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把谁得罪了?
莫言好像是得罪人了,即使当上了中国作协的副主席,网络中仍有对他的讨伐之声,很像郊外大年初一的早晨,不时有爆竹声响起来,空气中还氤氲着少许的火药味。
我预言过,司马南不会对莫言再次发起攻击,因为他是一个很乖巧的人,国家对于莫言是肯定的,他不会傻到与国家意志对抗的程度。果然,口风由“莫言的作品蹲厕时也读不下去”变成了“莫言写得很好,可是我读不下去。”
我的预言很准,可是,有些人就没有这么乖巧。说来有些奇怪,有些经常以爱国者自居的人,居然可以无视国家意志。当然,并不是说,莫言做了作协副主席,他的作品就不能批评了。问题是,那根本不叫批评。除了吃煤块就是捡麦穗,要么就拿还没有读懂的《颁奖词》来说事,何曾见过一篇正儿八经的文学评论?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文学家第一次步入世界文学的最高殿堂,是值得整个民族骄傲的事,其意义之重大自不待言。而且,莫言真实生动地描写了一些特定历史时期的低层民众的苦难,表现了一个作家真挚深沉的家国情怀,他的作品对于我们认识世界、认识历史很有帮助。退一步讲,不认可这些也可以。与己无关可以保持静默,读不懂可以不读不喜欢,犯得上破马张飞一般胡批乱侃吗?那分明就是老虎啃天无处下嘴的尴尬。一个叫冷雁的,以前攻击莫言是比较凶狠的,现在呢,好像是对莫言批无可批了,居然说:“我就是不喜欢莫言的作品,咋了?”呵呵,你干脆说读不懂莫言作品得了,何必弄一副泼皮牛二的无赖嘴脸呢?咋了?谁能咋了?连莫言本人也不能对你咋了,别人大约不会管你咋了不咋了的。
要说莫言得罪谁了,每一个正常的中国人都不会相信 。从获奖到现在,他对于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谩骂,一声不吱。这当然可以理解为不屑于反驳,但是更可能源于他的“老好人”性格。不去得罪任何人,应该看作是莫言处世的态度。这样一个人,他怎么会去得罪别人呢?
然而,莫言确实是得罪人了。得罪谁了呢?
一、莫言得罪了“红眼病”患者。
我们有一个很不好的毛病,就是是最愿意讲虚幻的平等。其实,有竞争就不会有平等,这个东西,有人类历史以来,就不存在。所以,毛主席讲过要反对平均主义,最近中央也强调,提倡共同富裕,反对平均主义,这个意思是再明白不过的,没有竞争、人人平等的社会,(比如类人猿社会)大家都穷得穿不上裤子、吃了上顿没下顿,这样的社会不是我们想要的。说来非常奇怪,这样的社会,谁也不会说三道四,反之,一定是说什么的都有,俗称“红眼病”。
这种“红眼病”不仅反映在经济生活中,同样也反映在文化生活中。莫言获奖,客观上,在文人圈子里造成了一种不平等。你的作品被拍成电视剧、电影,甚至获得茅盾文学奖,这个可以有,如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就不可以有。所有懂文学的人都知道,诺贝尔文学奖是文学殿堂上最耀眼的明珠,你莫言是凭什么得来的?文人的“泛酸”是很有意思的,一方面,极力否定诺贝尔文学奖的权威性和世界性,把它说的再普通不过;另一方面,极力贬低莫言作品的文学价值,似乎否定了莫言的卓越,就能搞一个“大家都差不多”的局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个叫陈丹青的画家,他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与他的作品无关。像陈丹青这个层次的人,他既不会认为莫言是因为“抹黑中国、讨好西方”而获奖,也不会认为那个奖是拉关系走后门得来的。那么 ,“与作品无关”?还能和什么有关呢?唯一能够解释的通的,就是眼红。所谓文人,一旦眼红起来,比不文的人更缺乏客观公正,更能出言不逊。而这样的文人 ,绝非陈丹青一人。至于司马南,尚不属于这个层次,他对于莫言的攻击,不是“红眼病”所致,而是出于迎合“民意”的需要。
二、莫言得罪了一些“爱国者”。
我没有搞过社会调查,但是我喜欢和社会上的三教九流打交道 。在旅游途中、饭店酒肆、公交地铁等等场合,我喜欢和人们攀谈一些文学上的人事。我必须告诉大家一个惊人的事实,在我所接触到的人中,没有一个人读过莫言的作品。有网友告诉我,在咱们中国,读过莫言作品的人,达不到万分之一。
中国文学的群众基础是相当薄弱的,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现实。
可是,网络却呈现了另一种景象。似乎,这里人人都熟知莫言的作品,人人都能评论莫言的作品。难道,人,一旦进入网络之后 ,就会由不懂文学变得很懂文学了么?当然不是的。那么,怎么解释这种现象呢?
我和朋友们攀谈起莫言来,很多人表示,他们很讨厌莫言。我问,既然你没有读过莫言的作品,讨厌从何而来?他们回答我:听说,莫言是因为“讨好西方,抹黑中国”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听说,固然是一种很重要的信息来源,但是,我们是不是把“听说”当成判断的重要的甚或是唯一的依据了呢?
应该承认,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是爱国的,一听说哪个讨好西方、抹黑中国就非常上火。可是,我们何曾尊重过事实、尊重过内心呢?在爱国的大旗下,被冤枉 的何止莫言一人?我也多次追问过一些朋友,莫言的哪部作品、塑造的哪个形象是在“讨好西方、抹黑中国”呢?居然没有一个人正面回答这个问题。我想说,朋友,爱国是对的,但是,无论什么事情,都要有自己依据事实的判断。听说,从来是靠不住的。
更不用说,网络中从来就不缺少虚假的爱国热情。无事生非、挑战秩序、破坏公俗良序、唯恐天下不乱者大有人在。曾几何时,他们给别人扣上了“屁股坐歪了”、“向西方国家递刀子”等等大帽子,现在呢,“抹黑”不“抹黑”的就顾不上了,党的领导也不管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也不讲了,掉过头来对许多知名企业大打出手,还不知羞耻的鼓吹什么“这是一场伟大的斗争”。没错,和一些大佬比起来,他们有些寒酸,可是,这是攻击许多知名企业、知名人士的理由么?这是爱国么?这叫不叫“摸黑中国”?两片嘴唇上下一碰,想说啥就说啥,理都是你们家的?
还是这些人,列着非要把人整死的架子,缺乏最基本的人类良知和职业操守,怎样使别人难堪就怎样做。这些人又特别善于愚弄民众,以爱国者自居,打着爱国的旗号,为了增加流量和粉丝,不惜伤天害理,蛊惑不明真相的网民对莫言等知名作家实施网暴。莫言“讨好西方、抹黑中国”?谁信呢?一个个心里明镜似的,偏要这样说,为什么?直接的原因是迎合“民意”,赚取流量,更深层的原因是,他们忍受不了莫言的卓越和优秀,又回不过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