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76|杂谈:理解孩子,首先关注孩子的感受

2022-11-12  本文已影响0人  迟到千年C

No.76|杂谈:理解孩子,首先关注孩子的感受

迟到千年/2022.11.11

近些日子,微信读书上有幸读了一本书名叫《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让我开始审视自己日常与孩子交流沟通的细节。

我惊愕地发现,哪怕我已经让自己有意识地注意了尊重孩子,平等沟通和交流,但我仍然不自觉地陷入潜意识的自动驾驶模式,自以为尊重了孩子,但却招致了孩子的反抗和哭闹。

玩子刚上幼儿园的那段时间,我们都很担心他能否适应幼儿园,能否吃饱,能否跟同学好好相处,能否认识新朋友。

有时候,我想让他分享他在幼儿园的事情,我总是单刀直入地问他:“你今天在幼儿园有好好吃饭吗?你是自己吃饭的吗?你有认识新朋友吗?”

这些问题乍一听似乎并无大碍,不就是应该这么问吗?

可是,放下心中的疑问,仔细琢磨一下便能发现,我的这些问题全部都是我所担心或期望的事情,尽管我很想知道这些事情的答案,但我并没有关心玩子他本人的情绪或感受。

所以,刚开始时,每次我采用这种方式问他时,他要么不及时理会我,要么狡黠地回答说道我不知道啊。

尽管我一直认为我非常尊重玩子,一直把他当成独立的个体来对待,但我却忽略了把他的感受。

在与玩子的沟通过程中,尽管我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说话的语气,但有些时候不可否认,不可避免地以“大人”的身份“质问”着他。

就像刚才讲到的,关于我问他的问题,“你今天在幼儿园有好好吃饭吗?你是自己吃饭的吗?你有认识新朋友吗?”这就是一个家长的身份,以“关心”的名义,堂而皇之地“质问”着他。

就像工作累了一天,正当收拾好东西准备下班时,领导走了过来,看似笑嘻嘻地问道:“你今天汇报材料写完了吗?你觉得难吗?”即便真得是出自领导的关心,被质问的我们心里仍然不舒服。

当我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后,我改变了沟通的方式。

我蹲了下来搂着玩子,告诉他:“爸爸今天一天都没有看到你,我想你了。我看到了老师今天发的视频,视频里看到你们在一起唱歌,看你玩得挺开心的。我想知道你今天在幼儿园玩得开心吗?”

这时,他说道:“玩得开心。老师发的什么视频?我想看看。”

于是,我将老师发在微信家长群里的视频点开,陪他一起看上一两遍,然后顺理成章地问了我想知道,我所关心的事情。这时的玩子,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在幼儿园的事情。

我不禁感慨,孩子与我们大人一样,我们都希望对方尊重我们,而尊重的开始,便是尊重我们自己的感受。

孩子摔倒后哭了起来,我们习惯性地抱起孩子,然后嘴里说着:“喔,吹一吹,不疼了,不疼了,不哭,不哭。”又或者是:“我们打一下这个桌子,是它把你撞疼了。不疼了,不疼了,不哭,不哭。”孩子往往继续哭着,并没有因为我们说的这句话而停止。

夫妻之间也是一样,如果我不小心绊了下脚摔倒了,贾董却说:“你都这么大个人了,还这么不小心。”我肯定毫不犹豫地回怼她几句。

我们没有关注他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反而唠叨地说些没用的话,当然无法安抚他的情绪。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