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游戏——《现金流》游戏有感2017.2.21
人生如游戏,游戏亦如人生。透过现金流,我不仅学到很多理财智慧,还学到很多人生智慧。
在与封磊老师结缘之前,我就是听说过现金流游戏,之后才真正有机会亲身体验参与其中。2016年10月2日第一次参加,12月25日第一次带领了现金流儿童版,今年2月12日第二参加,2月19日第一次带领现金流成人版。启发、冲击与灵感有很多,朋友圈写过寥寥几笔,不过正如几位资深银行家所说,认真的实践、反思、分享、教授方能真正有所得,所以才会有今天这些文字,愿能与希望通过学习科学的理财理念并运用合理的理财策略改变财富命运的朋友们,共勉共进步。
《现金流》的背景知识
13年时阅读《富爸爸·穷爸爸》知道了现金流,14年在投资公司时听说过,后来才知道,这个游戏的历史很悠久,20世纪90年代就诞生了,《富爸爸穷爸爸》作者罗伯特·T·清崎发明,英文The rat race,通俗也称“老鼠赛跑”,有标准版、进阶版、儿童版、国情版各种版本,游戏的核心概念是增加被动收入,实现财务自由(跳出老鼠圈,进入快车道,实现梦想)。现金流游戏带领玩家进入财富的世界,折射出玩家目前的财商和财富思维,同时让玩家系统地学习财务知识、风险管理与财务自由。
我的玩家经历:
第一次参与游戏时,职业秘书,第一个出圈实现财务自由,距离实现梦想也仅一步之遥。刚开始玩时有点懵圈,直接交了审计师200学费,第一笔买卖也是稀里糊涂,但近5年的记帐习惯让我迅速反应过来,高度关注净结余资金与现金流,集中精力拥有原始积累从而出圈。
第二次参与游戏时,职业经理,没有出圈。依旧关注净结余资金与现金流 ,但投资欲望旺盛、激进,直到游戏结束复盘时才明白,对于第一桶金、机会成本、风险备用金、负债成本、投资标的的风险收益的量化,我都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模模糊糊。拍脑袋凭感觉地买买买,虽然都在我的财务能力范围,但想财务自由已是奢望。
现实生活中,我06年大学毕业开始,完全的理财小白,先后在保险、投资行业工作,交过的学费不在少数,迷失在会议培训内容中的次数也不在少数,但庆幸一直没有放弃始终奋力探索着,付出的代价与成本很高,但的确感觉自己在2015年可以正式从理财幼儿园毕业进入理财小学了!
收获智慧一:认识理财君
《选择做富人》作者徐建明老师曾写到:郭敬明说我们走进了一个小时代,而我认为,虽然我们走进了小时代,但大理财却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我深以为然。
何为大理财?买个理财产品或做个理财规划等是狭义上的理财概念,“大理财”应是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追求个体生命幸福感或满足感最大化为原则,安排财务资源的一切行为。
《现金流》游戏让”大理财“从难以企及的高大上走向接地气,在短短的四小时左右的游戏进程里,浓缩了职业生涯规划,财务报表与审计,吃喝拉撒玩等等消费,现金与现金流规划,积累第一桶金后最重要也最复杂的投资判断,置业规划,养育子女,失业疾病等风险概念,税务,以及人生梦想。基本涵盖了人这一生从摇篮到坟墓的各种生活需求!
但“我要理财”与“我要减肥”一样,很容易在执行过程中沦为口号,没有行动。而一开始行动,却又很容易陷入努力买买买、着急买买买的狭义理财陷阱。恰恰人生如游戏,我们一出生,就已经被放在一个《现金流》的游戏沙盘上进行比赛,只是在桌游中,我们是和其他玩家赛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和通货膨胀赛跑,这是所有人都逃不掉的必修课,而不是可以选择的对理财感兴趣或者不感兴趣。
全盘地关注自己当下的人生与自己的节奏,不受外力影响,坚定地明确“增加被动收入,实现财务自由”的出圈目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觉得是给予不断当玩家,不断横冲直撞后恍然大悟的最佳注解。
收获智慧二:感悟人生就像滚雪球
传说中的股神巴菲特讲过一句关于复利的至理名言,精练来说就是: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这里的“雪”指的是投资,“湿度”就是投资收益,“斜坡”就是坚持投资的时间。时间越长,人生的复利效应就越明显,开始的早就是开始的早。
我在30岁那一年,读了对我影响很大两本书:王潇《三观易碎》与《女人明白要趁早》,潇洒姐的体系里,认为“趁早”是最重要的,认为never too late这句名言是个巨大的谎言。永远不晚,开始了就不晚?!食品有保质期,学习、恋爱有最佳年龄,生育也有,股票、房产买卖都有最佳时点,没踩上点就是没踩上点。
在《现金流》游戏时,难免会带着游戏之心进入游戏,殊不知,游戏1圈,现实1年,你以为时间多多,有的是翻身机会,或你终于意识到时间紧迫,想加速买买买,而game over基本上是30圈左右,结束了就是结束了。
现实又何尝不是,最黄金期无非也就30年,至于是否有第二个黄金30年,其实前面的30年早已注定。生活的悲哀之处在于,我们总是老得太快,而又聪明得太慢。感谢《现金流》游戏让我们可以用最小的成本不断浓缩地去体会不同的人生,体验不同的经历,发现不同的盲点,从而提高现实中出手的精确度。我想,成为赢家的方法是工作(现金流)、工作(现金流)、再工作(现金流),积累(一桶金)、积累(一桶金)、再积累(一桶金),同时等待看准几次机会(珍惜每一次出手机会)。
收获智慧三:记帐到底图个啥?
玩现金流桌游,职业选择是第一步,高低收入者潜藏的不同点会随着不断的体验不断明晰。
第一次玩时,我自己是秘书(中产收入),桌上有门卫(典型低收入),有医生(典型高收入)……但结果医生并没有很容易就出圈,门卫也并不如大家所想出不了圈。第二次玩时,我自己是经理,桌上有工程师、律师、护士,但最终只有一人勉强出圈。
游戏后分享,“开源节流”定是会被提及的,短时间内快速开源无望,节流却是完全可以下功夫的。我自己记帐多年,最初就是流水帐,并没有多大实质意义,只是记成了习惯,不记难过。后来明白,生活中记账,真正目的是为了揪出自己生活中的“拿铁因子”,从而整固财富,守正出奇!
何为“拿铁因子”?这是由美国著名理财师、畅销书作家大卫·巴赫提出的。他说有一对夫妻每天早上都要去咖啡店喝一杯滴滴香浓、意犹未尽的拿铁咖啡,有一天巴赫就告诉他们:“假如你们每天少喝两杯拿铁,30年能省下70万美元!”引申指生活中的非必要开销。例如看到促销买的两条牛仔裤、宵夜吃的盐酥鸡和小龙虾、逛街口渴时的奶茶、起晚了的打车费、付了钱却未真正使用的健身卡……这些东西看上去并不昂贵,也似乎不会影响到正常的开销,但是加起来,却足以掏空钱包。
社会上90%的人,是精确地按照自己的“阶层”在生活的。还有9%的人不采取如此规则,而是尽量使自己的阶层,看起来“不同”,主要是伪装得更高一层。所以完全只寄希望于开源,而没有学会遏制消费欲望,却又要让短暂的实践、整固与传承财富远远大于一生伴随的消耗财富,这个难度可想而知。
控制好现金流真的太重要了——因为当一个玩家出现现金流危机时,往往就是破产的先兆。我在游戏中买过地皮,流动性差且占用大量现金。虽然应对生活不时之需的资金尚有,但更重要的优质投资机会出现时我却要眼睁睁放弃。而最成功的投资者往往都有足够的耐心,他们像豹子一样,大部分时间都静静守候,观察猎物的一举一动,直到最佳时机出现,才会突然扑向猎物。
收获智慧四:运气OR专业?
《现金流》游戏的输赢,有时候并不取决于智力,而是取决于运气。往大了说,虽然我们的爱情、事业乃至整个人生,虽然不像游戏一般完全是掷色子决定的,但多多少少都有运气的成分。只是运气这个东西,靠学习和奋斗是改变不了的,我们可以学的只有用正确的心态来面对捉摸不定的运气。很背时潇洒来句“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春风得意时不盲目乐观盲目自信。不是有人说过“人生的成功不在于拿到一副好牌,而是怎样将坏牌打好”吗?现在回想出圈的第一次玩时,一直掷的都是极小的点数,而第一次带领时离出圈最近的小沈狂掷1点,事实是有时慢不一定就是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又有些东西是可以靠学习和奋斗得来的,比如专业智慧。从开玩至今,《收支表》《资产负债表》麻利了不止一点点。
第一桶金的测算也算有了实践概念(年支出/预期收益水平),打个比方如果我的每个月支出10000元,而我一般理财的年化收益是8%,那么我的第一桶金至少是1万*12个月/8%=150万。
还有各种投资收益率以及现金流的分析,比如购房,是租不抵贷还是租贷相抵还是有正向现金流,是可以比较精准地计算的;又比如一定时期的资本利得也是可以进行计算。
还有贷款利率的对比,也就是资金成本,比如游戏中住房抵押贷款年利率12%,教育贷款6%,购车贷款20.4%,信用卡27%,额外负债60%,银行其他贷款120%。
另外风险备用金的量化储备,到底一个极佳的投资机会来临时,我手头的可动用资金有多少,除了与市场合作之外我自己的全部可动用资金是多少!这里就涉及风险备用金,当做好了这个储备,才可以真正没有后顾之忧。在游戏中,最大的支出或风险是失业,失业不仅停赛两轮还要立刻支付一个月的总支出,在现实中何尝不是如此,如果没有被动收入就失业,每个月的固定支出并不会有丝毫减少的,所以很多玩间隔年的就这样把自己给ZUO死了。其次是生孩子,只要孩子出生,这笔支出就是一直存在,而且不菲。最后就是意外的大额消费。汇总最极端的三项风险,除以10在现金流中预留出来(因为游戏设定最高贷款额是现金流的10倍),那么即使最极端的情况发生,也不会破产出局,依旧可以继续。
还有概率推算,切身体会机会成本。这个以后再详述。
有没有掌握一门可以持续获得越来越高收入的技能,以及有没有掌握一种可以持续获得稳健投资收益的理财方式,会决定时间是敌(通胀)是友(复利),但钱只是工具,健康地带着家人抵达游戏里代表了梦想的“小奶酪”,这才是理财让人生更美好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