因为他的妈妈不是在飞机上,就是在开会。后来孩子长大了,发现妈妈只有在他做错事,被奶奶告状的时候,才会气冲冲地跑回来,教育他一顿。在他小小的脑袋里,“拿家里的钱”就等于“可以见到妈妈”,虽然在我们大人的世界里,这简直不可思议,可是当知道这个原因时,那位女强人妈妈抱着孩子放声大哭。大概在那一刻,她才看到,标签背后,有孩子多么纯真的心愿。因为“标签”,我们错过了很多沟通的机会。撕掉标签,我们才有机会看到更多的真相。而那些真相,才是人和人之间本该有的亲密。

(3)贴在自己身上

“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我也没办法”,放到商业社会,它更像是一种借口,我们用来逃避责任的借口。言外之意就是“我改变不了,我不要改变”。标签此时就不再是简单的一句话或一个词了,它把我们限制在原地,阻碍了我们的成长和改变。

4、撕掉标签

步骤1、列出清单

拿出纸和笔,选择一个你很想要去改变的人,也包括你自己。在纸上写出五个词,这些词代表着你对这个人最深刻的几点印象。在这几个词中,其实就隐藏了我们很容易忽略的标签。然后从这五个词中挑出一个最让你头疼的。

步骤2、奇迹提问

如果这个人发生奇迹了,原来的标签没有了,你想象下具体的表现是什么。奇迹提问,就是让我们越过标签的阻碍,直接看到改变的具体方向。比如这个人的标签是脾气坏,如果这个人发生奇迹,脾气不坏了,发生奇迹的具体表现可能是声音小一点儿,语速慢一点儿,不要打断别人说话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步骤3、具体描述

通过奇迹提问,已经意识到了,“我说他不好”,其实是说“他某一个具体的行为不够好”。那在你下一次想贴标签的时候,就可以尝试把标签替换成具体的描述。用客观的视角、具体的描述来代替主观上的笼统的评价,这就是具体描述。这样我们就会从他“哪儿都不好”这样的对立中,走向他“只是在某些事上做得不好”的清醒里,在两人的互动中也有了更具体的发力点:我真正想让他改变的其实只是具体的某一个行为。

步骤4、例外观察

我们常常忽视例外情况,觉得那不重要,只不过是偶然。可是如果我们试着集中注意力,寻找例外,就可以发现很多与以往不同的事。

例外观察法,就是让我们在每一个看似无解的问题中都有办法找到特例。只要找到那个特例,就进入到了打破认知惯性的过程,它会为我们提供一些标签以外的信息,让我们看到改变的希望。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向着与以往不同的方向走,从无限循环的闭环和困局中解脱出来。

你撕掉笼统的标签,通过“奇迹提问”和“具体描述”,明确改变的方向,找到改变的路径,再通过“例外观察”看到改变的契机,找回改变的希望。标签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就被撕掉了,无法解决的人际难题也不复存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