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的史蒂芬金,没有霍。
为了写这篇短篇的大纲简介,我看哭了一小时,中途洗了把脸接着看。这个老男人总能把我弄哭。你可能要问这个老男人是谁?我想,你总知道那个著名的肖 申克的救赎吧,这个老男人就是作者----Stephen King.
前两天史蒂芬霍金去世,全世界都缅怀他怎么着伟大。但我只担心这个名叫史蒂芬金的老男人,他也接近八十岁了,朋友嘲笑我,说在他的 有生之年我可能见不到他了。我辩解说他五十多岁出车祸粉碎性骨折,一天一百多粒药片当饭吃,这都熬过来了,怎么就不能等等我。他还是至今全世界我最想强吻男性排名榜的第一名,保持了好几年嘞。我知道他非常爱老婆,实在不行让我亲到他写字的那只手吧。我祈祷有这么一天。不,绝对会有这么一天的。
此篇是《just after sunset日落之后》短篇合集的第十篇,本来只写长篇的他回忆1972年左右,年轻的自己写作依赖本能和孩子一般的自信,当时写的又快又用力,却从未考虑过写作短篇小说是一门脆弱的技艺,假如不连续的运用,就会被遗忘。“我能感觉到,那些想法在我脑中哭喊着要被写出来。有些最终还是成型了,另一些,遗憾的说,却像风吹尘土般消失了。”他感慨写道。
以下是我浓缩的梗概:
纽约时报特惠中。
飞机失事坠毁第二天,亲戚们都赶到家里来,安妮湿哒哒裹着浴巾接起床头响个不停的电话。那一头喊出她名字的声音让她忘记了呼吸。三十年婚姻生活,只有一个人会这样叫她。尽管时报和新闻报道没有幸存者,她却情愿相信丈夫从燃烧的飞机残骸中爬出来,惊魂未定的在布鲁克林的街道上游荡。那个声音安慰哭起来的她,明明这不是真的。她问他飞机事发他是否知道。他开玩笑说她不要和联邦快递员在他床上睡觉,多年婚姻生活,她总认为快递员很有魅力,二人总拿这个小插曲开玩笑。她说可是飞机是两天前坠毁的,他回答说这边的时间很奇怪,这边像是拍电影搭出来的中央车站,到处都是门,人们正在离开,有人沿着扶梯走上去了,大多数人走的是门,他压低声音说手机没电,他也很快要走了。回家,她几乎脱口而出,找到正确的门,回家来。嘀。他说我再也不需要提醒联邦快递那家伙了,如果你真的喜欢他,就和他在一起吧。她被逗乐。"但我想说,我爱你--""哦,我也爱你--""今年不要让科马克家的孩子清理排水沟,他干活很卖力,但太不小心了,去年就差点摔断他该死的脖子,还有,星期天不要去面包房,会出事,我知道是星期天,但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天。这里的时间确实很奇怪。"嘀嘀声间隔越来越短,"我要走了,安妮。""等等!别走!"但他已经走了。她查询号码,却查不到这个电话。亲戚上楼敲门说听到她在楼上喊,说她还有他们,她回应马上下去,躺倒在床上捂住脸不让自己笑出声,这种比悲伤更复杂的情绪奔涌而来,他妈的,嘀什么嘀。她下楼。
那年秋天科马克家的孩子爬上别墅屋顶清理排水沟摔死了。
5年后安妮再婚,现在的丈夫未完全退休,每过几周会她陪他一起去纽约共干,回纽约坐飞机,她没有心理阴影。她周日也不去佐耳丹面包房,改去弗洛格面包房。她听到爆炸声,尽管佐耳丹在11个街区之外。她不需要这样的提醒也很想念詹姆斯。回家看了电话留言,只有一个大大的无。查询显示最后一个电话是昨晚8点40打过来,尽管知道徒劳,但万一他在那个像中央车站一样的地方找到地方充电了呢,那里的时间很奇怪,也许只过了几分钟而已。她太多次梦到那通电话,却没有告诉任何人。
拨通号码,她握紧听筒站在起居室,紧贴耳朵,另一只手左胸口胸针,似乎这动作能让胸针下扑通乱跳的心平静下来。嘟----
声音停止了,一个录制的声音告诉她,《纽约时报》正在搞优惠订阅活动,优惠幅度前所未有,也再也不会有。
这个短篇非常坚实,明显能看出我写梗概的能力非常烂,很长,很不简洁。可能甚至误解了梗概二字的含义。我看的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的,译者任战翻译的那一本。它只有4页半,情绪非常真切浓烈,故事我是很进入状态的边哭边写梗概的哭了一小时。人物性格展现也好的没话说。
沉浸在悲痛中女人想象自己接通了去世丈夫的电话。到后来想象中的丈夫的预言却真实发生了。我们依旧不知道,到底这通电话是安妮对着忙音和想象中的丈夫讲完自己所有心中疑问,还是亡者真的通灵前来完成最后的告别。很简短。爱似乎总是和痛一起裹挟而来, 我们敞开心中最为柔软的地方接纳这难以形容的情感。生活是承受住任何可能性发生的结果,你如果活着,你就要承担这不可逆转的结果走下去。电话那端永远不会再有詹姆斯的熟悉声音。安妮放下电话,也许会重重呼一口气,学会真正告别逝去的那人。
初次读这篇是几年前晚自习在 格言杂志上,根本读不下去,因为太能清晰感受到作者想表达的痛楚,史蒂芬金擅长写暗黑绝望境地里的人物的万千思绪。他的作品始终像他的名字,he is the king.他笔尖流转写安妮紧握听筒抚弄胸针,明明隔着年代和国度,这人却轻而易举的握住了我的心脏和呼吸。去年我在书店还是拿起了这一本小说集,再次遇到这熟悉文字,安妮不仅仅被亲戚家属们陪伴度过悲痛,还有亲爱的翻开这一页的读者你。
谈到死亡,之前很怕后来想通了,任何人都会死,我也躲不掉。情绪发作或者你发呆睡觉,时间稳定向前推进,丝毫不在意这颗星球任何生物或者物质。我不过短暂拥有几十年,我留一切不住,索性就不留。未来和死亡不知道哪一个先来,关于同我连结的人们或者植物动物,我后来 提前练习对一切说再见,我接受他们都将会悄悄突然离去。选择出人生最为重要的想要完成之事着手去做。遇到喜欢的人,立刻就说,为的是万一下一秒发生了什么,也不遗憾。在做自己生命最想完成的事了,上天如果觉得我完成使命了,叫我速速离开,那,就离开吧。
没准还能看望看望那些死去的作家。
史蒂芬金谈到关于此篇的背景故事写道:
“幻想类的故事有一点很棒,它能使作家们有机会去探索生命消亡后可能会 (或不可能会)发生的事,《纽约时报特惠中》探讨的就是这个主题。我从小接受的是正统卫理公会教义,而尽管很久之前,我就摒弃了系统的宗教及其种种生硬而顽固的断言,心中一直相信它的主要观点,即我们以某种形式超越了死亡。我实在无法接受,如此复杂并且有时如此美妙的生物到最后竟然会灰飞烟灭,如路边垃圾般不堪。(很可能只是我不愿意接受而已)不过,是以何种形式超越的呢?我还需要等待有朝一日得到答案。目前想到的最合理的答案是,我们会困惑,而且不愿意接受新的状态。我最大的希望是,爱可以超越死亡。(我承认我是个浪漫主义分子,不服气就去告我吧)若真的是这样,那么就会是困惑的爱……还有一点点忧伤。”
最后我想把来自Tim Mcgraw和Taylor Swift的《Highway dont care》推荐做为此文的BGM,(话说你都看完了才推荐背景音乐这。。。。我也是突然才想到):
"highway dont hold u tonight,
highway dont know u r alive."
高速公路不会在意你生死,更不会拥你入怀。歌手构思这首歌的故事情景里,主人公也想象着爱人吵架开车离开后,在车祸之前心碎疯狂驾驶的场景。至于到底这车祸后发生了什么,我也不知道。摊手完结。
我爱的史蒂芬金,没有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