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家简友广场读书

说诗论词(二)

2024-07-17  本文已影响0人  柳叶青

原创作品,文责自负。

      传统文化近来颇受世人的关注,这也许是物极必反之故吧。在这其中,诗歌历来受到青睐,于此中又当首推唐诗。唐诗浩如星河,名家辈出,而佼佼者则李、杜二人矣。

      李太白天纵其才,旁人是难以企及的。唯有杜子美沉郁顿挫、格律工整,有诗圣之美名,欲学诗者似乎可入其明堂也。

      然而他人可学得杜诗之皮相,其壮阔明丽之胜境,则是天资及后天所致,非用力所能至矣。试以杜工部七言名句为例:

      旌旗日暖龙蛇动,

      宫殿风微燕雀高。

      五更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其境界何等壮阔明丽呀,以致险成绝响,后人难以为继也。寂寞多少年,至北宋欧阳永叔又放异响:

      沧波万古流不尽,

      白鹤双飞意自闲。

      万马不嘶听号令,

      诸蕃无事乐耕耘。

方可并驾齐驱矣。然其中终究有些许庙堂之气,自然是其宰相之气度不经意外露也,和杜诗盛唐之气象,毕竟是有些许迥异的。

      东坡居士也是不世出之奇才,欲续雅事,不让古人专美于前,曾赋七言句为:

      令严钟鼓三更月,

      野宿貔貅万笼烟。

又云:

      露布朝驰玉关塞,

      捷书夜到甘泉宫。

庶几可比肩而立矣。

      近日翻阅晚唐诗(词)人温庭筠全集,读之饶有趣味。温同韦庄开花间派之滥觞,后人常以深美宏约誉之。温以诗、词称美文坛,论其影响,词逾于诗。然温氏之诗,自也有其不凡之处。其《晓行》中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不着一虚字,全以名词性意象之叠加组合,而晓行景色,如在眼前,实乃真杰作也。此种写法,在历代诗词曲之创作中,虽不乏例,但真正成功的却少之又少。流传至今之佳句,除温氏之联外,尚有陆游之“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以及马致远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而已。

      陆游八十五岁除夕夜,写了《示儿》绝命诗,一代文豪与世长辞。六十六年后,元师灭宋。其孙、曾孙、玄孙、来孙诸辈,逢厓山之变,有蹈海者,有绝食者,有杜门终身不仕元朝者,此皆不负放翁诗教矣。放翁其诗除慷慨激昂外,亦有深情哀愁之致。唐婉之殇,魂牵一生。       

      除《钗头凤》外,其七十五岁告老还乡,重游沈园,恍若隔世,作《沈园二首》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七十九岁夜梦,思绪万千,赋诗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八十四岁重游沈园,梦耶蝶耶,遂赋一则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至此,有情有义方为真诗人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