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大事件那些看过的纪录片饮食文化

《食物情报组》:戒糖,并不是很容易的事

2019-08-15  本文已影响1人  书影觅食

科学家建议每日糖分建议摄取量,女性是90克或22茶匙;男性是120克或30茶匙。

然而,人们日常饮食中的糖分摄取量经常会过量,超过这一标准。

日常饮食中糖随处可见,如果要戒糖,那可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为了体会戒糖有多困难,英国纪录片《食物情报组》女主持人准备迎接一次戒糖挑战。

刚开始,女主持人想自己喝茶不加糖,也喜欢买天然食品,戒糖应该很容易。

在挑战中,她计算了自己一天的糖分摄取量。

早餐是干果谷麦片、多士(多士就是吐司,是英文toast的音译,是一种长方形面包)。这样的早餐,干果谷麦片看上去十分有益健康,但光有一份就有22克糖,基本上有50%是糖。

多士是涂上蜜糖的多士,两者糖分相加,总糖量高达57克。

这样,已经超过每日糖分摄取量的一半。

午餐是一尺寸三明治、一包脆口零食、低脂乳酪,最后是略甜的加味水。

加味水里有27.6克糖,有6.5茶匙。其实,这种饮料的含糖量,低于大部分果味汽水。它没有用甜味剂,改善了产品的营养成分,标签也列明每日的建议摄取量。

算起来,午餐总糖量,刚过70克。

午餐加早餐,吃了超过120克糖,一天的糖分摄取量已超标30克。

晚餐是约了朋友开晚餐派对。吃的是意式香肠、马铃薯、腌三文鱼等。从食品包装上注明的食物成分看来,意式香肠里有猪肉、盐、葡萄糖;马铃薯里含有麦芽糊精,麦芽糊精也是糖;腌三文鱼,成分有三文鱼、盐、还有粗粒黑糖。只要留意,糖真的无处不在。一天的糖分摄取量轻轻松松超标了。

然而,食品中的糖,有的是添加糖,有的是自然糖。

很多食品用添加糖做添加剂,增加食物的甜味,增加味道和口感,并做天然防腐剂。

食品标签只列出总糖量,无法知道到底有多少来自添加糖,有多少来自自然糖。然而,生产商的做法符合欧盟法律,法律规定只需要列出总糖量。

添加糖有50多个不同名称,如乙基麦芽酚等等,一看就觉得是不好惹的化学物质。似乎现在很多不同食品含有添加糖,添加糖占我们每天糖分摄取量的近三分之二。

如果想要避免摄取添加糖,就要尽量少吃加工食品,多吃非加工和新鲜食物。

专家也认为,根本没办法分辨一件食品中,有多少是天然糖,有多少是自然糖。

其实,更该分辨的是内源糖和外源糖。简单来说,内源糖来自非加工食品,外源堂是任何添加的糖,包括水果汁、水果沙冰、糖浆和蜜糖的糖。

这两种糖各自怎样影响身体呢?

通过实验得知:完整的水果含有内源糖;但将水果搅拌成果汁,令内源糖由细胞释出,变成外源糖。

吃整个的水果,身体消化水果的速度相对较慢。非加工全果也为身体提供了纤维,可减低身体的蔗糖量,身体是逐步慢慢吸收糖分,肝脏的负担不会一下大增,胰岛素水平也不会一下大增。

而喝的果汁,由于它是液体,身体会更快吸收糖分,进入血液。果汁同样有维他命和矿物质,但搅拌成果汁后,会加快身体吸收糖分的速度,容易令人摄取更多糖分。

日常饮食中根本不需要外源堂,外源堂只是没营养的卡路里。

所有的添加糖都是外源糖。外源糖不断地加注到许多食品当中。

明明知道过多的糖分会给身体造成负担,为什么生产商要不断加糖呢?原因就是食物有糖就变得好吃,能刺激销量。

作为消费者,如果想要控制添加糖的摄取量,完全不能吃加工食品,因为你无法分辨这两种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